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出家人的无限关爱

2023-03-19 和尚家风


一天,两人在山路上行走,翠岩禅师议论风发,善侍者拈起一片瓦砾,放置于磐石上,说:“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翠岩左右顾视,准备回答,善侍者大声喝叱说:“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善侍者是说,你还在用情想妄识来猜测,离道未免太远了吧?翠岩禅师惭愧不已,遂即回到石霜慈明禅师那里寻求答案。慈明禅师见翠岩禅师回来,便骂道:“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此?”因为翠岩禅师是在结夏安居期间离开的,按照丛林规矩,在解夏之前,不可随意离开本处修行道场。而翠岩禅师在结夏安居还没结束就提前离开道场,前来参礼慈明禅师了。

被慈明禅师一问,翠岩禅师哭泣说:“我被善侍者的喝问所逼,不能得到答案,所以来见和尚,希望能给予解答。”慈明禅师猛然发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翠岩禅师说:“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慈明禅师怒目大喝:“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翠岩禅师请求开示。慈明禅师说:“你问我。”翠岩禅师用前面的话语问他,慈明禅师厉声说:“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翠岩禅师言下大悟。

翠岩禅师一生撰写了大量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文,其中《警僧铭》是在佛教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全文如下:

凡一披缁,便非庸类。
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立志立心,宜勇宜锐。
进道进德,克精克励。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
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随动随静,忘外忘内。
离圣离凡,拔群拔萃。

一粥一饭,信施信馈。
饱享饱餐,须惭须愧。

勿效庸僧,成群逐队。
说张说李,杂痴杂秽。

争是争非,夸能夸会。
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凡戒凡律,或犯或背。
虚朝虚暮,丧月丧岁。

可悲可怜,必沉必坠。
常警常惺,灭殃灭罪。

翠岩禅师的铭文,分别从进道修身、为人处世、持戒修福等方面论述了僧人应当在德行方面堪为人天师范。

一、进德修道,精勤用功

翠岩禅师在《警僧铭》中,首先告诫出家人应当认识到自己披上缁衣,便与俗世中人不同,应当要求自己在人品学问方面不同流俗。佛教把出家人称为人天师表,这个称呼也是对僧人提出的要求,在一般人眼中,出家人无论在为人处世,还是在道德学问上,都应当成为世人的导师,言行举止应当受到世人的尊敬。因此,翠岩禅师便在偈颂中说:“凡一披缁,便非庸类。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翠岩禅师这几句偈语,是让出家人在出家时,要意识到出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出家之后,在人品修行上都要有个质的飞跃,要从威仪和言行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世人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真正受人尊崇的出家人形象。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举,非王侯将相所能为”。

翠岩禅师接着在《警僧铭》中说:“立志立心,宜勇宜锐。进道进德,克精克励。”这是禅师对僧人道德修行方面的要求。禅师认为,一个人在发愿出家之后,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内心深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丝毫不能产生退却的心理。在这几句偈语中,翠岩禅师要求出家人做到身出家心也出家。出家之后,不怕困难,刻苦磨砺自己的心性,从而有所作为。

西行求法的高僧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为了求得原本佛教经典,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崇山峻岭,出入虎狼出没的深山老林,睡卧毒蛇盘踞的危险之境。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终于到达印度,在那里度过多年清苦的求法生活,为中国带回大量经典。他们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业绩也永远为后人所缅怀。

二、韬光养晦,超凡脱俗

翠岩禅师在《警僧铭》中告诫出家人,在平时生活中不论自己有多大才华,也应当学会韬光养晦,不可让才华过分显露,一个人如果不知收敛才华,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铭文中反复强调。铭文云:“处众处独,宜韬宜晦。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保护自己,当自己在某一方面胜于别人时,便狂妄自大,盛气凌人。他们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他人的赞叹。殊不知,过分张扬自己往往会招致别人的妒忌,长此以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的甚至是杀身之祸。古语“枪打出头鸟,雨淋露檐椽”,正是对喜欢张扬自己的人的最好诠释。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就是比较有才华的人。但是,此人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才华,经常在曹操面前卖弄小聪明,曹操每做一件事,他都喜欢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

中国古代有很多高僧,是善于韬光养晦的典范。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在从黄梅五祖手中接法之后,遵从弘忍禅师的教诲,连夜离开黄梅,南下隐居于猎人队中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他处处隐姓埋名,坚持戒律,以“但吃肉边菜”与猎人和睦共处。后来到广州法性寺因为点破“风幡之争”的玄义,被印宗法师认出,才正式出家弘法,从而开演了南宗法门。慧能禅师的这十六年,既是保全自己的十六年,也是等待弘法机缘的十六年,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南宗顿悟法门在中国不断发扬光大。

翠岩禅师还在铭文中说:“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禅师告诫出家人要注重自己内在的修养。在平日生活中,应当随缘度日,既不被外境所转,更不受外境诱惑,始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因各种突然的变故而发生情绪的波动,处处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世。心中也不要有凡圣的区分,更不能有功名利禄的分别。

三、珍惜信施,不论人非

出家人的衣服、饮食、汤药、卧具等日常用品,都是来自于信徒的供养。没有信徒的供养,出家人不仅无法安心修道,有时甚至连正常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因此,历代高僧劝人要珍惜信徒的衣食供养,时常生起惭愧之心。于是,佛门中便流传着“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的告诫。

出家人在早午过堂用斋时,都要念诵“供养偈”,将此功德回向给那些施主,使他们都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在过堂时,还要求出家人要“食存五观”:1、记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出家人每天通过五种观想,警示自己珍惜信施,并检点自己的行为,防止退失道心。

古往今来的大德高僧都是非常惜福节俭的人,仅就近代而言,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就是惜福的典范。印光大师一生,对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为简单。大师住普陀山期间,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大师自己曾说:“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

弘一大师曾亲近过印光大师,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在饮食方面,他继承了印光大师的习惯。在他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弘一大师曾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翠岩禅师还警示僧人莫说人是非,争论是非。禅师在铭文中云:“勿效庸僧,成群逐队。说张说李,杂痴杂秽。争是争非,夸能夸会。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佛陀住世之时,要求僧团以“六和”精神安住。“六和”就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翠岩禅师的警语正是对“六和”精神的倡导。禅师认为,僧团中的庸僧,不思修道,拉帮结派,搅得僧团不得安宁。更有甚者,整天爱说东家长、西家短,使本来和睦的人际关系因为说是道非,弄得十分紧张。也有人不知自己的轻重,有了一点成绩,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在人前自大自夸。这样的人,修道的信心已经不知去向,每天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业。

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佛门中存在的弊端,所以要求出家人一定要和合团结,不论人非,不逞己能,安心于道业。

其实,不论人非,不仅是佛陀所倡导的,历代祖师大德也都在诗文开示中作这种警示。唐代高僧百丈禅师在其警语中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宋代诗僧慈受禅师在诗歌中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人与人相处,如果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世间便会少了很多纷争。

四、严持戒律,不虚度日

翠岩禅师十分重视出家人对戒律的持守,同时,他还告诫出家人要珍惜光阴,精进道业,不要将时光都耗费在无益之事上。他在《警僧铭》中说:“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虚朝虚暮,丧月丧岁。可悲可怜,必沉必坠。常警常惺,灭殃灭罪。”

佛陀住世时,非常重视戒律的制定与持守。在僧团中,每当弟子有与佛法不相符的举止行为时,佛陀都会及时制定戒条,对弟子的行为加以规范。即使佛陀在即将涅槃之际,面对弟子阿难的请问,他还告诉众弟子,在佛入灭之后,大众应当以戒为师。佛陀认为,持戒的人,虽然离佛千里,却如在佛跟前;不持戒的人,虽然在佛身边,却如离佛千里。翠岩禅师为了让正法能够久住世间,告诫出家人一定要畏惧戒律,持守戒律,真正做到以戒为师。

翠岩禅师在铭文中还告诫出家人要珍惜时光,好好修行。人一生的时光很短暂,且不说遭遇意外事故而幼年夭折或英年早逝的人,即便是一个能够活到八九十岁高龄的人,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间。人生苦短,佛陀经常劝诫弟子要善用人生,珍惜生命,精进修道。如佛教晚课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警僧铭》体现了翠岩禅师对出家人的无限关爱。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禅师的铭文仍然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更新于:2023-03-19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