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
其他文章
宣化上人全集
大德居士
心行成长
修行受用
【2023-06-29】一般学佛人都不能证得初禅正定,是因为不知道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去消伏性障;像有些是迷于以盘腿打坐的方式来追求一念不生,这样纵然他的腿坐断了,还是无法和初禅相应。初禅的相应一如欲界定,
【2023-06-29】自古以来常常有人很多大名声的人,都以为证得禅定就当作禅宗的证悟;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而且并不比古时候人少。这样人通常会以悟道圣者的身分自居,他们都是追求禅定有为的境界,自以
【2023-06-28】断我见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的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的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的时候,会依于他的习气
【2023-06-28】我们先来看欲界定发起的状况。止观的修学,如上一集谈到相关的前方便,以及平实导师开示要去三种心,那身心就能够安顿,要修止观就很容易。欲界定的发起有三个进程:由粗住心、细住心、入于欲界
【2023-06-28】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讲息恶品,为什么要讲息恶呢?就是我们虽然知道学戒很好,我们也想办法要把戒持清净,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我很想把戒持好,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的因缘,让我自己没有办法
【2023-06-28】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蒲团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这样叫作定相,
【2023-06-28】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
【2023-06-28】在从布施到持戒、到忍辱,这样来精进修学以后呢,心性调柔了,就能够让心静下来,来进行禅定的修学,所谓的禅定又叫作静虑。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
【2023-06-28】要能够安住定心修学,首先要能够无悔,要心中能够没有悔恼的事,那么就是得知守分际;知守分际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戒。在此,我们可以对初学的学人,讲一个依着 无着菩萨所教示比较简单的方法就
【2023-06-28】所谓:菩萨常寂,赞寂功德。菩萨为什么会常寂呢?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说菩萨在修学的时候,当你越修学佛法的时候,对世间许多的事情会看得越透。除了说在理上面看得越透的时候,在事上面
【2023-06-28】我们从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一段公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
【2023-06-28】欢迎大家继续收看《菩萨正行》,我们今天继续来跟大家讲,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我们上一次是讲到第八辑的第151页的地方,我们现在这个部分讲的是,从三世定戒二因缘舍这个部分。我们
【2023-06-27】一心这个词在中文中本来就常被使用,像说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团结一心,都是在说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的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如果说是各怀一心呢?那就各自怀着不同的想法,不能够同
【2023-06-27】前面我们略谈了会造成心无法安止于定的妄念散乱种类,那么就有同修会问: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为什么我们会说:持戒是修定的资粮?因为弥勒菩萨祂开示:持戒有十种功德。哪十种功德呢?弥
【2023-06-27】我们学佛了,对佛法有信心,所以发了菩提愿、受了菩萨戒。在前面听了诸位亲教师用心地教授、殷勤地嘱咐,在聆听学习时都能信受无疑;也决定自己要依之而行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行,正向三乘菩提,
【2023-06-27】当然止息恶念,佛陀教的方法有非常的多,例如可以以慈悲心、或者是以因缘观、以不净观,是非常非常的多。因为佛陀都看着众生的因缘,以他的心性来告诉他。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当中,在讲到我们
【2023-06-27】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大
【2023-06-27】我们知道,咒陀罗尼是菩萨有等持自在而宣说,能够除有情灾患。菩萨为什么要这样作呢?这一点我们也要跟大家交待清楚。在 佛陀住世弘法的那个时候,僧团里面其实是禁止比丘随意地展现神通的。比
【2023-06-27】《瑜伽师地论》卷11〈本地分〉中说: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将证彼时,能为障碍。在这五盖当中,掉举与恶作合为一盖,掉举是贪烦恼所摄,是属于百法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中,第五类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