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猩猩认了一位姑娘做妈妈,它学过手语、读过大学、相信过人类,后来,他死了

2017-08-28 动物保护

1977年,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家研究中心,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诞生了。

他叫Chantek 夏特克,是红毛猩猩中少见的混血儿,身上流着婆罗洲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两种族群的血。

然而,这样的血统没有给他带来高贵,反而成为人类眼中优秀的试验品,供科学家们研究生活习性。

猩猩与人类DNA基因相似度接近97%,身高大概170cm-180cm之间,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之一。

于是它们成为人类研究自己的替代物。

从小陪伴他的不是森林深处的鸟语花香,而是实验室中的白衣人类和铁窗枷锁。

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田纳西大学的人类学家Lyn Mails遇到了Chantek,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小家伙,决定把他带出实验室。

Lyn Mails认为Chantek不该待在实验室耗尽生命。既然跟人类如此相似,她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在没长大之前,从小按照人类的方式养育,试着让他融入社会。

但是遭到了研究中心的反对,猩猩永远不可能变成人,与人生活在一起太危险。双方多次激烈争执,对方最终被Lyn Mails说服。

于是只有几个月大的Chantek,成为第一只走进人类社会中生活的红毛猩猩。或许年幼的Chantek还不知道,离开实验室的那一刻,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因为红毛猩猩与人一样,从小非常依赖母亲,Chantek则把这个救他出来的女人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作为母亲的Lyn Mails,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她会每天认真调配牛奶,测试温度。

她会去超市为Chantek精心挑选尿布湿,让他习惯人类婴儿的生活方式。

她会每天陪Chantek玩,为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

她会形影不离地陪在Chantek身边,带他看看车水马龙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会为给Chantek过生日,精心挑选衣服、礼物、蛋糕,办一个特别的生日party。

周末节日时,她会带着Chantek去参加聚会,别的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爱,Lyn Mails也会让Chantek拥有,在朋友邻居眼中,这就是她的亲儿子。

在Chantek最孤独的童年记忆里,Lyn Mails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带给他母亲般的温暖和幸福。

令人欣慰的是,Chantek也非常乖巧懂事,从来没有给母亲惹事生非,打破了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

从小Chantek就很听话,在母亲的教育下,他习惯了每天睡在婴儿床上。

在母亲的教育下,Chantek学会了用不同的钥匙去开家里不同的门。

在母亲的教育下,Chantek学会了自己在浴盆里洗澡,也习惯了每次洗完都要吹干头发。

在母亲的教育下,Chantek就像其它婴儿一样,开始牙牙学语,不是学会说话,而是学手语。

想要以后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就需要学会人类的语言,Lyn Mails就教他练习手语交流,学会了大量词语表达方式,并且能够看图识字。

Chantek每天很认真地学习母亲交给他的,这只聪明的猩猩很快都学会了,这让Lyn Mails喜出望外。

更惊喜的是,他还像人类一样,拥有丰富的情绪变化。慢慢长大后,除了喝奶,Lyn Mails还会试着给Chantek做其他简单食物。

如果他还没吃够,你就把盘子收走了,他会用手语表示:“还想吃”。如果你拒绝了他,他会非常沮丧,低着头沉默不语。

当你拿走他的玩具,他会在地上打滚耍赖,抓着你的腿不放,希望再玩一会。

出门散步,听到远处狗叫声,他会害怕并且用手语比划,告诉妈妈:“那边有狗”。

对于Lyn Mails来说,面对Chantek并不像人们眼中养猫或养狗那么简单,而是真正意义上,可以自己与人沟通,表达喜怒哀乐的孩子。

慢慢长大了,他学会用妈妈给自己的硬币,去自助柜台换可乐喝。

后来可以拿着钱与人类面对面交易,给自己买东西吃。

像其他孩子一样,Chantek还会常常帮助家人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做家务获得的奖励,全部存在自己的储蓄罐里,留着将来买东西。

很快储蓄罐满了,Lyn Mails非常感动,用这些钱给Chantek买了一辆儿童学步车,每天在院子里练习。平常出门散步,他就骑着车跟着母亲。

扔掉尿不湿、脱下开裆裤,穿上少年的衣服裤子,Chantek变成一个青春活力的小伙子,可以替母亲分担家务,也可以替母亲完成许多力所能及的事。

Chantek的故事震惊了人类社会,人们不禁感叹除了相貌不同,Chantek似乎跟其他人类的孩子没有区别。他也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

一时间,报社赶来找到Lyn Mails,对Chantek进行了长篇专访。

电视台也不闲着,邀请母子来到节目现场,讲述Chantek成长经历。

因为Lyn Mails在田纳西大学中任教,她希望带Chantek校园的洗礼,每天与她一起工作学习,于是学校破例同意录取Chantek。

就这样,Chantek也成为第一位上过大学的红毛猩猩,从此每天跟着妈妈去上学。

走在校园中回头率200%,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Lyn Mails会带着他跟学生们上课,一起交流学习。接触过后,聪明懂事的Chantek,令同学们非常喜爱。

到了学期末,别人考试做试卷,他有自己的考题。比如完成更高级别的智力测试。

或者进行日常工具的组合使用。

他还学会了单词速记,用最快的方法记住一个词语,比如在他眼里,ketchup(番茄酱),就是tomato番茄+toothpaste牙膏的混合体。

Chantek的大学生活惬意快乐,有时候喜欢读书看报,虽然字看不懂,但是能够看懂里面的图画。

有时候喜欢出去疯玩,曾经有一次,他为了穿过围墙去对面,自己找来钳子扳手,准备剪断铁丝网,后来被母亲教育了一番。

聪明机灵的Chantek成为当地大明星。能够融入人类社会,遵守基本秩序。懂得人们的喜怒哀乐,并且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已经是一大奇迹。

在最后大学毕业照片中,学校甚至特意留出一个位置给Chantek,来表达对这位学生的喜爱之情。

一时间Chantek站在全社会聚光灯下分外耀眼,人们的掌声与欢呼声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各种媒体蜂拥而至、科研邀请扑面而来……

用自己的努力,把Chantek留在身边,Lyn Mails做到了。看着午后的阳光下,在院子里轻轻抚摸母亲脸颊的Chantek,人们感叹:如果一直这么幸福下去该多好。

本以为这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却不知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谁也没想到,Lyn Mails突然接到一个电话:“Chantek袭击了一位图书馆的学生”,具体过程不得而知,只知道那位学生已报警,还有现场撒了一地的可乐。

这么多年,一直乖巧懂事的Chantek怎么会无缘无故打人?Lyn Mails希望先把事情调查清楚,但是受害者和校方拒绝任何解释,通过警察和法院,将Chantek判为极度危险、攻击性动物。

法院要求立即送回动物研究中心,Lyn Mails不断地恳求,都无济于事,Chantek在人类社会生活了8年后,被人从温暖舒适的家里,扔进了实验室冰冷的铁笼中。

失去至亲的Lyn Mails痛不欲生,每天开两个小时的车,去研究中心看Chanket。前一秒还在人人追捧的天堂,下一秒就坠入人人可欺的地狱,Chanket无法理解。

每次看见母亲,都用手语对她说:“我想回家”。

但是Lyn Mails心里清楚,自己没办法再带他回家了,那个人类的家里,大家都不欢迎他了。

Chanket在研究所一关就是11年,已经成年的他关在狭小的笼内,无法活动发福肥胖,除了自己母亲,无人问津。

渐渐地他变得性格孤僻,郁郁寡欢,医生说他患上了抑郁症。

有时候在笼子里暴跳如雷,疯狂地摔打东西,也疯狂地打自己。

点击动图播放

这一幕看得Lyn Mails扎心的疼,后来终于有一家动物园可怜他,愿意收留Chanket,离开那个牢笼。

那里有很多同类,都是红毛猩猩。本以为Chanket会开心,谁想到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妈妈,这里都是橘色的狗”。

令饲养员心疼的是,当别人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他会常常从地上捡起一些圆形的铁片,当成是硬币,从铁笼中伸出手来,希望换点饮料或者零食。

是啊,当初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带他进入人类的世界,让他学习给他鼓励,又是采访又是鼓掌;

如今因为他不知为何伤到一个人,不去调查不问缘由,又强行逼他回归自然,重拾野性。

对Chanket来说,曾经沧海变成了余生枷锁,这究竟是谁的错?

后来有次Lyn Mails去动物园,隔着围栏跟他打招呼,他用手比划了一个词“hurt 疼”,本以为生病了问它“哪里疼?”,它比划了一个词“feeling 心里”。

点击动图播放

终于,经过多年的折磨,受伤的Chantek放弃了回家的希望,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Madu,另一只红毛猩猩。

后来饲养员说,Chantek还有了一个孩子叫Dumadi。

动物园说他过得很好,吃穿不愁,似乎这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可为什么每张照片放大,Chantek眼神总是如此忧伤,仿佛挂着泪珠,令人心疼。

或许他还记得,曾经自己也是一个“人”,曾经自己也有喜怒哀乐,也被爱过、抱过、亲过、在乎过……

或许,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些人或事,终归是忘不了的……

最近,传来Chantek的死讯,39岁的他在动物园的围栏里,带着不甘和委屈,不舍和思念离开了这个世界。

突然想起了《猿族崛起》里的Maurice。也是一个红毛猩猩,但是Maurice的人生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联合同伴,反抗人类。未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这世上最残酷的事,就是给予之后又剥夺。曾经你们把Chantek从森林带到实验室,又从实验室带去社会中,答应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未来,结果,他后来遇到的大风大浪都是你们给的。

前半生睡过婴儿床、学过手语、读过大学、上过电视,后半生坐牢11年,抑郁症20多年,39岁默默死去。

人类给了他七情六欲,然后,又带走了他的一切。

一切好似一个让人难过的梦,不如从没发生过,Chantek还在森林深处和家人孩子幸福的生活,而人类则继续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疲惫地活着……

更新于:2017-08-28 19:09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医院和大学纷纷加入“无肉星期一”活动 医院和大学纷纷加入“无肉星期一”活动

净宗法师:念佛妈妈,越老越值钱 净宗法师:念佛妈妈,越老越值钱

解振华:不能拿人类生存问题赌气候变化科学性 解振华:不能拿人类生存问题赌气候变化科学性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广州野生兰花全部濒危 人类活动致第四次大灭绝 广州野生兰花全部濒危 人类活动致第四次大灭绝

人类与野生海豚能有共同语言吗? 人类与野生海豚能有共同语言吗?

邬金第二佛陀、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三者是同一位上师。【法王如意宝】 邬金第二佛陀、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三者是同一位上师。【法王如意宝】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雨夜的奇遇:看见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妇 雨夜的奇遇:看见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妇

人类为动物的苦难付出了什么代价? 人类为动物的苦难付出了什么代价?

放生八百万生命,得生一子,其子后来得中举人 放生八百万生命,得生一子,其子后来得中举人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50年后人类将可以跟动物说话素食者因此增多 50年后人类将可以跟动物说话素食者因此增多

体恒法师答:“童儿”转世要换童的说法,能相信吗? 体恒法师答:“童儿”转世要换童的说法,能相信吗?

素食的妈妈孕期吃什么? 素食的妈妈孕期吃什么?

一位11年邪YIN历史患者的沉痛自述 一位11年邪YIN历史患者的沉痛自述

爱死病是毁灭人类的武器-宣化上人对大中小学生的开示 爱死病是毁灭人类的武器-宣化上人对大中小学生的开示

妈妈的经历,带给我的反思 妈妈的经历,带给我的反思

从宇宙之浩瀚,看人类之渺小,人生有多苦短? 从宇宙之浩瀚,看人类之渺小,人生有多苦短?

3 岁女孩的一个善良举动,改变妈妈多年的恶习 3 岁女孩的一个善良举动,改变妈妈多年的恶习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人类的残忍让人类自己胆寒 人类的残忍让人类自己胆寒

父亲对在大学谈恋爱的女儿的看法 父亲对在大学谈恋爱的女儿的看法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陈大惠:有人他今天就相信钱,我就告诉他,我说那个钱不是你 陈大惠:有人他今天就相信钱,我就告诉他,我说那个钱不是你

童言无忌却触动妈妈的心,谁才是被教育者? 童言无忌却触动妈妈的心,谁才是被教育者?

放生:动物之殇 人类不可承受之重 放生:动物之殇 人类不可承受之重

生女不易育女难,一个母亲给将上大学女儿的信 生女不易育女难,一个母亲给将上大学女儿的信

放生:世界最长寿狗去世 活21年相当于人类147岁 放生:世界最长寿狗去世 活21年相当于人类147岁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一位消防警察的奇异经历 一位消防警察的奇异经历

聪明妈妈只用三招,就让双胞胎儿子双双考出高分 聪明妈妈只用三招,就让双胞胎儿子双双考出高分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第41集 如何相信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 第41集 如何相信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

老天爷让人类吃素!看完的人马上都转出去了! 老天爷让人类吃素!看完的人马上都转出去了!

顶果钦哲法王:为了从轮回痛苦中解脱出来,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 顶果钦哲法王:为了从轮回痛苦中解脱出来,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妈妈,放下成见,才能拥抱明天 妈妈,放下成见,才能拥抱明天

未出生婴儿的自述:妈妈,我恨你 未出生婴儿的自述:妈妈,我恨你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研究称:牛肉已成人类食谱中最大“环境杀手” 研究称:牛肉已成人类食谱中最大“环境杀手”

对动物的道德即是对人类的道德 对动物的道德即是对人类的道德

素食的妈妈孕期吃什么 素食的妈妈孕期吃什么

人类原本应该吃什么? 人类原本应该吃什么?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人类为什么要素食 人类为什么要素食

一位素食总统的仁慈之爱 一位素食总统的仁慈之爱

素食妈妈在月子里如何进补 素食妈妈在月子里如何进补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四十、一位老人 四十、一位老人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相信因果轮回,不怨天尤人 相信因果轮回,不怨天尤人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相信命运的侍卫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相信命运的侍卫

成为一位素食主义者 成为一位素食主义者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位西藏僧人和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位西藏僧人和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一位90后的莘莘学子受持《金刚经》的超级神奇感 一位90后的莘莘学子受持《金刚经》的超级神奇感

一位农村女孩学佛半年感应改变巨大 一位农村女孩学佛半年感应改变巨大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佛教因果故事:淫近杀:一位中学女老师的真实故事 佛教因果故事:淫近杀:一位中学女老师的真实故事

相信西方有一个纯一清净的极乐世界可以往生 相信西方有一个纯一清净的极乐世界可以往生

女儿参观全球最大的天文馆后发出感慨:人类太渺小了 女儿参观全球最大的天文馆后发出感慨:人类太渺小了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位上师不是得地菩萨,其灌顶和讲经能不能给予弟子加持?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位上师不是得地菩萨,其灌顶和讲经能不能给予弟子加持?

达真堪布: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灾害 达真堪布: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灾害

一个奶奶级“全职妈妈”的困惑与反思 一个奶奶级“全职妈妈”的困惑与反思

孝顺——修行的必修课, 从跪在妈妈前忏悔开始…… 孝顺——修行的必修课, 从跪在妈妈前忏悔开始……

“智能机器人”将来能超越人类吗? “智能机器人”将来能超越人类吗?

达真堪布:如何判断一位上师是不是与自己有生生世世的缘分? 达真堪布:如何判断一位上师是不是与自己有生生世世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索达吉堪布: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星云法师:万能的人类 星云法师:万能的人类

索达吉堪布:如何劝导大家相信因果 索达吉堪布:如何劝导大家相信因果

人类所需维生素B及其食物来 人类所需维生素B及其食物来

索达吉堪布: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 索达吉堪布: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真正做到“彻底”了,相信一定会有新的飞跃! 真正做到“彻底”了,相信一定会有新的飞跃!

相信佛法 依教奉行  命运可以重启 相信佛法 依教奉行 命运可以重启

日常的佛心行禅:妈妈讲真话 日常的佛心行禅:妈妈讲真话

日常的佛心行禅:一位父亲的忏悔 日常的佛心行禅:一位父亲的忏悔

日常的佛心行禅:人类的未来决定在你的脚步 日常的佛心行禅:人类的未来决定在你的脚步

一位女科学家的素食理想 一位女科学家的素食理想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陆波:一位皇太后生前身后的信仰依靠 陆波:一位皇太后生前身后的信仰依靠

一位穷和尚居然这样培福报 一位穷和尚居然这样培福报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一位师兄亲历的杀生和放生感应! 一位师兄亲历的杀生和放生感应!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我把婆婆当妈妈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我把婆婆当妈妈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无论如何,妈妈都会等他回来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无论如何,妈妈都会等他回来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一位16岁女孩的特殊葬礼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一位16岁女孩的特殊葬礼

第十九回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 第十九回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一位差生的老师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一位差生的老师

相信我 将手放开 相信我 将手放开

一位年轻比丘的遭遇 一位年轻比丘的遭遇

一位智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