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悟恒法师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金钱非法的戒律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世俗的信众,却另当别论);大乘佛教则对财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阐释,观点更圆融,充分肯定财富对世间生活的重要性,并不逃避它的现实性。
在佛教的教义中,财富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取得,才能成为身命基础和解脱资粮,才有资格成为行布施、种福田的物质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财富?佛教认为我们既不能极端排斥金钱,也不能过分地去追求财富,应该有中道财富观,概括说来就是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勤恳为要,正命求财。
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所以正信皈依的佛弟子决不能做以下十种非法谋财的事情:窃取他财、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
佛教也有非常先进和全面的理财观,在财富的支配与打理方面也推崇中道观,既不能悭贪,也不能过分奢侈,否则很容易消耗自身的福报。
佛陀也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的指导。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分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
我们平常人都认为自己经济能力不足,难以布施。其实布施很广泛,不仅仅只有财布施,还有言布施,以语言给人正能量;颜布施,用一个微笑温暖对方;无畏施,在别人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帮助他消除恐惧我们力所能及的布施有许多种。
这些都是为自己积累功德、种善因的一种方式,这些功德都是自己个人的,别人抢不走,当因缘成熟,必将得到善果。
账户上的数目只是一个表相,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只是暂时寄存在你这,世间财物都是由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贫富过于悬殊,必然要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因;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痛,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天塌地陷,付之东流;五是恶子所有,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终致散失。一个人是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的。
而作为佛教徒来说,我们可以正当地追求世俗财富,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功德法财。什么是功德法财呢?那就是佛法。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树立人生的正确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生命中无尽宝藏。成就智慧,成就无量功德,这绝不是物质财富能够代取代的。
第一,在家居士追求财富,没有过错,如果你发大菩提心,行善积福,不管是六度还是四摄都以布施为先,更应鼓励去追求财富;第二,财富追求的手段和使用的方式,以及看待财富的心态一定要正,心念正,一切都没有问题,心念不正,就是罪业和障碍;第三,佛教的财富观里有功德法财,最究竟能让我们解脱的是出世间的功德法财。所以大家要多做功德,深信因果,种善因,感善果,不要去担忧善果何时才能出现,你只问自己做了多少善事,种了多少善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中道的智慧生活
宣化上人:不爱不憎为中道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七节 中道——中论与中观
第122集 以不二法门中道智慧观如来(四) 正墩老师
第121集 以不二法门中道智慧观如来(三) 正墩老师
第120集 以不二法门中道智慧观如来(二) 正墩老师
第119集 以不二法门中道智慧观如来(一) 正墩老师
第101集 空性中道真实义(三) 正光老师
第100集 空性中道真实义(二) 正光老师
第099集 空性中道真实义(一) 正光老师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内心的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之四: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
佛教名词:【中道】-佛教中道思想
佛教的财富观
佛学修行:灯云法师:如何运用中道_中道在生活中的运用
实证般若中道
种智中没有一法不是中道
实相中道观
无量数中道义
涅槃中道
般若中道智
真正的中道---超意識境界
契符中道义
其实无非是中道
依如来藏说中道
非有非無的中道義
究竟的中道观
住在中道境界
成就中道义
中道观
中道与涅槃
中道实相观
中道实相心
中道义
中道无漏性
中道智
中道纯真
中道的观行境界
中道的真实义
中道宗
中道性
中道如来藏
中道自性
中道之实证
中道及实相义
中道之义
中道之略解
中道
慧光法师:二谛无碍的中道
昭慧法师:缘起、护生、中道──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平衡杠杆
昭慧法师:离于二边 说于中道(于印顺导师圆寂记者会)
慧律法师:「空」是有?是无?还是中道?
月悟法师:中道佛性
济群法师:边见与中道
如何正确看待财富观
佛教财富观带给我的改变
慈悲智慧相随,正确的财富观
我的财富观
中道智慧是都市佛教不被世俗所转的关键
济群法师:有体有用才是中道的修行
佛学常识:什么是中道
什么是“中道”
有体有用,才是中道的修行
阿姜查禅师:内心的中道
宣化上人:要不憎不爱才是中道了义
济群法师: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与自己和谐相处 凡事走中道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宣化上人:恰到好处是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净空法师答:《金刚经》强调空,《无量寿经》强调有,请问如何不落两边而行中道?
解读印光法师的财富观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净界法师
其他文章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慧律法师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