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自他的智慧,包容自他的缺点

2021-12-28 佛日清凉宝

主观上,我们愿意保持做一个好人,也向往着圣贤。那么,在平时的行为和语言上,我们也要努力地流露出作为好人的状态。


这是彼此之间的一种尊重,也是给他人留一份美好的希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到的是一个有善根的、清净的、以后会成就的人,这样大家共住在一起,就会有一种意乐。

如果我们自己犯业障了,一旦把不好的习气流露出来了,是特别不容易擦掉的。


至少我们要有一个清净观,我们的僧团是清净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千万不能看到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业障,有丑陋的习气,这样就生不起信心了。


所以我们哪怕装也得装出一个好人的样子来,装也是有功德的,也是有贡献的。


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业力,但是我们彼此都充满着希望,都把对方当菩萨,因此,佛教讲的和合,能令僧团进入良性的循环。


佛教的一个核心就是“和”,和合、和谐,六和敬是我们的宗旨。和尚是过团体生活的人,团体就要保持着六种和合的状态。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

同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相互是非,佛复涅槃,当知是正法不能久住于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诸弟子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佛虽示灭,当知是正法久住于世。”

末法时代叫斗争坚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色就是斗争,从思想的斗争到团体之间的斗争,乃至国家和国家的斗争。


佛教徒的这种和合,可以让世界看到和平的希望,原来人和人之间是可以和合的,一个人自身也是可以心平气和的。


我执越小,就越有智慧;我执越重,就越会偏激,越会形成个人的习气,这样的人看事情是有局限性的。


提升智慧的结果,就是有平等的见地、有广博的容纳。不单单启迪自他的智慧,也能包容自他的缺点。

爱因斯坦说:“科学的进步能逐步证明佛教的正确。”除了科学角度是这样,从社会科学来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就越来越会发现佛教这种不共的功德力。


从古至今,佛教既没有财团,也没有部队,看似这么弱势的存在,却几千年来绵延不绝于这个世间。


每一个时代的统治者都想给佛教护法,学了佛才知道,佛本身是来给这个世界护法的,是来护国佐民的。


能好好地让佛教护佑着,就已经是一个有很高智慧的人了。有时候对有作为的事物,要以无作为去面对,不要遮止祂,这就是一种高智商的行为。

像我们的道场,这么多年来,给谁分配什么工作吗?没有的,都是自己找事做的。一个想做事的人,处处都有事做;既然能找事做,说明这个人的身心就会安下来。在这样的群体,找到事情做了,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就代表在这个地方有了一个立身之处。


不要说开不开智慧,就这样浸入到这种氛围里,三年之后,自己都可以看得见进步的。


因为智慧不是知识,我们常常会困惑自己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所以,终有一天你会觉悟到,你收获的远远不止知识,你已经浸润在一种博大又细密的文化传承中了。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更新于:2021-12-28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