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早在战国末年立夏就已经确立,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见夏”之说。立夏节气到来,日照继续增加,气温逐渐升高,而雨水也不断丰沛,此时庄稼的生长正处于繁茂期!俗话说“春生、夏芸、秋收、冬藏”,立夏后也是农作物最为关键的灌浆成熟期。

当然,我国南北跨度大,“立夏”前后,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是“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之日“蝼蝈鸣”。按东汉郑玄的解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lóu gū)。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初夏时节,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
二候蚯蚓出
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王瓜生,就是说王瓜(地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可以采摘了。


【立夏】2022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五)
立夏的时候是宜健脾护心,要睡好子午觉。小满就开始进入到暑季了,有很多能量外耗,因此气虚的人一到夏天的时候就容易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并且在外面呆久了就容易中暑,所以我们立夏开始就要健脾、养气血。
健脾的食疗方、养气的食疗方大家都知道了,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用四君子汤熬点水,然后弃渣留汁,再加米进去煮粥喝,在立夏这个节气里面多喝是很有帮助的。
饮品方面,可以用菊花三十克、麦冬十五克,加水煮沸以后弃渣留汁,冷却后再加蜂蜜进去,就能够生津止渴,因为麦冬是能够生津液的,能够清心健脑、清肝明目、解乏。
----节选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更新于:2022-04-30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