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重在恭敬,不在贪多

2015-10-09 佛学入门

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有扬州比丘某,能诵整部《涅槃经》,很自负。岐州东山下村中,有沙弥某,常诵《观世音经》。两人都突然死去,心窝部还有热气,同到阎罗王处。让沙弥坐金色高座,很尊敬他,让比丘坐银色高座,恭敬稍差些。经查询,两人寿命均未尽,都放还阳世。比丘仗恃诵经很多,心中不服气,问知沙弥地址,来到岐州,访问沙弥,了解情况。沙弥说:我从小念《观音经》,要先换衣服,去净室,烧香发愿,然后念经。就是这样不敢随便,其他也没有什么。比丘听后叹气说:我的罪重呀!我念《涅槃经》,衣冠不整齐,身口不清洁,只图背诵过去。古德说:多恶不如少善,这便是验证自己深为忏悔而去。

更新于:2015-10-09 01:01

诵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梦参老和尚:诵经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诵经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 净土法门法语: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

诵经感化老虎的传说 诵经感化老虎的传说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范仲淹诵经救母,观世音菩萨示现 范仲淹诵经救母,观世音菩萨示现

恭敬心是成佛的善因 恭敬心是成佛的善因

诵经时走神念错怎么办 诵经时走神念错怎么办

重在认知本性 重在认知本性

球星巴乔建欧最大佛教中心:诵经26年未间断 -智悲佛网 球星巴乔建欧最大佛教中心:诵经26年未间断 -智悲佛网

原来,女人要的温暖本不在丈夫那里,而在自己身上 原来,女人要的温暖本不在丈夫那里,而在自己身上

简体注音|念佛仪(诵经念佛) 简体注音|念佛仪(诵经念佛)

诵经中途接了电话,该怎么办? 诵经中途接了电话,该怎么办?

丈夫触碰了我的“学佛底线”,我的愤怒已不在修行中 丈夫触碰了我的“学佛底线”,我的愤怒已不在修行中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学佛人为什么要恭敬三宝 学佛人为什么要恭敬三宝

生命在垂危挣扎,放生还要按部就班的诵经吗? 生命在垂危挣扎,放生还要按部就班的诵经吗?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以法宝为对境修恭敬 以法宝为对境修恭敬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恭敬的剃头师 恭敬的剃头师

释门法戒录:昼夜诵经 心舌不坏 (唐 法润尼) 释门法戒录:昼夜诵经 心舌不坏 (唐 法润尼)

释门法戒录:比丘诵经 庙神礼敬 (隋 泰山庙客僧) 释门法戒录:比丘诵经 庙神礼敬 (隋 泰山庙客僧)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金刚经持验录:化人诵经、天垂华盖、舌如金石! 金刚经持验录:化人诵经、天垂华盖、舌如金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怎样诵经? 怎样诵经?

在这十日念圣号、诵经的功德特别不同 在这十日念圣号、诵经的功德特别不同

增广文钞|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重要篇) 增广文钞|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重要篇)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佛教因果故事:日日通过表面诵经念佛,只会事与愿违 佛教因果故事:日日通过表面诵经念佛,只会事与愿违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释门法戒录:修观诵经 往生瑞应 (梁 道珍) 释门法戒录:修观诵经 往生瑞应 (梁 道珍)

释门法戒录:卅年诵经 一念堕落 (宋 法华尼) 释门法戒录:卅年诵经 一念堕落 (宋 法华尼)

不在妄念多少,而在能否调伏! 不在妄念多少,而在能否调伏!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请诵此八如来名号,便得善神守护,人天恭敬 请诵此八如来名号,便得善神守护,人天恭敬

星云法师:恭敬心是佛心 星云法师:恭敬心是佛心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灾难来前提醒所有人避开?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灾难来前提醒所有人避开?

李宇铭博士:素食目的不在吃? 李宇铭博士:素食目的不在吃?

达真堪布:引导身边众生念佛诵经可以吗? 达真堪布:引导身边众生念佛诵经可以吗?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一     以不信诵经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一 以不信诵经为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