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常见的几个问题,你有吗?

2022-05-25 素食师兄

自从学佛以后,寺院没少来
经书没少读,法师没少见
平日也能积极行善,甚至劝人行善...
可为什么依旧感觉
自己修行进步缓慢呢?

在学佛一段时间后,不少人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即“我很努力,但为什么没获得应有的成果?”

因为修行就像开车行路,如果方向错了,车速越快就会离终点越远。

今天与大家分享“在家修学常见误区”,如有偏差,尽早回头。

1、广诵经文,喜见他过

金钱、情感、家庭......生活中我们有着许多烦恼的苦乐问题,当我们无力解决时往往会寻求前辈的指引与帮助。

对佛弟子而言,佛陀留下的经文与教诲便是最好的指引。但是有些佛弟子经书、开示读了很多,却发现烦恼并不能得到解决。

这是因为我们还是用世间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佛法,误以为读懂了文字就读懂了佛法,但佛法并非文学或哲学,在文字义理之外,更需要通过实践、运用去加以实行。

如果我们读懂了文字,却不能加以对应自身、反省过错、对治烦恼,那么文字懂的越多,反而会成为看别人过失的工具。

2、二宝居士、对师轻慢
也有佛弟子自恃经书读的多、名相了解多,面对学识不如自己的法师便不能理解、甚至心生轻慢、加以毁谤,如“法师怎么学的佛,懂的还没我多!”成了只信奉佛宝与经书的“二宝居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我们的智慧与德行远不如佛一样圆满究竟,所以才需要不断学习,我们在学习、法师们也在学习。

此外,法师既已受戒披衣,便成了世人的福田,若轻慢法师,也是在轻慢自己的福田,又怎能快速积攒资粮呢?

正如玄奘大师劝导唐太宗普同供养法师:“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无瓦砾?...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

3、攀援法师,扰师清净

上一则误区是对法师心生“轻慢”,而若截然相反,对法师“过于热情”,也会偏离修行的正轨。如将法师视作聊天茶友,向其倾诉家务事与种种不如意,却对求法不甚热衷。
4、执著法师、法门,自赞毁他
在上一则的基础上,更为极端的情形是将法师捧为“偶像”,甚为推广,却对其他法师以及跟随修行的居士加以贬低;

除了对“法师”的执著外,还有对“法门”的执著,自认自己修学的法门好,而看不起其他法门。

5、迷信开光,怠于修行
也有居士推崇“开光”,认为开光过后的物品更为灵验,但实际上“开光”仅针对“新塑佛像”而言。

意在借由拂去尘土、明镜照耀等庄严仪式令善信明悟要想开启智慧,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如果真能时时拂拭,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不作恶业,自然诸事顺遂,与开光灵验无关。

因此与其一味向外驰求,不如反过头来,在自身修行上用功,否则就算佛菩萨给予我们加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助缘,但如果自己不用功修行,也只能原地踏步。

6、学不善巧,反成障碍
还有些佛弟子虽然常诵经典,发心吃素,也积极劝勉他人行善,但因不能善巧推广以致适得其反,如在家中大声诵经或强拉家人诵经、吃素等,非但不能令其生起欢喜向往之心,反而生厌。

须知众生根器、缘法各不同,因此佛菩萨度化众生不光需要与众生在宿世结下善缘以方便度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运用种种方法,否则便如城东老妇,虽与佛为邻,却因宿世无缘久不得度。

学佛的误区还有很多,不能列举穷尽,但亦有善巧方法可以避免改正。
其中最容易实现的便是与善友共修,俗语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师友的帮助下,便可以更客观的发现错误,加以改正。
修行的过程恰如登山,如果一路上同路的人都在说上山危险,不如下山,自己便可能在信心薄弱时随同下山,中道放弃。
因此在共修的基础上,还要选择志同道合的善友共修,如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与善友结莲社互相敦促修行,相约以“往生净土”为目标,若有人先抵达净土的,便乘愿再来,度化共修的众人。
最后,愿在家居士能常省己身,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勤修善法,法喜增长,远离烦恼。
更新于:2022-05-25 19:45

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