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 其他文章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和谐是家庭的最终归宿,也是家庭成员努力的最终目的。钱多钱少不重要,一家人生活开心幸福才是千金难求。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这句话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之口。
庶出的徐渭自小缺少父母疼爱,不到十岁便与亲生母亲分离。虽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常有寄人篱下之感。
正因如此,徐渭对家庭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幸福的家庭从来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就像小社会,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来自朱伯庐的《朱子家训》。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吵架的折腾,我们常说言多必失。
在吵架过程中,彼此控制不住情绪恶语相向,这都会给感情带来裂痕。
话说多了,总会有惹麻烦的时候。架吵多了,家也会有散架的时候。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明代高攀龙《高氏家训》中的名言。
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里,人品都是最重要的。
良好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欺骗,不暴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做人道理。
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
欧阳修《示子》中的名言。
外表憨厚,内心精明,人生糊涂一点才是大智慧。
家人间相处也要糊涂一点,世上事从不是非黑即白那样分明。
家庭是个讲情的地方,家人间没有解不开的仇,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出自《宋史范纯仁传》。
再愚笨的人,在责备别人时总是明白的;再聪明的人,在看自身问题的时候也是糊涂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要懂得体谅。
丈夫体谅妻子的辛劳,妻子明白丈夫的压力。家长理解孩子,孩子尊敬长辈,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一个人品德高尚,自然会受到人们得敬重;一个人才能出众,自然能令人信服。
做人要有真材实料,家庭生活无需作秀,也用不着在家人面前吹牛,真正的感情是从内向外自然流露出的。
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
明代方孝孺《家人箴》中的一句话。
无论贫穷富贵,气节与斗志是不能丢的。家庭要想兴旺,家庭成员要有斗志,对待生活要积极。
得过且过、死气沉沉、没有追求的家庭,是不可能拥有美好未来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就是在他学会走路之后默默放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家庭的幸福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努力一点,勤奋一点,得到的也就多一点。
但只是勤劳,却不节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也是不行的。家庭要长久兴旺,还要有俭朴的作风。
勺子碰锅沿,家人间相处难免有矛盾与摩擦,这时就要靠宽容与忍让。
2024-02-04 21:55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易于受持,古人列为日诵,欲其家喻户晓,咸沐法泽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是哪四样?老祖宗的经典名言,句句在理
“人穷不省三钱, 没钱不串三门”,牢记古人的忠告,受益终生!
古人讲“奸者不离三”,小人身上的3个通病,平时被很多人忽略了
古人讲“断肠笛子送命箫”,箫和笛子有何特殊?深层含义少有人知
古人出趟远门究竟有多难,有哪些制约因素?其远行方式又有哪些?
儒家解决问题,道家取消问题,佛家没有问题?看古人如何对待失意
古话:“孤房儿子傻,闹市出人精”,可信吗?看看古人的教育观念
俗语“无怨不成夫妇,无仇不成父子”,讲的是啥?古人说得很现实
俗语“生个儿子好听、生个女儿命好”,啥意思?古人的话靠谱吗?
古人讲“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老祖宗教你如何睡觉
古人讲“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老祖宗教你看透人性
古人讲“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是这样吗?古人的话确实有理
古人讲“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可有道理?看完佩服长知识了
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讲“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依据是什么?这句古话还有理吗?
俗语“十年难发种田翁,一朝能发江湖客”,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古人讲:“穷单身,富寡妇”,有道理吗?下半句才是重点少有人知
为什么说“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古人的经验之谈,不可不知
净空法师:中国古人这一套传统好,太好了,我们要懂得把它保存下来。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