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2016-07-02 其他文章

每个人学佛的因缘不同,接触佛法的因缘也不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累生累世轮回所带来的根性是不一样的,有深有浅,有善有恶。你倾其一生,能带走的只是种下的福报和造下的业。正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根据每个人的业力,今生将被选择去往六道中的哪一道,若还能得人身,那么恭喜你,是你种下的福报换得今生的人身。至于你在此生将过何种生活?享何等福泽?受何等苦厄?完全取决于你的业力。

佛法是指导你心灵的万能钥匙,是你的精神导师,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积极正能量,对生活充满信心。佛法是做减法的,是助你离苦得乐的法门。佛法不是束缚,更不是消极的。佛法博大精深,很多道理不是能用世间的智慧很快能理解的,需要你去参悟其中的精髓,当你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历练后,你会更容易理解佛法。在目前的佛法信众中,信佛的中老年人占多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老糊涂了、迷信了吗?仔细琢磨,这部分信众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人生阅历丰富,对人生的理解已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加上自身的机缘成熟,很自然的就会接触佛法,这时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很多困惑和苦难在佛法里早已有了答案。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自负骄傲的,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父母有时候的言行会被我们判定为“老糊涂了”。但父母活了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俗话说,“吃的盐比我们喝的水还多”,我们更有什么资格说父母没你活得明白呢?只能说我们年轻人还是年轻气盛、自负狂妄的,说到底,还是见识和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现在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学佛的也很多,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好奇跟风受环境影响,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与佛法是有缘分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他的善根比较深厚,是前世的修行,在今生接上了,所以此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接触佛法了。

如今遍布世界的佛教信众有很多,因每个人世界观,尤其悟性和根性是有别的,所以每个人对佛法的理解更是深浅不一,对错有别。别看有些人是在学佛,可是特别注重形式主义,这样一来给家庭和别人徒增烦恼障碍不说,还给佛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了大家对佛法的正确看待,以为佛法原来就是这样的不可理喻、迷信、呆板,这完全是因这部分人的作为给佛法扣了“大帽子”,扭曲了大家对佛法的正确理解。这是在给佛法做坏榜样啊,哪里是在学佛。这部分人只能说是迷信,根本算不上学佛。还有一部分人成了佛油子,接触了几年佛法,就自大的认为参悟得道了,认为佛法就是这么简单,枯燥无味,没什么可学得,对佛法失去信心。更有甚者还到处对人宣说“信佛的人对生活是消极的”诸多理论。这类人,实在是可悲啊,他连佛法最基本的含义都没有悟到,还到处宣扬来诋毁佛法,为自己造下诸多口业。实属不该啊。佛法博大进深,不是那么浅显和简单的。佛法也不怕你诋毁,惊得起任何科学验证和理论推敲。

所有学佛的人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当下,我们不能因为哪个人学佛,从他身上看到的所有作为就以为是佛法全部的样子,这是有误解的。因为我们虽然在修行佛法,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每个人身上还是有诸多恶习、贪欲妄念的。通过持续不断的修习佛法来修正我们的不足,完善自我。就如修习佛法的终极目的是成佛,那每个人学佛之人尚且都还在路途中,修的好的人走的远些,修的不好的人走的慢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个学佛人只代表他自己的当下,绝对代表不了佛,更无法与佛媲美。学佛之人应树正确的理念和修行方法,你的所作为才是引导别人信善法的最好途径,愿更多人信善法,得解脱。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虚空一切众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升极乐国。

作者投稿:妙红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别再迷信拜佛了,唯有虔诚学佛才能解开“命运锁链” 别再迷信拜佛了,唯有虔诚学佛才能解开“命运锁链”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唯有当下及时享乐才深得人心。是这样吗?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唯有当下及时享乐才深得人心。是这样吗?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富翁将死,唯有不受宠的大夫人愿相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富翁将死,唯有不受宠的大夫人愿相随!

佛教故事: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 佛教故事: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七宝随身的故事 七宝随身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星云大师宽心:万般烦恼皆因心动 星云大师宽心:万般烦恼皆因心动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1) 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1)

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2) 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2)

唯有降伏傲慢,才能真正生起慈悲心 唯有降伏傲慢,才能真正生起慈悲心

能令众生解脱于三界牢狱之苦的唯有三乘菩提 能令众生解脱于三界牢狱之苦的唯有三乘菩提

恶业既已成就,因果都不会漏失,唯有如来藏才能执持这这些业种 恶业既已成就,因果都不会漏失,唯有如来藏才能执持这这些业种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护国息灾唯有茹素念佛 护国息灾唯有茹素念佛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第016集 供佛功德_须曼花衣随身产缘 第016集 供佛功德_须曼花衣随身产缘

玄奘精神: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 玄奘精神: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想求了脱生死之苦,唯有念佛这个法门,最容易成就 想求了脱生死之苦,唯有念佛这个法门,最容易成就

面对瘟疫,唯有行善积德、戒杀茹素方能扭转共业! 面对瘟疫,唯有行善积德、戒杀茹素方能扭转共业!

唯有真诚,可暖人间 唯有真诚,可暖人间

唯有慈悲与爱才可以止息怨恨 唯有慈悲与爱才可以止息怨恨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无常大鬼常随身间 无常大鬼常随身间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