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2021-10-12 学诚法师

人起烦恼的时候,自己很难控制,谁离我们近就会伤害谁,犹如火一样。在世间,亲人离我们最近,所以我们的烦恼首当其冲就会影响他们。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很多智慧、快乐,也是离得近的人先受到帮助。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一个人纵然付出得再多,如果烦恼深重,也会令周围的亲友远离,自己也得不到丝毫快乐,这是很悲哀的。家人要多关爱、赞美她,肯定她的付出,让她内心喜乐。若有机会帮助她和家人学习佛法,慢慢减轻烦恼,才是究竟解决之道。

人内心的状态像波浪一样起伏,烦恼盛的时候智慧就低,智慧生起时烦恼就弱。不能等到烦恼之势强盛的时候才想去改变,而是要在念头未生之时做功夫,平常就多熏习智慧,让自己内心光明的力量越来越强。

人的状态会有起伏,烦恼现行的时候,内心的智慧就被覆蔽了,吸收佛法的能力就变得很低。这个时候可以适当静一静,去打扫一下屋子,让心沉淀一下,但不能 静过头了,变成自我封闭,还需要靠同行善友对我们的帮助。与平时有缘、有信心的善友一起学习、承担,靠大家的状态把自己拉出低谷。

烦恼平时隐伏,遇到境界时则暴露出来,并不是有两个自己。修行正是要发现烦恼、对治烦恼,认识烦恼才是修行的开始。

我们的心有很多面,哪一面现起,就呈现出什么面貌。内心慈悲的一面出现时,就如菩萨;内心烦恼当道时,就很粗暴。所以,其实我们的心具足做佛菩萨的功能,只是烦恼太多,时时蒙蔽光明。就像天空一样,有时候湛蓝如洗,有时候尘埃漫天,每个人都需要治理内心的雾霾。

人烦恼的念头剪不断,理还乱,内心没有明利的慧剑能够斩断这些烦恼,就会越想越想不通,越陷越深。想要解脱,就要多去听闻、思维佛法,而不是纠缠烦恼。当我们的心去忆念佛法时,内心就是光明的,否则都是一团漆黑,想要搬空黑暗,怎么做得到呢?

担忧、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一切不过是妄想罢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总是在担心自己快不快乐的人,活得最不快乐;为他人付出而忘记自己苦乐的人,却收获了最大的快乐。

心大了,烦恼就小了。凡事看得宽些,看到全局、看得长远,不要只计较自己眼前一点利益得失,争利斗气;凡事不要执著,善识无常、深信因果,坦然接受现实,积极为未来种因。

对待烦恼,要靠思维来化解,不能去压抑。人都有烦恼,我们如果对自己的烦恼观照不清,再遇到他人的烦恼,就无力面对。只有多熏习佛法,不断增长内心觉照的力量,增长宗旨和信心,才能在境界面前保持心的平静;如果内心的智慧不够、力量不够,就没有办法转心。

佛法要去用、去实践,在具体的境界面前,面对烦恼与业力时去转心,这样才能体会到法,避免只学成文字。但初阶时,过于强猛的境界我们又承受不住,所以需要在一个师法友团队中学习。既互相策励,又互为境界,在共同学习、承担的过程中慢慢认识烦恼、调伏烦恼、深入佛法。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宣化上人:常常念这个咒,病苦都没有了,都得到安乐了 宣化上人:常常念这个咒,病苦都没有了,都得到安乐了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下篇:痛苦转为安乐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下篇:痛苦转为安乐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达真堪布:即使是人天的安乐,也要正确的方法去修行才能生生世世获得 达真堪布:即使是人天的安乐,也要正确的方法去修行才能生生世世获得

达真堪布:六道之中没有安乐与断恶行善能得到安乐矛盾吗? 达真堪布:六道之中没有安乐与断恶行善能得到安乐矛盾吗?

索达吉堪布: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追求安乐吧? 索达吉堪布: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追求安乐吧?

索达吉堪布: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5:身口出香、声音悦耳、相貌出众、眷属安乐、远离灾难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5:身口出香、声音悦耳、相貌出众、眷属安乐、远离灾难

修行之道 远离嗔恚 修行之道 远离嗔恚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嗔恚之报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嗔恚之报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海涛法师:断除贪欲、嗔恚、我慢、散乱的具体方法 海涛法师:断除贪欲、嗔恚、我慢、散乱的具体方法

黄念祖: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黄念祖: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海涛法师:如何断贪欲、嗔恚、我慢、散乱? 海涛法师:如何断贪欲、嗔恚、我慢、散乱?

海涛法师:如何断除内心的贪欲、嗔恚、我慢、散乱? 海涛法师:如何断除内心的贪欲、嗔恚、我慢、散乱?

达真堪布:轮回无处有安乐 达真堪布:轮回无处有安乐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如何使现世父母得寿命得安乐! 如何使现世父母得寿命得安乐!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

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 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

【新冠肺炎期间来自亲教师的鼓励】平静转安乐 【新冠肺炎期间来自亲教师的鼓励】平静转安乐

除灭嗔恚得无忧 除灭嗔恚得无忧

这种欢喜和安乐,无法用钱买到 这种欢喜和安乐,无法用钱买到

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不肯精进修习,又奢望安乐,这怎么可能呢? 不肯精进修习,又奢望安乐,这怎么可能呢?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慈忍治嗔恚

学习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帮助世间受苦的人,脱离急难,得到安乐 学习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帮助世间受苦的人,脱离急难,得到安乐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安乐稳妥之路吗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深信传承殊胜力,养母命终生安乐 深信传承殊胜力,养母命终生安乐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圣开法师:推行现世即得安乐的人乘佛教 圣开法师:推行现世即得安乐的人乘佛教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海涛法师:怀孕诵地藏经,小孩安乐易养。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3 不嗔恚的利益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3 不嗔恚的利益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5 不杀生的利益之断嗔恚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5 不杀生的利益之断嗔恚

何处有安乐 何处有安乐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佛歌《漫步德风花语》愿看破放下,身心安乐,得大自在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四字佛号B 众和 1小时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佛号 欢快节奏 众和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佛号 欢快版 众和 1小时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四字佛号 变奏小快板 细碎步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四字 随闲 众和 80分钟

常善法师般舟佛号:柔顺安乐诀 六字四字 安养 众和 1小时

佛教动画片 念佛得安乐 南无阿弥陀佛

导演高希希:透过“缺憾”感受安乐 导演高希希:透过“缺憾”感受安乐

哪怕再小的善业,也可换来无量安乐 哪怕再小的善业,也可换来无量安乐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

智敏上师:安乐的地方 智敏上师:安乐的地方

智敏上师:要追求真正安乐的地方 那就是涅槃 智敏上师:要追求真正安乐的地方 那就是涅槃

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 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

希阿荣博堪布 :我们离安乐就差一颗受过训练的心! 希阿荣博堪布 :我们离安乐就差一颗受过训练的心!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安乐远离病苦!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安乐远离病苦!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放纵自己,也并不会安乐 放纵自己,也并不会安乐

涅槃境界很难获得,不如暂时追求世间安乐更实际一些。不然,岂不是两头落空? 涅槃境界很难获得,不如暂时追求世间安乐更实际一些。不然,岂不是两头落空?

为了自己和亲朋暂时得安乐和究竟得解脱而闻思修行佛法,可以吗?

嘎玛仁波切:轮回就像处在针尖上永无安乐 嘎玛仁波切:轮回就像处在针尖上永无安乐

为了修行 我们需要放弃现世生活的安乐享受吗? 为了修行 我们需要放弃现世生活的安乐享受吗?

真正的孝,不仅是给父母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 真正的孝,不仅是给父母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

佛教不反对暂时安乐 但要追求究竟解脱! 佛教不反对暂时安乐 但要追求究竟解脱!

很多世人认为安乐幸福来自于财色名食等享乐,这种观念的根本错误之处在哪里? 很多世人认为安乐幸福来自于财色名食等享乐,这种观念的根本错误之处在哪里?

圣空法师:嗔恚的人,将来以后一定会遭到恶的果报 圣空法师:嗔恚的人,将来以后一定会遭到恶的果报

为自己创造幸福,给众生带来安乐 为自己创造幸福,给众生带来安乐

为了自己获得安乐和解脱而皈依,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皈依相比,差别大吗? 为了自己获得安乐和解脱而皈依,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皈依相比,差别大吗?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安乐死并不安乐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别人对慈悲冷漠,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别人对慈悲冷漠,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修行人追求并获得的安乐与世间的安乐有何不同? 修行人追求并获得的安乐与世间的安乐有何不同?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身心安乐之行 身心安乐之行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大安法师:世人无知杀生庆贺 反令母子不得安乐 大安法师:世人无知杀生庆贺 反令母子不得安乐

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妙祥法师:修正见得安乐,修邪见受大苦

圣一长老:《地藏经》之诵此经得安乐 圣一长老:《地藏经》之诵此经得安乐

消除嗔恚之心 消除嗔恚之心

达真堪布:六道轮回无有安乐

希阿荣博堪布答: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