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其祯居士:一心专诵净土宗的正依经典

2020-08-01 更多文章

一心专诵净土宗的正依经典

第329期明觉文:关其祯

净土行者应如何入手读经?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浩瀚如烟海。须知净土宗是弥陀救度的法门,而释尊谈及阿弥陀佛的经典也不少於二百多部,那麽,欲修习净土法门、并发心求生净土者应如何入手?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深心」释,提出净土行者的念佛「五正行」,其中第一个是「读诵正行」。我们宜透过研读佛经,先建立对弥陀净土法门一个正确和概括的认识。什么是「读诵正行」呢?「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观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称为「净土三经」,是净土宗「正依」的经典,其他有关弥陀净土的经典,如《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或《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叫做「傍依」。其实,每一宗派皆有其正依的经典,如华严宗的正依经典是《华严经》,那麽,《无量寿经》等称为「净土三经」则是华严宗的「旁依」的经典。所以,说正说旁,基於本宗的立场而说,并无褒贬之意。

又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云:「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於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所以,「净土三经」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由始至终都在说阿弥陀佛的庄严功德,更重要的是:「净土三经」都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为体,与其他有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的经典则不一样。

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

须知「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释尊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金口所说,尽皆仰信!但就净土宗而言,应以「净土三经」为正依经典。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亦言:「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备机,时亦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导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善导大师这番话十分重要。第一,佛经尽皆仰信,如《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引经为证,毋容置疑。

第二,佛陀宣说每部经,所处时空、说法对象,乃至闻法受益都不同,所谓「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行者弄清楚这几个问题,选择契机契益的经典来读,无往而不利。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提醒我们说:「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明,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初学佛的人尤要三思,实事求是,不宜眼高手低。

第三,《观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其对象是「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而其利益是令欲生净土者能仗佛力而得生,达到出离生死为目的。其他经典虽说归入极乐,但如《华严经》专为登地菩萨而说,最后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回向发愿,得见弥陀授记作佛为利益;而《楞严经》说的是心地法门,对象亦是圣者,可得「圆通」之益――圆融智慧,神通洞达,一切无碍也。

第四,净土行者要「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信心绝不可动摇或退失。回应「读诵正行」之句:「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依此佛教」者,即依此「净土三经」佛陀所说所教去做!「一心专读诵」者,即专心一意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不宜夹杂其他佛经了。若然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其他佛经,悉名「读诵杂行」。

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

净土宗以信为本,以信方便,仗佛愿力,得生净土。若然行者信心动摇或退失「一向专念佛名」的正念,则难成就!净土宗是弥陀救度的果地法门,极乐世界是弥陀的真实报土,一切唯佛与佛能知之,凡夫莫测其边际,唯信能入,以专行为至要。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云:「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善导大师这番话说明净土行者「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因为「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唯可深信者,佛陀在「净土三经」所说所教,专注奉行。

善导大师再三强调「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因为其他不相应的菩萨教令净土行者容易产生疑惑障碍。当知自己障深慧浅,又没法解开谜团,结果「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那就大事不妙矣!

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想当年,笔者尚未拜读善导大师的著作,却意欲寻找净土宗的理论基础,故此定下计划饱览群经,乃至祖师论注,以致资料一大堆放在书桌上,茫无头绪,找不到出路,愈读愈糊涂,思想混乱得很。这个谜团终被善导大师解开,原来问题在於「一心专读」!我真读得太杂了,想到太多,孤芳自赏,抱惑自迷,哀哉。

善导大师还说:「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圣道门多是解门,所以行者样样都要学。净土门则不同,行者乘阿弥陀佛的大业愿力为增上缘,修此法门宜「少用功劳,多得益也」。此语可圈可点,似有乖「多劳多得」的因果常理,净土行者宜谨记,并善思念之。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居士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广化法师:一心修道报亲恩 广化法师:一心修道报亲恩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大安法师:净土宗与环境伦理 大安法师:净土宗与环境伦理

大安法师:净土宗是怎么传承的 大安法师:净土宗是怎么传承的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一心念佛,石头可煮成佳肴 一心念佛,石头可煮成佳肴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读诵此16字经典,与读诵84000法藏 功德无异! 读诵此16字经典,与读诵84000法藏 功德无异!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邪YIN的罪报(摘自经典) 邪YIN的罪报(摘自经典)

惟贤法师: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惟贤法师: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无上法门更无他说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无上法门更无他说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犯淫戒的十一经典罪过 犯淫戒的十一经典罪过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宣化上人:你一心除乱,把贪盖除了,你自性的光明就现出来 宣化上人:你一心除乱,把贪盖除了,你自性的光明就现出来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丁炳文居士 丁炳文居士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大安法师:净土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何等地位 大安法师:净土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何等地位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一心念佛,大难不死 一心念佛,大难不死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宗派概论:第十三课、净土宗 宗派概论:第十三课、净土宗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