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比丘、比丘尼必须清心寡欲,在古代,出家需要经过官府的考试,需要有度牒。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质问,凡是不合条件的人,是不允许受比丘戒的。
例如:父母未曾允许,身有负债,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现任官吏及曾为比丘而违犯四根本戒等等。
至于受比丘戒以后,又厌倦出家的清苦生活,愿意还俗,却是极其容易的,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自己愿意舍戒,便可以放弃比丘身分,改变独身的生活。
如若不舍戒,不放弃比丘身分,却私自违反戒条,这叫作’破戒',是不允许的。其他比丘可以检举,经过僧侣集会评判,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无始劫来,积累了多少的善根、福报,才能剃发染衣。黄金白玉非为贵,唯属袈裟披身难。
出家是大丈夫的事,非世间将相所能为。
大丈夫,指有远大志向的人、节操高尚的人、有不退转菩提心的人。
不退转菩提心的人,假如热铁轮,于我头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出家不为名利,只为一件大事要做——为利有情愿成佛!
出家人是做大丈夫的事业,所以,我们要赞叹出家人,恭敬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