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2023-07-17 其他文章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恼就是感到烦闷苦痛、心神高度不安的心理。烦恼不去除,人无法自在。要断烦恼就得先认识烦恼,看看烦恼究竟是什么性质,在身心中发生什么活动,然后针对它予以有效的扑灭,身心就可得到清净,精神就可得安宁。所以对烦恼的认识,是极端重要的。烦恼如湍急的水流,如得不到截流、疏导,任其顺势而下,必将变成汹涌的激流,其破坏力量极为可怕,会导致危害自己与社会的犯罪后果。因此对烦恼引起的犯罪心理防微杜渐,尤为必要。

(一)贪心

贪心,简单说是对喜欢的东西的占有和执着的心理。贪就是贪爱,总是不满足于己有的而要求更新的,欲求无限。一方面回恋过去旧的,一方面又拼命追求未来新的,俗话叫贪得无厌。有人说,人的爱以男女性爱为根本。其实不尽然,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自体爱又称我爱。有了我,我要作主宰,要作自由支配者。我爱又必然引起对境界的爱著,即我所爱境界爱。我的家庭、身体、衣物、事业、朋友、国家、名誉、意见由于对我爱著,想自立、想主宰、控制他人,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

但是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于是这种贪心就可能引发出杀、盗、淫、妄种种罪行。

与贪心相应的心理有以下几种。

1、憍,憍就是骄傲,自高自大,是贪爱自体的相应心理。如认为自己相貌好、体格强、富裕、尊贵、才学高看不起别人。

2、悭,悭就是吝惜的心理,是与我所爱相应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财富学识是独有的,绝不可施舍于他人。

3、诳,诳就是欺骗、欺诳,即骗子的心理。贪爱未得时,想通过种种欺骗手段巧取的心理。有人为名闻利养而沽名钓誉,诡诈虚伪诳惑于人,邪命自活。今天假烟、假酒、假奶粉、假药、假票、假证、假乞丐、假和尚、假医、假警、假官、假公文、假政绩、假婚姻、假公司、假股票满天飞,从官员到商人,从学者到农民,从精神到物质,从官场到市场,盛刮假风。所以,人人都得为道德沦丧负责。

人们是怎样走上这样一条没有诚信、没有声誉、没有畏惧、没有神圣的绝路上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财色名食睡,成为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时,于是干什么都不再需要规矩,不再需要负责任,不再需要畏惧了。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了,就是最可怕的事。

4、谄,谄就是作伪的心理,隐藏自己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如拍马屁、行贿等。诳与谄的不同是,诳以欺骗来争取名利;谄以奉承来保存与赚取名利。行谄者,行为不光明,擅长巧言令色、奴颜婢膝、取悦于人,一味迎合他人心意欲望,以迷惑他人,曲心掩饰丑恶。谄具有贪与愚痴混合的心理。如矫设奇异的威仪,或财粗或色艳,以博人喜而谋私利;或伪装自己才德高超,谄媚于世。谄是专制制度的一大特色。

(二)嗔恨心

嗔恨心就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厌恶的心理。其相应的心理有多种,如忿、恨、恼、嫉、复、害。

1、忿,就是愤怒、暴恶。

2、恨,就是怨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怨结不解,耿耿于怀,甚至一辈子不忘。

3、恼,就是热恼。由忿恨为前导,种下嗔恨的种子,一触及现前违逆的情境,旧恨新仇,火起三千丈,欲恼乱对方使不得安宁。

4、嫉,就是嫉妒,嫌贫爱富。对于金钱、美女、名利、地位等等,为什么自己不如他人?心内愤愤不平。

5、复,就是报复心理。以牙还牙,你做初一我做十 五,此仇不报非君子的心理。

6、害,就是损害。由于上述的忿、恨、恼、嫉、复的前因后果,有仇报仇,有恨解恨的极端心理,弯弓搭箭,一触即发。古今中外的人间灾变祸患就是因此而没完没了。

由此可见,贪心、嗔恨心的极端发展,就引发杀盗淫妄种种的恶行。

(三)痴

痴,就是无明,即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心理。人们因为不了解因果,所以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会不择手段去干一切事,自以为理所当然的好事,实际却完全是坏事。所以,痴是产生罪恶行为的根本。正因为痴迷,才有无惭无愧的表现,为什么面对罪恶会无惭无愧呢?就因为失念和不正知。

1、失念,就是掉失了善念,忘失善法。为什么失念呢?因为不正知。

2、不正知,就是知见不正当。对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境界知见不当,产生种种错误的见解,是非颠倒,善恶错乱,成为邪恶的染污的智慧,障碍正知的生起,自不免就会做出毁坏人生、伤害众生正当利益,毁犯法纪、戒律的行为,造成许多罪恶。

(四)慢

慢,就是傲慢的心理。自高自大,老子天生第一,看不起别人。这是以我为中心的根本心理之一,具体表现有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与之相应的心理是无惭。慢的七种表现可分为三类:

1、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卑慢合为一类,是自己与他人不同差别的比较下,自以为是、自鸣得意,无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法提高自己,团结他人的障碍心理。

2、增上慢,是指修行人稍有一点感应,但未有实证,就自以为出神通得圣果,自立山头、开宗立派,妄自圣明的心理。

3、邪慢,是无德的人妄称有德,以掩人耳目、虚伪包装的心理。

(五)疑

疑就是怀疑的心理。怀疑一切,包括他人、事实、真理。疑的表现就是不信。

1、不信人,把好人也视作坏人,不相信任何人,认为天下的好人都失踪了。

2、不信事实,主观虚妄臆想,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自以为是的心理。

3、不信真理,真理是宇宙人生的真实规律,人若能相信真理,就如顺水行舟而得心应手、一路平安。人若不相信真理,不依真实的规律办事,就如逆水行舟,必然艰难凶险,祸患连连。

诸种规律可概括为五大类,也称为五明:

①声明,就是研究语言声音方面的学问。

②工巧明,就是物质生产的各种科学技术。

③医方明,就是人体治病保健的科学。

④因明,就是逻辑科学,是人类高级思维探索真理的思想武器。

⑤内明,就是佛教彻悟宇宙人生根本的科学真理。

五明可分为三种层次:①②③属基本层次,④属中等层次,⑤属高级层次。三层次架构相当于金字塔,基础不可缺,没有中层不可能发展到高层。

(六)不正见

不正见,就是对真理颠倒推度的心理。把正看作邪,把邪当作正的颠倒见解。与之相应的心理是无愧。不正见的具体表现有五种:

1、我见,就是与生俱来与后天形成的自我执着之见。

2、边执见,就是对人生与客观事物的只执单边片面见解。边执见有常见与断见二种。常见,就是执着认为人生与宇宙万物是固有的恒常不变的观点。断见,就是执着认为人生与万物的存在是独立自成的,个体与外界无什么关系,生是自体生成存在,死就永远消亡。边执见也是由先天与后天因素形成的。

3、邪见,就是否定因果规律的见解,不承认宇宙人生万物的前因后果的自然规律,因而做事不会瞻前顾后,只看眼前,盲目行为,善与恶、苦与乐皆颠倒错位。

4、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相比其他种种观点是最好最正确的,但实际并非如此,仅仅是个人的一种主观想象而已。

5、戒禁见,就是一种不正确的不符合因果规律的戒律止禁,是一种错误的执着。

五种不正见的善恶性质分为二类:第一类包括我见和边执见,属于非善非恶性质,但会引起烦恼障碍。第二类包括邪见、见取见、戒禁见,属于不善性,依此见而行为就造成恶业。

这五种不正见,若属后天形成的,只要经过善知识的教学,把颠倒的见解反转过来,就可消除。若属先天带来的我见与边执见,须切实修行才能断除。

(七)无惭无愧

1、无惭,就是对自己的罪恶行为,内心无半点悔意,甚至自鸣得意的心理。

2、无愧,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损害他人或公益的罪行,不否定、无羞愧,反而赞赏的心理。
无惭表示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人格,所以会做出一些犯罪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犯罪行为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能自觉排斥与遣责,势必导致世风日下,祸患越来越多、越来越烈。所以无惭无愧的心理是产生犯罪行为的根本。

时时刻刻,看清自己心内的种种烦恼,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修正身心,使自己心中的种种烦恼,得到消除,并转烦恼为菩提,直至修证成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内心独白——学佛修行改变我的人生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内心独白——学佛修行改变我的人生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有烦恼 当自责 有烦恼 当自责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不需要对正法演说者生起烦恼 不需要对正法演说者生起烦恼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执着与人我是非烦恼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执着与人我是非烦恼

第066集 从烦恼生成之因检视“完整的广论” 白正伟老师 第066集 从烦恼生成之因检视“完整的广论” 白正伟老师

第065集 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卢正娴老师 第065集 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卢正娴老师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无上妙法!多读一点佛经,人生少点烦恼 无上妙法!多读一点佛经,人生少点烦恼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众生的烦恼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众生的烦恼

究竟是谁在烦恼 究竟是谁在烦恼

达真堪布:无论做什么,内心都要稳重,这是成就的根本 达真堪布:无论做什么,内心都要稳重,这是成就的根本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1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三)  正彝老师 第021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三)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