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2022-10-24 其他文章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系,无我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无我这一学说的阐述有很大的不同。本文立足于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阿含经》,对无我的思想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我的含义及其表现

1.什么是我

略论阿含之无我要理解无我,首 先 要 了 解 什 么 是我。 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含义极为广泛。总的来说,原始佛教对于我的含义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诠释:

(1)主、自在:主,即是主宰的意思,我能够主宰一切,而不被其他所主宰,所以能够完全的自由自在。

凡是主者悉得自在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

(2)常:即是常住、恒有、永恒不变的意思。

色是无常,无常故即无我。

(3)独一、自有:即是说我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不由他生,而能够生起其他的,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彼众生作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无作我者,....我先至此,独一无侣......

概括一下,什么是我呢?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我是能够产生和主宰一切的本体;对于具体的某个法而言,我是一种恒常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总之,我就是这样一个能够作为主体的实体或本体。

2.我执及其表现形式

谈到我和无我的问题,就有必要谈 一 谈 什 么 是 我执。我执即是执我,就是认为可以作为主体的实体的那个我是真实存在的。

我执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可归纳为两种:一是执着于五蕴和合的色身为自我,或者执着于有一个类似于灵魂的自我可以作为生命轮回的主体,这便是所谓的 人我执或 我见;

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识是我,异我,我在识。

二是执着于色身之外的诸法有恒常不变的实体,或者有一个能够产生诸法的本源,这便是所谓的法我执或我所见。

凡夫正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存在这两种我执或我见,才会由此产生我爱、我贪、我慢,进而深陷其中,这也便是烦恼的根源。

二、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1.无我的定义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没有能够产生和主宰一切的本体;对于具体的某个法而言,诸法都没有一种恒常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对于我们每个有情而言,能够正确认识五蕴和合的身心也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一个类似于灵魂的实体。这便是无我的涵义所在了。

2.佛陀宣说无我的意义

佛法主要是从有情的角度来诠释的,既然认为 我是 实有的,我执是众生烦恼的根源,那么为了对治这一根源,佛陀便宣说无我的法义,由此无我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

通过对五蕴身心的分析,揭示此五蕴身心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没有一个类似于灵魂的主体,即是破除人我执的无我,通过这样的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即可以对治我见,进而消除我贪、我爱、我慢,断除烦恼,趋向解脱涅槃。

通过对外在诸法的分析,揭示并没有一个产生此世界的本源,诸法也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本质,即是破除法我执的自我,通过这样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即可以深入体悟佛法的智慧,趋向正觉菩提。

三、如何正观无我

在《阿含经》中,世尊从不同角度反复向我们开示了如何正确观察和认识无我,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五蕴观无我

人和所有的众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的,是五蕴的集合体。五蕴是刹那变化的,是无常的,所以要想从五蕴中找到一个常恒不变的我,是不可能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我,如是观者,则是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我,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2.从有情的身心(五阴、六内入处、六界)观无我

破人我执的无我法主要是从有情的角度阐述的,只有观察到有情的身心以及构成有情身心的五阴、六内入处和有情身心依赖的六界都是无常、无我的,才能够断除有情的我执和我见,消除烦恼,趋向解脱。

罗睺罗!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如是,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罗睺罗,比丘若如是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3.从缘起观无我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有情身心及外境界皆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为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诸法皆是无我,皆没有一个恒常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无我就是缘起的另一种表述。

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诸比丘!应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实观察。

4.从无常观无我

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物质有生、住、异、灭,世界有成、住、坏、空。诸法无常则必然没有一个恒常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所以诸法无常即是诸法无我。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5.从苦观无我

经中说,轮回的众生总是生活在无穷的痛苦之中,若众生有我,则可主宰一切,自由自在;若能主宰一切,自由自在,便不会痛苦,但是现实显然并非如此,由此可以体察到无我,进而得知不能真正认识到无我而产生的我见和我执 实是痛苦的根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6.从空观无我

在《阿含经》中,谈到无我时,经常是与无常、苦、空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含义是彼此相通的。由于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皆是无常的,所以诸法皆没有恒常不变的我存在,这也便是空的含义。由空观无我,主要是从破法我执的角度,对外境界进行无我的分析。

色者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此五阴是无常义,无常义者即是苦义。我非彼有,彼非我有。

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倾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

四、小结

《阿含经》的无我思想是建立在缘起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对无我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色、受、想、行、识五蕴来进行分析和说明的,同时也跟无常、苦、空等方面相互关联。同时,《阿含经》中的无我,主要还是偏重于对人无我的剖析,对法无我并没有展开详尽的阐述。

此外,《阿含经》的无我思想,与后来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相关思想是有影响和联系的,尤其是到了大乘佛教的中观和唯识思想中,空、无自性称为佛法思想的核心精髓,这与《阿含经》中的无我思想也是一贯相承的。

更新于:2022-10-24 10:17

点赞 5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语:灌顶的真正意义 净土法门法语:灌顶的真正意义

地藏王菩萨,拜九华山的意义 地藏王菩萨,拜九华山的意义

拜佛姿势的含义与意义 拜佛姿势的含义与意义

觉醒法师:净土在人间——佛教净土思想的现代意义 觉醒法师:净土在人间——佛教净土思想的现代意义

供养佛像之意义与方法 供养佛像之意义与方法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楞严悲华: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楞严悲华: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如本法师答:佛陀为什么奉劝我们不要杀生,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佛陀为什么奉劝我们不要杀生,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如本法师答: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周齐教授: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 周齐教授: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

放生问答:动物逃不掉死亡宿命,放生意义何在 放生问答:动物逃不掉死亡宿命,放生意义何在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朝暮课诵的意义 朝暮课诵的意义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打造素食新定义 打造素食新定义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三大佛咒及其经文 三大佛咒及其经文

佛教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 佛教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句法义的意义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句法义的意义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余秋雨:佛教生命力的最终意义在何处

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在吴越地区的传播 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在吴越地区的传播

沩仰宗及其历代祖师 沩仰宗及其历代祖师

沩山灵祐及其禅法思想评述 沩山灵祐及其禅法思想评述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及注意事项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及注意事项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持咒,而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持咒,而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的意义

世界十大素食天堂 (不知素食的意义,你就OUT啦) 世界十大素食天堂 (不知素食的意义,你就OUT啦)

索达吉堪布:网络弘法,意义重大! 索达吉堪布:网络弘法,意义重大!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引言 第一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引言 第一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好德 第五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好德 第五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康宁 第四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康宁 第四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长寿 第二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长寿 第二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善终 第六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善终 第六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结语 第七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结语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