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文集:不离世觉

2023-08-14 精选文集


在《阿含经》中记载,有人请示佛陀说:“什么是世间?”

佛陀开示说:“眼是世间,耳、鼻、舌、身、意是世间。”

依佛法来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六根和合就是有情众生的身心个体。佛为什么说六根是世间呢?

因为众生现实的生命,是由过去的业力所招感,有了所招感来的身心个体,就有一切的心识活动。比如说:眼睛能见到形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嗅到香臭,舌头能尝到滋味,身躯有触感,内心有想法等等。心识的活动,会引起感受,适合自己身心的就感受喜乐,不合意的就感到痛苦,将这些所感受的,再加以分别、联想、思考,就引起身体动作或者语言表达。

这种身心的活动,本来都是变化无常迁流不息,当中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如果我们透过正确的深刻观察,就能够确认这个事实,但是由于众生不愿面对事实,接受事实,在无明不知的情况下,自少年到老都感觉自己没有变化,就是有意味到变化,也只是外表的变化,内在犹是直觉到自己是实在的,正是这种对自己身心的执取爱着,才引起了人生一切的烦恼,这就是世间。所以生死的流转,可以说就是由六根的认识活动开始的,当然解脱也还是要由六根下手。

如果从这个多变的世间来观察,不论是个人乃至所有的事物,一切都是无法永久的,但并不是因此,世间的一切就一无是处,佛法上是承认世间也有相对的价值,只是说它不究竟而已,所以彻底来说,世间的本质就是苦。

佛法上所说的苦,不是指忧愁痛苦的苦,主要是说世间的一切皆在无常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是究竟圆满的。因此,这才有出世法的必要,佛法所说的出世,并不是逃避世间,是出离有漏的境界,是看清世间实相而放下一切贪着,去除烦恼。

三世多杰羌佛开示说:“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练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

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心法,解脱要由当前对境的心念去觉悟,如果离开当前的心念,另外去找寻菩提,就像求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要求兔角这就是妄想,那是不可能找到的。

真正的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所谓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出离显现的。以烦恼而言,烦恼来自无明,无明的本身,就是不觉。一个人无明,并不是说这个人没有明的内涵,是因为这个人在情绪上、环境上或业力上的关系,将明覆蔽住,虽然有明的内涵,但不能展现出来,因此才叫做无明。

众生无明造业,招感生死流转,要如何才不被业力束缚而得到自在呢?这就必须明白缘起的教理,建立正确的见解,把握身心活动当下的内涵和作用,加以调适、修养、改变,这样才能转烦恼成菩提,摆脱无明,远离迷惑,完成一种突破性,成为觉悟出世的现象。因此,修行的方向,是由烦恼当中下工夫,从不觉中去着手。正因为每个人本来就有觉悟的能力,所以处在任何一个无明里面,其实也都是一个开始觉悟的机会,问题是能不能去把握这个机会?

佛法是智慧之学,能有智慧,就能看清事实,就会有成熟合理的人生观,就能以一颗更加真实的心面对生命,更加喜悦的心面对世界,更加慈悲的心面对他人,这就是佛法最根本的关怀。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相关文章

当代出了一位巨圣(三)——三十多个领域都取得无可比拟的成就佛法让我走向了光明和幸福的路无论什么说辞、科学都无法否认的真正佛法六祖公案 | 仁者心动(五)六祖公案|三更受法 传授衣钵(四)六祖公案 | 神秀书偈 五祖擦偈(三)六祖公案 | 礼拜五祖(二)学佛修行应具怎样的修养与威仪?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明真法师文集 后记 明真法师文集 后记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毛诗课》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毛诗课》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藏要》第一辑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藏要》第一辑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附:读《大学》十义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附:读《大学》十义

亲人们相继离世,让我谨记无常 亲人们相继离世,让我谨记无常

万法皆无常,幸福像露珠,父亲离世我却爱莫能助 万法皆无常,幸福像露珠,父亲离世我却爱莫能助

法云法师文集:惜缘 法云法师文集:惜缘

法云法师文集:新的省思 法云法师文集:新的省思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六、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六、

法云法师文集:人生如此 法云法师文集:人生如此

法云法师文集:初临缅甸 法云法师文集:初临缅甸

法云法师文集:两个小难民 法云法师文集:两个小难民

法云法师文集: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 法云法师文集: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法云法师文集:项羽和拿破仑 法云法师文集:项羽和拿破仑

法云法师文集:放下 法云法师文集:放下

法云法师文集:乐道安贫 法云法师文集:乐道安贫

法云法师文集:镜的启示 法云法师文集:镜的启示

法云法师文集:一双凉鞋 法云法师文集:一双凉鞋

法云法师文集:阎王三封信 法云法师文集:阎王三封信

法云法师文集:心中有春天 法云法师文集:心中有春天

法云法师文集:名利竟如何? 法云法师文集:名利竟如何?

法云法师文集:当下自在 法云法师文集:当下自在

法云法师文集:从新开始 法云法师文集:从新开始

法云法师文集:野草与石莲 法云法师文集:野草与石莲

法云法师文集:旷达人生 法云法师文集:旷达人生

法云法师文集:请多关照自然 法云法师文集:请多关照自然

法云法师文集:为自己松绑 法云法师文集:为自己松绑

法云法师文集:人才为本 法云法师文集:人才为本

法云法师文集:特别的贺卡 法云法师文集:特别的贺卡

法云法师文集:无伪的温情 法云法师文集:无伪的温情

法云法师文集:新的感怀 法云法师文集:新的感怀

法云法师文集:九华山奇遇 法云法师文集:九华山奇遇

法云法师文集:高寿有方 法云法师文集:高寿有方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法云法师文集:生命在呼吸间 法云法师文集:生命在呼吸间

法云法师文集:希望如花 法云法师文集:希望如花

法云法师文集:以美引真 法云法师文集:以美引真

法云法师文集:禅师与兰花 法云法师文集:禅师与兰花

法云法师文集:心灵升华 法云法师文集:心灵升华

法云法师文集:面向阳光 法云法师文集:面向阳光

法云法师文集:遥远的星 法云法师文集:遥远的星

法云法师文集:诗篇 法云法师文集:诗篇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法云法师文集:疑中留情 法云法师文集:疑中留情

觉海文集:平凡平实 觉海文集:平凡平实

觉海文集:求福无厌 觉海文集:求福无厌

觉海文集:唯心净土 觉海文集:唯心净土

觉海文集:心不执求 觉海文集:心不执求

觉海文集:一翳在眼 觉海文集:一翳在眼

觉海文集:于法无住 觉海文集:于法无住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觉海文集:当净汝心 觉海文集:当净汝心

觉海文集:亲近善士 觉海文集:亲近善士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觉海文集:智慧功德 觉海文集:智慧功德

[拉珍文集]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一) [拉珍文集]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一)

[拉珍文集] 柔软心——看得见苦 [拉珍文集] 柔软心——看得见苦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一)第一锤 ——砸世相是非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一)第一锤 ——砸世相是非

[拉珍文集] 需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拉珍文集] 需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亲人未学正法就离世了,她感怀泪目,惊醒我们什么? 亲人未学正法就离世了,她感怀泪目,惊醒我们什么?

觉海文集:诸行无常 觉海文集:诸行无常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三)第三锤——砸无神通论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三)第三锤——砸无神通论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四)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四)

[拉珍文集] 佛教理论的两面性 [拉珍文集] 佛教理论的两面性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六)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六)

[拉珍文集] 想长远一点,一切都还在蔓延 [拉珍文集] 想长远一点,一切都还在蔓延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五)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五)

[拉珍文集] 撕开他的画皮 [拉珍文集] 撕开他的画皮

[拉珍文集] 一件必须清楚的事 [拉珍文集] 一件必须清楚的事

[拉珍文集] 信 佛 [拉珍文集] 信 佛

[拉珍文集] 愚人可怜 [拉珍文集] 愚人可怜

[拉珍文集] 珍惜 [拉珍文集] 珍惜

[拉珍文集] 实证圣量派掌握生死易如反掌之间 [拉珍文集] 实证圣量派掌握生死易如反掌之间

[拉珍文集] 鉴别圣德的级位 [拉珍文集] 鉴别圣德的级位

[拉珍文集]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脱 [拉珍文集]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脱

[拉珍文集] 痴呆人才会用假文证公开出书 [拉珍文集] 痴呆人才会用假文证公开出书

[拉珍文集] 关于《“四明行、四暗行”考验弟子,不是圣者,即是邪师》的补充 [拉珍文集] 关于《“四明行、四暗行”考验弟子,不是圣者,即是邪师》的补充

[拉珍文集] 通往天国佛土之路 [拉珍文集] 通往天国佛土之路

[拉珍文集] “四明行、四暗行”考验弟子,不是圣者,即是邪师! [拉珍文集] “四明行、四暗行”考验弟子,不是圣者,即是邪师!

[拉珍文集]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拉珍文集]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地藏菩萨感应录:病痛折磨诵经解 安详离世现瑞相 地藏菩萨感应录:病痛折磨诵经解 安详离世现瑞相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3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3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2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2

[拉珍文集] 什么是真慈悲? [拉珍文集] 什么是真慈悲?

[拉珍文集]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 [拉珍文集]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

[拉珍文集] 佛陀的智慧遍及一切 [拉珍文集] 佛陀的智慧遍及一切

[拉珍文集] 基本文理都不通,难怪乱讲经义 [拉珍文集] 基本文理都不通,难怪乱讲经义

[拉珍文集] 上师与众生是否平等 [拉珍文集] 上师与众生是否平等

觉海文集:心为画师 觉海文集:心为画师

觉海文集:看淡世法 觉海文集:看淡世法

佛与人生: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_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佛与人生: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_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觉海文集:生死大事 觉海文集:生死大事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佛说阿弥陀经义记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佛说阿弥陀经义记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维摩经略疏.释佛国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维摩经略疏.释佛国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请观音经疏.释西方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请观音经疏.释西方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净土十疑论》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净土十疑论》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摩诃止观(节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摩诃止观(节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