妄语分几类?“善意的谎言”有没有果报呢?

2023-12-16 佛教知识


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即为诚信,诚信是基本的社会道德范畴。出于保护自己或谋取利益的需要,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知不觉就会有撒谎、表里不一的言行。佛教五根本戒之一的不妄语戒,就是提倡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

妄语分几类?

妄语就是不实之语,不实之语就是妄语,它不会因为是善意的就变成实语。但我们也不用为自己一次善意的妄语而耿耿于怀。

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三类: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以诳愚众生,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阿鼻地狱;未以大妄语欺骗人,其余的一切欺诳,都属于小妄语;所谓“方便妄语”,即是人们平常说的善意谎言,比如有亲人朋友得了不治之症,向病人隐瞒病情。

“善意妄语”有没有果报呢?

如是因如是果,万事皆有因果。只是因果属性不一样,有善、恶、无记(不好不坏),如真心为了他人利益,而说方便善意妄语,其果报甚轻,发露惭愧即可。但若诽谤三宝,污蔑他人,为自己获利而妄语,其果报死后必堕三途恶道。

佛教教义和戒律对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纠正社会风气有着重要作用。不妄语不仅仅是佛教五根本戒之一,也是社会诚信之基石,正如太虚大师所言,“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

更新于:2023-12-16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