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法师:佛教几位常见菩萨的精神内涵

2017-06-10 汉传法师

妙江法师

按:2017年6月17日至19日,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加美三国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各级政要、相关社团及护法居士近万人齐聚多伦多,围绕“圆融中道,持久和平”的论坛主题展开讨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法师出席论坛并提交了《践行菩萨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论文。妙江法师在论文中阐述了菩萨精神对推动人类世界和平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凤凰佛教选编了妙江法师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佛教是倡导和平、致力和平的宗教。佛教以智慧的教义,始终高举慈悲平等、净化人心、反对杀戮旗帜,一直推动人类和平相处、和谐共存,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佛教经文卷帙浩繁、教义众多。大乘信众比较常见的弥勒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菩萨,他们代表着大慈大悲、无私无我、平等友爱、利乐众生、和平世界等理念,这种无私无我的慈悲利众精神、以众生脱离苦海为己任的担当就称为菩萨精神。菩萨以智慧慈悲的教法,告诉人们以平等心对待处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用菩萨精神根除人们的占有欲望,净化心灵、倡导慈悲、平等和平,有助于降低纷争、减少争端、消弭冲突、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汉传佛教菩萨众多,菩萨精神博大精深。但常见的有弥勒菩萨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菩萨”。这几位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对象,这几位常见菩萨代表了不同精神,他们的精神能净化人的心灵,其无有、包容、平等、慈悲等精神,契合和平理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

弥勒菩萨的包容心。弥勒菩萨身宽体胖,大耳垂肩,整天笑容满面,非常亲切,惹人心生欢喜。汉传佛教多数寺院都塑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殿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菩萨代表着包容慈悲、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文殊菩萨的智慧和善巧精神。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又叫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职责是专司智慧,所以在诸大菩萨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号,又称大智文殊。由于智慧第一、 辩才第一,所以被推为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的上首菩萨,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代表着大智和圆满智慧。学习践行文殊精神,断烦恼障、所知障,有了大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把这种智慧和善巧应用到生活中,运用到处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群体与群体、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的关系中,必能从善如流,理智行事,自利利他,权宜得当,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普贤菩萨的应用和实践精神。普贤又作遍吉菩萨。是华严会上的上首菩萨,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经中说菩萨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而且纯一妙善,所以称作普贤。普贤菩萨以“理德”著称,表“大行”。他发愿十种,要为弘扬佛法而尽力,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普贤菩萨代表实践精神,是知行合一、解行相应。践行菩萨道,就要把菩萨精神用到工作、生活和学习、待人接物中,用菩萨精神规范言行。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字面义即是“观察(众生的)声音”的菩萨。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差别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与之共存共荣、共享和谐。使他人快乐的“慈”,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悲”,正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基础。

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地藏菩萨代表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的精神。

以上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几尊菩萨以及他们代表的精神,他们都是以大慈大悲精神救度众生,他们从众生的利益出发,都以无我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担当的精神、和合的精神,使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乐土为己任,这种大慈大悲利众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大乘佛教独有的道德精神。

菩萨教导我们爱护生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从而为人类和平的思想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维护世界和平,就要学习菩萨智慧的觉悟,以智慧觉悟来判断事理,就知道如何利益众生,如何断除众生的烦恼,如何解脱众生的生死等等。

总之,菩萨精神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和谐共存,本着兼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对话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的精神。菩萨是大乘修学者的榜样、众生第二导师。我们要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汉藏神变月佛教纪念日汇集 汉藏神变月佛教纪念日汇集

法尊法师:复苇舫法师等书 法尊法师:复苇舫法师等书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四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四讲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12)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三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三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浅说佛教的八苦 浅说佛教的八苦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十)-海仁老法师(4)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十)-海仁老法师(4)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明旸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九章 明旸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九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明旸法师:文殊师利菩萨传 明旸法师:文殊师利菩萨传

药王菩萨是谁? 药王菩萨是谁?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 卷上  杂著 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 卷上 杂著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道悟法师:横笛锄盗[郭子仪再世] 道悟法师:横笛锄盗[郭子仪再世]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世界最后一个问题!!! 寂静法师:世界最后一个问题!!!

寂静法师:生命 寂静法师:生命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寂静法师:宇宙秘密—正报依报 寂静法师:宇宙秘密—正报依报

寂静法师:成功在当下!真正的成功! 寂静法师:成功在当下!真正的成功!

寂静法师: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寂静法师: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寂静法师: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寂静法师: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证严法师:关闭贪欲之门 证严法师:关闭贪欲之门

寂静法师:因为会得新造业,呼吁大家写戒邪YIN贴不要描写细节 寂静法师:因为会得新造业,呼吁大家写戒邪YIN贴不要描写细节

证严法师:为善当及时 证严法师:为善当及时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达真堪布:发个清净的大愿,让佛菩萨与阎罗无事可做 达真堪布:发个清净的大愿,让佛菩萨与阎罗无事可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庄慧法师:恭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之因缘 庄慧法师:恭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之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