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香港

2023-01-18 宣化上人全集

由方果悟、方业光居士安排,下午召开记者招待会,将美国佛教概况,向香港人士作一介绍,昨晚才发通知。下午在中环一所斋菜馆的上阁举行招待会,却有三十余位中、英报纸的记者到席。

招待会中,记者们接连地向各团员发问,像连珠炮似的,华语、粤语及英语齐发,双方应对如流,颇为痛快。兹摘录数则如下。

问:一般人认为信佛或出家,是逃避现实,是这样吗?

答:《六祖坛经》上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并非与世间法脱节或相违背,而是既入世又超世,在尘出尘,即相离相。美国的正法僧侣们,深明在国际坛上弘扬正法之必要,要改造人心,促进和平,以免人类自相毁灭而同归于尽。是故,本会积极造就,品学兼优,允文允武,深明世局的出类拔萃者,荷担弘法之重任。佛教徒和出家人,并非同流合污,随顺世俗;但同时也懂得很多方便法,能与大众打成一片,以利行同事,来接引之。

问:美国佛教弘法宗旨为何?

答:最根本是六大宗旨:不贪、不争、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是六个照妖镜,也是六个降魔杵,能时刻本着这六大宗旨,什么天魔外道,冒牌货也无处遁形,原形毕露。我们的宗旨,是为宇宙制造多点正气,破除目前弥漫全球的冲天杀气和怨毒,当知有这么多人患了种种不治之奇症,如毒瘤、癌症等就因为杀生、食肉太多,故我们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全法界,使浩然正气塞天地,霭霭祥云遍寰宇。

问:目前美国佛教徒有多少?哪一类的人居多?

答:大约十万人,在西方可说是肇创伊始,但真正明白佛教道理,有正知正见者,恐怕不多。其中还是龙蛇混杂,也有些人利用佛教的名誉,所行所做却完全违背佛教。所谓“挂羊头卖狗肉”,为贪名闻利养,运用种种奸诈手段去欺骗无知,尤其蛊惑青年人,令人堕落邪见坑,丧失道业。因此学佛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找到一位善知识,有真智慧,大公无私的明眼人,才不会被邪师所愚弄。

信佛教者,大部份是青年知识份子,因感觉西方唯物主义,不能弥补内心的渴仰及空虚,转而皈依三宝,在本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差不多每一位皆有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问:你们跟亚洲佛法似乎不相同?

答:末法时代,佛教已跑到末梢。教门内之流弊,若不火急抢救革新,则佛法命脉也会断绝。时下佛教有很多值得改良之处:

﹝1﹞要摒除门户之见,人我主义,真正发挥僧伽六和精神,团结一致。

﹝2﹞很多寺庙变成私人精舍﹝子孙庙﹞,非公共道场。此风气与原来佛制是背道而驰的。出家人蓄私人财物,不办福利慈善事 业,不提高僧侣教育水准,难怪佛门内缺乏品学俱优的人才。

﹝3﹞虽然有很多出家人,为佛教努力,但有些出家人,对名利仍看不破,放不下,尽吃喝现成,虚受人信施,对社会一点贡献也无。不但对不起佛菩萨,甚至也无颜面对国家和同胞,因此僧侣绝非遯迹避世的寄生虫,不是终日口说“空”,却坐享现成。

我们积极提倡教育,如万佛圣城的育良小学,培德中学,皆免费办校,以忠孝仁义道德来启迪后学,并致力翻译三藏十二部经典,使佛理传播全世界。迄今中英及欧洲语文所翻 译和记录之佛经,已百余部。本会的座右铭为: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记者们发问足足二小时,与各团员话颇投契。从直觉中,体会他们今天所见所闻的,皆予他们一种新鲜的感觉,大家呈现愉快的表情。我们切不可轻忽后学!因为: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

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华严经兜率宫中偈赞品》

从前私欲昏心,视记者们为“外人”,而今,佛法滋润我心,很自然的等视一切众生为累世父母兄弟六亲眷属。人人皆有佛性,个个皆是未来诸佛。在普贤行愿品中,第九愿王为“恒顺众生”: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此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底蕴!

晚上假北角大会堂开示。到会数百人,若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之下,较为逊色,足见佛教在此地,尚未能深入民间。话说回来,菩萨正要在荆棘丛中,佛法尚未发达的地方,勤奋开拓。

“设有知恩聪明慧解,及善知识,充满世间。我不于中修菩萨行,何以故?我于众生无所适莫,无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缕一毫,及以一字赞美之言。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未曾一念自为于己。但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其清净,永得出离。”

──《华严经十行品》

上人开示如下:

学佛的人,本身先要具备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知道如何修行。首先要懂得七菩提分的法门。

1. 择法觉知:觉知即是明白道如何去修行,要明辨邪正、好坏、是非,要有择法眼,才不致误入歧途;没有择法眼,便很容易掉进深渊里,出不来了。选择佛法,首先要有智慧。

2. 精进觉知:你如果明白了佛法,并且选择了正确的法要,且向前精进去修行,身心昼夜六时勤精进,从不懈怠。身精进即是念佛、拜佛、诵经礼忏等等;心精进是念兹在兹,不起妄想。选择了正法,才不致于盲修瞎练,更要有善知识的指导,才能有所成就,否则,本来想行菩萨道,结果却掉入魔道。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3. 欢喜觉知:既然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就要生欢喜心去精进,不要整天生烦恼,应该不懒惰、不懈怠,很欢喜的去精进用功。

4. 除觉知:欢喜心还不是一个究竟心,更要把它平静下来,除去自己的烦恼无明,一切不良的习气,除掉之后,则能法喜充满。

5. 舍觉知:平静下来之后,连这个“平静”也要舍离,一切都不要执着,“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地。

6. 正定觉知:舍了之后,才能生出定力。有正定才有正受。“正定”不是糊里糊涂的定,不要修无心定,纵得无想天的定,也是不究竟的。天福享尽仍然会堕落。

7. 正念觉知:入正定之后,能生出正确的念。有了正念,不会堕落,不会一天到晚打妄想。才能证得“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的境界。

讲到这“定”字,修行人都知道禅定,即是“禅那”,是梵语,此译为“静虑”,使妄想停止下来;又叫“思惟修”,思惟便是参,参话头,参念佛是谁;或参悟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

现在讲讲四禅之境界:

1. 初禅﹝离生喜乐地﹞:呼吸气停止了;外边的呼吸停止了,但内里的呼吸却活动起来,能达到一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此禅离开了众生的欢喜而得到法喜充满,禅悦为食,已经有一点点明心见性。

2. 二禅﹝定生喜乐地﹞:比初禅更快乐,时刻皆在欢喜中,这种喜乐是从定中生出来的,修到此禅天,脉搏停止不动。但不要弄错,此人是入定了,而不是死去!

3. 三禅﹝离喜妙乐地﹞:念住了,把欢喜的一念都断了,因为有欢喜,便有执着,现在把欢喜也除去,进而生出一种妙乐,比二禅的喜乐更微妙。

4. 四禅﹝舍念清净地﹞:把念全都舍去,没有了。这时无挂无碍,但仍未超出三界之外。这只是在定中得到一点利益与进步,还不是高境界,切不要修一修,便以为自己开悟了,遂生贡高我慢。必要善知识为自己证明,自己不能为自己证明,切不能未证言证,自己胡扯说开悟了──开什么悟!这是打大妄语,将会堕拔舌地狱。凡是学佛之人,不可作善恶夹杂之业,不要给自己戴高帽子,卖修行,宣扬己德,这是老千行为!

若有人自命是善知识,可以用五个条件来判断真假:

1. 观察他是否有贪心,是否贪名、利、财、色?

2. 善知识从不与人争,看看他是否有争心?

3. 看他是否有贪求?讲话是否坦白,抑或是另有企图,言中有虚?

4. 看他是否有自私心?

5. 看他是否有自利心?

用此六大条件来衡量,若没有贪、争、求、自私、自利、妄语,大可相信。若沾有一点点这六种毒,他就说是活佛再世,你也不要被他蛊惑。

更新于:2023-01-1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