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4)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2024-09-12 居士人物

(4)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第四,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本文说:

(十二)“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就是说在我们看到缘起有的时候同时应明了自性空,这需要同时建立的。虽然说是要同时建立,但总还是有极短的先后次序:我们眼睛看到事物是缘起有,心里马上明白它是自性空,无论相隔时间再短也有个先后。这个方便在于是先看到缘起心里就会马上明白自性空,这个先后次序时间非常短,短到几乎是同时;如果看到缘起有还需再想一下是自性空,就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普灭实执所执境]就是所有自己执实的东西一下全都不再执实了,这是断所知障时的情形。对于任何东西心里全都不再执著了,才是断净了所知障。断烦恼是在前面修空性时断除的,断所知障是在八地菩萨以及一生补处菩萨一分一分断除的。

[彼时见观察圆满]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正见观察才是清净地、不缺支分地、完全圆满了。

所谓【不复轮替】意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

[同时安立]不是要求我们心里想到缘起有的同时就想到自性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心不能有二念,怎么做得到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实修做到只要一想到缘起有,马上就能明白自性空;一想到自性空,马上就明白是缘起有。所谓同时就是没有很长的先后时间间隔:一见缘起有心里马上明白是自性空;一想到自性空心里马上就明白是缘起有。尽管还是有先后次序,但间隔时间短到无法表述。换句话说就是一口气做下去,中间没有换气,这就叫双现。

如能这样,便能了知空与缘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任何事物都可以安立缘起有、自性空。比方你们手里的收录机,能够起录音作用是缘起有,它不是本来就具有这样功能,而是需要多少因缘条件的聚合;收录机本身没有一点点自能成其为有的性质,所以它是缘起有。

人们对事物的执著就是看到一样东西好,就认定它真的就是最好。其实一个事物的殊胜,是若干缘起、因素、条件汇合而成的。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成佛要许许多多缘起,现在就需要创造这些缘起。

康藏地区的人们最喜欢讲缘起,总是说好听顺耳的话,反正是缘起有嘛。我们汉族地区不是这样:见到天下雨了,心里立刻焦虑、着急起来:“不得了,赶紧拿伞!”;康藏地区的人们同样见到下雨,却说:“天降天雨花了!”两者心情完全不一样。安立这样两种名字还是缘起有,一样的事情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意义,这不是唯名言安立吗?不过是我们给它取的名字嘛。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

这是说我们能够安立名字的物体,都是许多条件聚合而成的,只有用我们的心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比方我们看到一只猫,它那边是一个能够成其为猫的安立名处,在没有给它取名为猫之前,它是猫就不成立,因为我们的心里没有承认它是只猫。当我们给它取名为猫之后,这只猫就成立了。假若我们眼睛花了,见到一条盘起的绳子误认为蛇,那就错了,那就是安立名处不合量。我们眼睛看一条盘绳错认为是蛇,那么安立为蛇就不能成立,是它那方面不合适。

[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 这是说哪里有实执境呢?我们将道理讲完之后,这里所有的人都是缘起有、自性空,大家所坐的板凳也都是缘起有、自性空,没有一个可实执的东西。

[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 这是说空的道理因为是缘起有,缘起有的道理是因为都是自性空。

[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这是说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弄清楚缘起有的道理,那么空性的道理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四部见地承认缘起有是有所不同的,存在究竟与不究竟,圆满与不愿满的差别。比方以小乘见来说,释迦佛初转*轮时还是以法执代替我执,先要承认蕴聚是实有的,执蕴聚是实有,我执是没有的。之后他在讲到最高的时候,连蕴聚都不是实有。

在修空性教授的时候,我们将平时被自己抓得紧紧的执实之心作为所缘,用正理去做观察,经过反复观察后,如果这个所缘在各个方面都不合理时,它在心里就不现,此时在心里就现一个空境,这就是我们真正初证空性的境相。这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什么都不想”的那种空性,什么都不想也是有一个所缘,什么都不想怎么能断除我执呢?要将我执观察到不合理、不能成立之后显现的空境才是空性,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些自称见了空性的人说:我现在心里能够见得到什么都空,因为我什么都不想。他们的这种做法这就等于我们在一大堆人里面抓贼,虽然其中有贼,总不能要么将所有的人都抓去关起来,这样会有很多人说自己是冤枉的;要么就全都放掉,这样就会将贼也放跑了。要抓住贼就一定要先辨认出哪一个是贼,这样才能将其抓到。

在修空性教授的时候,我们将平时被自己抓得紧紧的执实之心作为所缘,用正理去做观察,经过反复观察后,如果这个所缘在各个方面都不合理时,它在心里就不现,此时在心里就现一个空境,这就是我们真正初证空性的境相。这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什么都不想”的那种空性,什么都不想也是有一个所缘,什么都不想怎么能断除我执呢?只有用正理将我执反复观察到不合理、不能成立之后显现的空境才是空性,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些自称见了空性的人说:“我现在心里就是见得到什么都空,因为我什么都不想。”其实他们这样的做法这就等于警察在一大堆人里面抓贼,虽然其中有贼,总不能要么将所有的人都抓去关起来,这样会有很多人说自己是冤枉的;要么就全都放掉,这样就会连贼也放跑了。要抓住贼就一定要先辨认出哪一个是贼,这样才能将其抓到。所以在修空性时我们应该先搞清楚自己实执的是些什么?自己是怎样将其执实的?将这些弄清楚了再在这些执实上面做观察,想它是不是有?反复认真地思维之后,被自己实执的我执终将烟消云散,那时所现的空境才是见了空性,绝不是什么都不想就是证了空性。

帕邦喀大师在这方面讲得很细,比方前面所说的现了我相等等不是应破分,只有以[我]为实我而执著才是应破分。我们在学习证空性时要搞懂,许多境相的现出都不是我们证空性所应破除的,也不是我们的执著。只有我们将境相抓得紧紧的,将其执实了才是空性的应破分。我们只是要将那种执实心破除了,但缘起有都还是存在的。就像帕邦喀大师前面所说的:有人叫我的名字,我的心就动了,这不是应破分;有人说我是贼,我心里立刻想争辩说:“我不是贼、我不是贼!”这样的情形通常会被认为是执着,但帕邦喀大师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也不是执著,而是缘起有,是因别人说话而现起的有。如果我们将这种因缘而现起的有抓得实实在在,将其执为实有,这种执实的心才是应断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不然我们就是在佛门外乱搞,而里面的真东西却没有学好。

帕邦喀大师所讲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此,他告诉我们前面所说的都是缘起有,别人说你是贼,你争辩说:我不是贼!这都只是现相,都是缘起有,只有你将[我不是贼]抓得紧紧的时候,那种执实的心才是应断除的我执。区别就在这个地方。

如果这样的话,你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我们在心里应该明确:既然是缘起有,怎么会是实有呢?如果我们将缘起有、自性空弄清楚了,就不会再去犯一点错误,不会再去做一件恶事。只有这样做了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正是龙猛菩萨开演空性的不共的密意。

[不共密意]就是究竟的意思,也就是实说。前面说了三种见都是权说,都是引导我们最后达到这种见,这样的见才是不共之密意,才是究竟的密意。佛说了那么多的法,归纳起来就是三个方面:如何生出离心,如何生菩提心,如何证空见。这才是佛的密意。佛所说的其他的法,比如有人求些什么,佛为此而说的都是权说。佛告诉我们要修这样、修那样,总的目的都是为了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见,这才是实说,其他所说都是为了用来最终生起这三样,所以都是权说。尤其是在见上,比如从小乘见上开始说,都是权说,一直说到中观自续派都还没有彻底,要说到中观应成派才算是说到佛的密意了。真正是这样的。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