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发现佛学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2023-04-13 生命探源

因果性是物理学中最宝贵的原则这句话出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之口,意义非常。(潘教授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和冷原子量子存储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创新级贡献。在Nature、Nature子刊、PNAS和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布论文100余篇,与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经典论文。)

因果律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全世界物理学家一致承认因果律,说明佛学不同于宗教,不同于封建迷信,不但与科学并无相悖,还举证了一个事实:「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发现佛学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科学走到极高、极深、极抽象,必然与哲学宗教理论发生相通交汇,这是谁也无法回避也无需掩饰的现实。比如说;

A,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具有体系性、实证性、定量性、规范性、可续性、可证伪性等特征。了义佛法同样如此,五十二个成佛次第一一皆须实证,是故佛门称其为信、解、行、证,凡是不求实证,一味烧香磕头供养师父心外求法求这求那者,皆属迷信之列。因为佛法是心法,不重表象。因果文化来自佛门,源头乃是如来藏法义,与宗教不同,例如从未有人见到过上帝或安拉,而在佛法传入中国的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修行人亲证了本心如来藏的真实存在,这在禅宗叫做明心或证道,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记载中比比皆是。

B,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源自于每个生命的如来藏不可克隆、无法复制、不可再生。《心经》曰不生不灭,没有生当然不会有灭,世出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毁灭任何一个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如来藏,科学再进步,就算有一天可以任意克隆生命,却无法克隆哪怕是一只蟑螂的如来藏,因为量子原子粒子都是如来藏的化现,自然也无法复制。

C,量子世界测不准定律:观测无非是观测手段(如光子)与被观测对象(如电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海森堡成功地证明了,我们不可能设想出任何一种办法,把任何一种物体的位置和动量两者同时精确地测量下来。来自佛门三法印之一的万法无常,核心是如来藏虽然没有生灭,但它所出生的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因为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的因,加上众缘和合的缘,而成就了今日的世界;当缘散坏时,一切的现象也就随之变化。因此每一个众生因果报偿的过程中,也都不离一切的缘,所谓缘起缘灭,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凡事都是不离缘起之法,所以称为缘生。凡是因缘和合之物皆不长久,有生有灭,转眼即逝,充满不定数,本质为空相,所以佛门将其称之为缘起性空。

D,量子不可分割定理,源自于佛法认为世间任何物质形态都不是自然产生,(当然更不是什么上帝所造),经曰法不孤起,必仗缘生,万事万物都有其因和缘,因就是众生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业力招感而成。比如说苦从何来?是因缘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五蕴灭了,苦就灭了,《长阿含经》中云:智慧方便观,能见因缘根。苦非贤圣造,亦非无缘有。因此,苦是前世恶业成熟,非无缘无故而有。

众缘相合,方能存在,如果因缘相违,必不长久,夫妻俩老是打架,那就只好分手。

生活中经常发生此类因果不虚的事,但人们往往都把它忽略了,甚至把它当作佛教神话。实际上,佛法不但是真实而且是能够验证的,无论今世感受快乐、痛苦,还是前生后世的种种遭遇,都是以往业力在幂幂中支配。没有因果观念的人,根本想不到这一点。这正是当代人愚昧可怕之处。许多人都不相信前生后世,自诩为只信科学,实则不但与真实擦肩而过,而且也背离科学只承认事实这一根本,若懂得一些因果道理,就不会盲目傲慢自大。

E,量子的前后相续性定律,来自因果的相续性,一念之间不过几微秒而佛法又分出九十个刹那,每一刹那间有九百种不同的生灭相,可见佛法以其难以想象的博大与不可轻视而存在至今。.电灯一秒钟有五十次闪烁,电影一秒钟24格,视觉造成假象,我们却以为中间没有间隔。每一次生灭就是一个轮回。相续性在佛法中称为势速次第(24心不相应行法),人体每一秒钟都有数百万个细胞死亡,五蕴色身的前后相续,让我们渐渐变老。大千世界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都依循次第有序的运行规律,绝对不会错乱分毫。因果的相续性,决定了量子世界的相续性。但相续并不意味简单的重复,比如说一个人从一楼到五楼,必须要经过楼梯才能到五楼,但电子的跃迁也许会从一个轨道消失,然后又突然出现在另外一个轨道上,中间没有过渡,前后两个电子看起来几乎像不同的两个个体。但实际它们是同一的,这个同一是数学上的同一。五蕴的生灭也是这样,前一对名色彻底灭去,接着又出现一对新的名色,前一对名色和后一对名色由如来藏涵藏的业力种子相连接,本质也是一种数学关系。

我们现在居住的宇宙也是拜众生业力种子的力量所赐,在没有诞生宇宙(宇宙是大爆炸的产物,不是上帝创造的)之前,生命就已经存在,科学早晚会证实这一点

F,量子运行规律,对应的是佛法中24个行不相应行法中的色同分,每种物质(色法)有其共同的属性,共同的规律,只要其存在一天就不会改变,因为是因缘和合的生灭法,所以不与无为法相应。通过反复不懈的科研努力,科学家可以一一证实,从而利益大众。

G,量子世界的超意识性;对应的是佛法认为:本心如来藏是大千世界唯一的永恒,唯一的真实。但如来藏却没有自我意识,老子说道生万物而不自知,诚哉斯言。意识只是本心的功能作用之一,根尘相触方有意识产生。人一死或昏了过去,意识就灭了,所以意识是缘起的生灭法。人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简单的源由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乃是由如来藏和它所含藏的前世业力种子,今生父母的缘加上四大因素,方有你我他她。一切事情都要找到它的因,不能只从现象上看,从缘上去找,这样只会绕弯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误区,才能多快好省,事半功倍。

H,量子世界的多维性;对应的是如来藏的非一非异性。 如来藏遍一切时一切处,意生身,中阴身,色身虽处不同维度空间,却都是她的不同映射。五蕴色身虽因如来藏而生,然而并不等于就是如来藏,如果身体就是如来藏,那么老死之后,如来藏应一同坏灭,然实不坏,继续出生来世,故名非一。如来藏虽非是五蕴色身,但若离开五蕴色身则一无所用,亦不能找到并验证如来藏的真实存在,二者如影随形,和合似一,故曰非一非异。

是故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如来藏即法身,一个生命只有一个,佛亦如此,但应化身有无数个,在释迦摩尼降生地球同时,还有其他释迦摩尼在其他大千世界讲经说法。

在现实中,某个人或某个物体只能存在于某个地方,到量子世界里可以同时这两个状态的相关叠加,可以同时处于两个地方。说明量子世界的空间多维性。

如来来藏的妙用无有穷尽,量子物理妙用因之难以道尽,以上只是简说。

结论;

量子世界的种种神奇妙用,都和如来藏的体性有关。正如人是精神与物质的和合存在,得了大病并非只是物质(肉体)出了问题,可全世界的医生和所有的药物只是针对物质层面,难怪疗效有限,岂不知佛门有言在先病由心生,还从心灭。

同理,一切物质的产生和变化,当然也离不开心(本心 + 意识心),所谓法由心生,而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却只把眼睛盯在物质层面,忽视了心的作用。《金刚经》曰;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物质和大千世界都来自这个世界中所有生命之如来藏的感召,如果硬生生地把心与物割裂开来,自然会在微观物质世界中久久徘徊,如同一句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毕竟一切世间现象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因,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这个因,就会明白果,前有起因后必有果,加在一起叫做因果。

也许,未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学科量子唯识学,届时物理学家将公认一个原则:客观和主观不可分割,完全是一体,一即一切,心物不二。

量子物理学唯有与量子唯识学携手才能解开薛定谔那只的猫的谜底,才能对量子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创造性的突破。

佛学禅宗是心法,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启迪本心的智慧为主,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科学研究毕竟是接近真相的途径之一;所以佛家乐见其成,赞成科学发展观。

总有一天,科学能够证明:一切都是生命的现象,根本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生命之外的物质世界。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物理学中的量子唯识学和禅门智慧的创新汇合。

------海底金

更新于:2023-04-13 12:13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杨维中: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三)三论宗 杨维中: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三)三论宗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18:什么是“五毒心”?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18:什么是“五毒心”?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22:什么才叫“去执著”?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22:什么才叫“去执著”?

佛学禅说:窗户和镜子 佛学禅说:窗户和镜子

体恒法师答: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吉林榆树永慈念佛堂开示)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吉林榆树永慈念佛堂开示)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净元法师:佛学基础 净元法师:佛学基础

龙华古寺2014年(上半年)周日佛学讲座通知 龙华古寺2014年(上半年)周日佛学讲座通知

黑龙江省大庆市正洁寺设立国际佛学研究基金 黑龙江省大庆市正洁寺设立国际佛学研究基金

巨赞法师:佛学与人生 巨赞法师:佛学与人生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广州突击检查发现可疑炖品穿山甲猫头鹰变炖 广州突击检查发现可疑炖品穿山甲猫头鹰变炖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庆祝卫塞节(二)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庆祝卫塞节(二)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一、佛学与学佛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一、佛学与学佛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二、太子成道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二、太子成道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三、六道轮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三、六道轮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二下 五、乌鸦和喜鹊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二下 五、乌鸦和喜鹊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初级佛学教本:第五课、如来十号 初级佛学教本:第五课、如来十号

初级佛学教本:第八课、弥勒菩萨 初级佛学教本:第八课、弥勒菩萨

中级佛学教本:第五课、三苦八苦 中级佛学教本:第五课、三苦八苦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学启蒙:第七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第七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四大名山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四大名山

初级佛学教本: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初级佛学教本: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高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六课、十善业道 (二)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六课、十善业道 (二)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三课、六道轮回 (一)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三课、六道轮回 (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八、廿九、三十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八、廿九、三十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二课、三论宗(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二课、三论宗(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一课、天台宗(四)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一课、天台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