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对往生西方最有利?

2023-09-07 念佛释疑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如何修行对往生西方最有利?

在探讨主题之前,我们想先请问菩萨您学佛多久了?是几年?还是几十年呢?您是否还记得当初学佛的动机是什么呢?是觉得人生太苦了,想要离苦得乐所以学佛?还是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学佛?或者是想要探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而学佛?总之,您一定会说:因缘成熟了所以学佛。的确如您所说的是因缘成熟了,所以您值遇了佛法。然而佛法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吗?往生极乐是否就是已经脱离了三界生死?要如何修行才能如愿往生西方呢?佛法修学过程中的疑问,可说是数之不尽。为了厘清以上的提问,我们将以问答的方式为大家说明,往生净土的相关议题,希望能帮助您进一步了解,应该如何修行才是往生西方最有利的途径。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为大家说明:

问题一,请问什么叫作净土?净土可分为几种?西方极乐世界是属于哪一种净土?

我们的回答是:净土是指清净的佛土,可分为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和凡圣同居土等四种。一般来说,诸佛自证圣智境界,称为常寂光净土;地上菩萨所住境界,称为实报庄严土;声闻种性所证涅槃,以及声闻种性菩萨所往生之诸佛净土,称为方便有余土;而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则叫作凡圣同居土 。然而极乐世界同样有这四种净土,譬如常寂光净土,是弥陀世尊自性法身境界,唯佛与佛乃能证之、住之;实报庄严土则是上品三生人所住,摄受有福有慧菩萨根性之人;方便有余土乃中品三生人所住,摄受二乘根性,害怕生死苦而不造恶业之人;凡圣同居土则是下品三生人所住,此三生人之最高修证可到初地,其余多是凡夫种性之人,因此而称为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虽然摄受造恶业大乘根性之人,但如果是谤佛或者诽谤大乘经典,则不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问题二,请问净土法门的修行,就是在讲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吗?或者还有其它的净土行门呢?

我们的回答是:其实不然,净土法门不是只有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已。譬如 平实导师常开示说:佛法上的一切修行,都要汇归于禅与定;而一切佛法法门修行的结果,都要汇归于净土。也就是说 净土法门,并不是只有持名念佛而已,但是以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作为代表。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的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可以证得唯心净土;但是必须修到无学的阶位,安住涅槃,才是真净土。修行到达这个地步,可以随意往生诸佛的三种净土。如果入了佛位,则自住常寂光净土,这才是真正究竟的净土,不是像前三种净土,都是诸佛所化现的化土。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净土行门,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其中又以持名念佛最为大家所熟悉,修学的人也最多;因为持名念佛简单易学,三岁小孩念得,八十老翁也念得,所以当人们讲到念佛时,大都会以为就是在讲持名念佛。

其实念佛法门所修之境界,由浅至深,可以由有相的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次第转入无相念佛、体究念佛,乃至念佛法身的实相念佛,都属于念佛法门所含摄。也就是说念佛法门所涉及的层面极为深广,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只要学人信心具足,都可依其根机而获得或多或少的利益和感应。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佛法中,仔细思惟探究,也能因念佛法门而亲证实相,这个时候就可明白一切有情,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真心。明心之后,进一步可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可以亲见自己的佛性;一旦亲见了自己的佛性,就同时可以看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意思。这里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是见这个不可见的法身佛,而不是指感应所见的那个有形像的佛。而这种实相念佛的体究过程,就是所谓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种境界也叫作香光庄严。念佛人到了这个地步,就能够真实的了知净土宗祖师所说的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从此以后,不论是念十方佛或者念一尊佛,不论是有相的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者是无相念佛,都称之为实相念佛,这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念佛三昧。由以上说明我们就知道,净土法门可深可浅、可广可狭,所摄受之根性可以遍及三乘,善染、智愚以及凡圣,又可以依阿弥陀佛之大愿,利益行人迅速的往上修证,也能使造作恶业而不谤大乘方广经的人,可以不堕地狱。因此说净土法门是真实、可修、可证之法门,可使行者由凡夫地渐次修证,乃至到达佛地。而某些崇尚学术研究之人,竟将弥陀信仰说之为太阳神之崇拜,完全否定了净土法门,这实在是愚痴无智至极,而且也严重的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

问题三,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呢?

我们的回答是:依据《无量寿经》的记载,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时,曾经是一位国王,因为听闻 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怀畅悦,而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不但舍弃了王位,还出家作沙门,号法藏比丘。后来听闻 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而发愿在五劫中,摄取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于是广发了四十八大愿,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佛号阿弥陀,国土名为极乐,又名赡养。阿弥陀佛至今仍在极乐世界说法度众,极乐世界也是一般修净土法门者心心念念所向往之归处。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大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 如果众生至心信乐,想要往生极乐,称念名号乃至只有十念,亦得往生。

第十九大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是说凡发愿欲生极乐者,临终 弥陀世尊与诸圣众,必定前来接引行者往生。所以说只要我们能至诚念佛名号发愿往生,并且修诸功德回向,皆是万修万人去,弥陀世尊会依其大愿,救护苦难的众生,绝对不会辜负我们。

问题四,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是否大家的品位都一样呢?

我们的回答是:不然。根据《观经》记载,往生极乐世界者,随着智慧以及功德的深浅,可分为上、中、下三辈。这三辈中每一辈又分为三品,总共分成九品,摄受不同根性的有情。接下来我们继续为大家说明,这九品的差别法相。首先介绍上品三生: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上品上生者可以坐金刚台往生,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乃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诸佛,次第受记;回到极乐世界,时间非常的迅速。

接着说明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往生以后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紫金莲花台上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位不退,修一小劫才能进入初地乃至八地,比上品上生人时间要迟很久。

继续说明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谤大乘,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这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七天以后才能见佛,二十一天之后才能看得清楚,过了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比上品中生人又差很远了。以上上辈三品是摄受那些已经证悟、修善以及发大心,并且是不造恶业的菩萨根性之人;如果诽谤第一义,或诽谤菩萨藏者就不得往生。

接下来继续介绍中品三生,首先说明中品上生:中品上生是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而不犯五逆恶业,无众过恶,持戒清净者回向往生;舍报以后,坐莲花台往生极乐世界,花开闻法时,是听到声闻法,立刻可以得到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和八解脱。

接着说明中品中生: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持沙弥戒,具足戒而不犯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生西者,坐莲花往生,在宝池的莲花里面住七天花开,花开以后听到声闻法证得初果,半个小劫以后成为阿罗汉,比中品上生就差很多了。

继续说明中品下生: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时,孝养父母,行世仁义,命终时遇善知识为他说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四十八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天以后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辈三品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谤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下品三生。首先说明下品上生;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重罪的人,但是他不谤大乘法,相信大乘经典;临命终时由于过去生的福报,遇到善知识为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名字和意义,听完以后,他就叉手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得以灭除五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乘宝莲花往生;他必须在宝莲花里面住上四十九天才能花开,花开之后见到两大菩萨,为他说甚深的十二部经,再经过十个小劫才能证得初地。

继续说明下品中生:下品中生是受五戒而犯五戒,受八关斋戒具足戒而犯戒,本来是应该要下地狱的,但是因为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跟他赞叹阿弥陀佛的十方威德光明神力,并且赞叹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他在听闻信受之后,灭除了地狱重罪,往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莲花中必须经过六大劫才能花开;花开以后听闻两位大士为他说甚深的大乘经典而发无上道心,证果时劫则极为长远。

继续说明下品下生:下品下生是摄受造作五逆十恶,具足各种不善业的人,本来应该要堕入恶道,多劫受无量苦,但是因为过去生的福报,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他说法,并且教他念佛。这个人因为恶业深重业风所逼,心里已经没办法忆佛了,只能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是只要具足十念,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之中,要十二大劫才能花开;至于证果的时劫,则极为长远难可了知。各位菩萨!以上下辈三品是摄受大乘种性却作恶犯戒之人,但仍然是不可以诽谤大乘法,不可以诽谤菩萨藏。

以上说明极乐世界三辈九品的差异,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三辈九品往生极乐之后,都必须继续追随 弥陀世尊闻法熏习,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除了中品上生或上品上生之外,其它在生西之后,都还无法立即出离三界有为生死,仍然是在三界生死法中,必须依止 弥陀世尊之摄受,然后缓缓的进修佛菩提道,因此不可以说生西之后,即是已经脱离了三界生死。在这当中的中品上生和上品上生,往生之后,则可立即断除分段生死;其中又以上品上生最为殊胜,生西之后立即可以亲闻 弥陀世尊说法,闻已随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二地乃至八地不等;并且随即可以往至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于诸佛前次第接受成佛之授记。然而欲求上品上生者,则必须在这个世界先见第一义,先得实相念佛境界;假使能够加修各种禅定功夫,往生之后则立刻可以进入四地、五地乃至八地不等,要修到等觉位,比起一般人那就非常迅速了。菩萨们如果想要明心,想要证得实相念佛的境界,就欢迎您加入正觉同修会的各种共修课程。各位菩萨!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我们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修行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一生所系惟念西方,佛声浩瀚仙乐满耳 一生所系惟念西方,佛声浩瀚仙乐满耳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修行的三种方法 修行的三种方法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在婚姻中修行 第一节 在婚姻中修行 第一节

达真堪布:你是哪种根器?你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达真堪布:你是哪种根器?你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恒传法师:功夫如何,就看心性修的如何了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恒传法师:功夫如何,就看心性修的如何了

达真堪布:多看佛书对修行有利吗 达真堪布:多看佛书对修行有利吗

达真堪布:学佛修行始终没有得到佛法利益的原因 达真堪布:学佛修行始终没有得到佛法利益的原因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彻底地消业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彻底地消业

寂静法师:企业经营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企业经营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信心!虔诚!来看看这位师父是如何做大礼拜的…… 信心!虔诚!来看看这位师父是如何做大礼拜的……

寂静法师:佛法的智慧,如何用在生活中? 寂静法师:佛法的智慧,如何用在生活中?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观照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观照

达真堪布:如何对付家里的“大债主” 达真堪布:如何对付家里的“大债主”

星云大师:如何消灾免难 星云大师:如何消灾免难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被魔王掳走之后,国王如何死里逃生? 被魔王掳走之后,国王如何死里逃生?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索达吉堪布:临终听到三宝的名号,可以随意往生十方世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亲自为你补传承 索达吉堪布:临终听到三宝的名号,可以随意往生十方世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亲自为你补传承

当你修行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当你修行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人死亡时五大内收又是如何? 人死亡时五大内收又是如何?

人死亡时四大性(土、水、火、风)如何分解? 人死亡时四大性(土、水、火、风)如何分解?

增广文钞|既有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因,决感仗佛慈力往生净土之果(赵木木恭诵) 增广文钞|既有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因,决感仗佛慈力往生净土之果(赵木木恭诵)

索达吉堪布:累劫修行,深种善根,今天才能听到《圣大解脱经》和三宝的名号 索达吉堪布:累劫修行,深种善根,今天才能听到《圣大解脱经》和三宝的名号

明证法师:初学者如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