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清明」

2023-05-10 其他文章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里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人在何乡,身处何位,只要你的心中还有家,清明就会在你心中。我们读唐诗,有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句,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犹及清明可到家,也是在说赶着清明节往家里走。

家跟冢两个汉字形态相近,也许古人造字的时候,就有关于生死的智慧在其中了。人既是自然的造物,又具有创造的能力,但人无论有多大的创造力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一自然归宿。

清明祭扫,历来为国人所看重。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来到墓园,面对那些已经入土为安的亲人们,你不仅能听见生者对逝者那如泣如诉的话语,更会默默祝愿他们在天国里安身立命,保佑晚辈,而自己也会在现实生活里更加善待活着的长辈们。这是中国孝道借助祭扫实现的一种延伸。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逝者已去,生者还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因此,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选择这样一个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季节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我们的祖先可谓用心良苦。人是有丰富情感的生灵,人在感怀中,方知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沟通,历史便有了人性的温度。

庄子认为,人不必执著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潜藏心底的本能的叩问。如今,面对红尘滚滚、物欲横流,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灵的清明?珍惜得到的一切和拥有的一切,明白有情相守才是家,从此行为坦荡、心灵清明,这才是对发轫于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的古为今用。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香道,一炉心香,是一份心灵的纯净 香道,一炉心香,是一份心灵的纯净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洗涮心灵的尘埃 洗涮心灵的尘埃

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 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

病由心生 一炉清香颐养心灵 病由心生 一炉清香颐养心灵

让心灵入禅 让心灵入禅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让心灵网开一面 让心灵网开一面

小心!将“心灵鸡汤”冠为“佛说”实为侮辱佛陀 小心!将“心灵鸡汤”冠为“佛说”实为侮辱佛陀

如何让家人避开抑郁症魔爪 现代人心灵的第一杀手! 如何让家人避开抑郁症魔爪 现代人心灵的第一杀手!

索达吉堪布:请不要给亡者增苦,清明如何为亡者超度? 索达吉堪布:请不要给亡者增苦,清明如何为亡者超度?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前往冈仁波齐,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前往冈仁波齐,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当音乐开启了心灵窗口时,我听到了佛陀亲唱的《稀世绝唱》 当音乐开启了心灵窗口时,我听到了佛陀亲唱的《稀世绝唱》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星云大师:肉体死亡并不可怕心灵迷失才最可悲 星云大师:肉体死亡并不可怕心灵迷失才最可悲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别让冰冷的心灵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别让冰冷的心灵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跨越心灵的栅栏

心灵的财富

清明素食:小小清明粿 浓浓相思情 清明素食:小小清明粿 浓浓相思情

心灵的解放

心灵的影子

心灵的残缺

心灵之光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男人重头脑,女人重心灵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男人重头脑,女人重心灵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心灵的尺度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心灵的尺度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男人重头脑,女人重心灵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男人重头脑,女人重心灵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灵的秘密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灵的秘密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法云法师文集:心灵升华 法云法师文集:心灵升华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打扫心灵的房间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缘分与纯净心灵对话 缘分与纯净心灵对话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让心灵如沉淀的水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让心灵如沉淀的水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灵的虔敬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灵的虔敬

灵悦之音——身心与心灵的对话 灵悦之音——身心与心灵的对话

布施净化心灵 布施净化心灵

震撼感人的心灵蜕变史: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 震撼感人的心灵蜕变史: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让圈子成为心灵的港湾 让圈子成为心灵的港湾

心灵的自由 心灵的自由

佛教故事: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 佛教故事: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心灵安定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心灵安定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让阳光照进心灵之门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让阳光照进心灵之门

心灵环保的重要 心灵环保的重要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温暖心灵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温暖心灵

心灵的漏洞 心灵的漏洞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把时间花到心灵上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把时间花到心灵上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清扫心灵的扫把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清扫心灵的扫把

肉店打工记 一位素食者的心灵告白 肉店打工记 一位素食者的心灵告白

清明祭祖应该烧什么? 清明祭祖应该烧什么?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清明时节吃什么 自制素食小炒芦蒿香干 清明时节吃什么 自制素食小炒芦蒿香干

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谈心灵环保 提倡少吃肉食、多吃蔬食 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谈心灵环保 提倡少吃肉食、多吃蔬食

心灵的残缺最残酷 心灵的残缺最残酷

清明节最好的祭祀方式,扫墓应注意什么? 清明节最好的祭祀方式,扫墓应注意什么?

清明行孝请吃素 清明行孝请吃素

身心清明,跟女神一起吃素食 身心清明,跟女神一起吃素食

清明,写给妈妈的信 清明,写给妈妈的信

清明,问候远方的亲人 清明,问候远方的亲人

清明节的呼唤:行孝不能等 清明节的呼唤:行孝不能等

佛教徒清明节放生,哀悼抗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佛教徒清明节放生,哀悼抗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佛化家庭:广行法师:清明如何祭祀才能更好地行孝?不宜杀生 佛化家庭:广行法师:清明如何祭祀才能更好地行孝?不宜杀生

佛化家庭:哪些是孝德不清明的行为_不孝父母的后果 佛化家庭:哪些是孝德不清明的行为_不孝父母的后果

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 庸人滋养肉体  智者滋养心灵 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 庸人滋养肉体 智者滋养心灵

新年吃素丨回归纯真感动 滋养美好心灵 新年吃素丨回归纯真感动 滋养美好心灵

清明素食—爱众生-爱净心-爱素食-爱生活-您的爱行孝宜吃素 清明素食—爱众生-爱净心-爱素食-爱生活-您的爱行孝宜吃素

一位学佛家长吐露如何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 一位学佛家长吐露如何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

药师禅健康疗法•清明前后一定要吃的8种"芽" 药师禅健康疗法•清明前后一定要吃的8种"芽"

济群法师:弘法也是心灵的慈善 济群法师:弘法也是心灵的慈善

从癌症到康复,素食拯救的不仅是心灵

心灵的宁静

净化心灵才有可能离苦得乐

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

给自己心灵的25个安慰

缩短心灵的距离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心灵的坚守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清明习俗须知! 清明习俗须知!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让心灵富裕起来 让心灵富裕起来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