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2021-04-17 其他文章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和谐是家庭的最终归宿,也是家庭成员努力的最终目的。钱多钱少不重要,一家人生活开心幸福才是千金难求。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这句话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之口。

庶出的徐渭自小缺少父母疼爱,不到十岁便与亲生母亲分离。虽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常有寄人篱下之感。

正因如此,徐渭对家庭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幸福的家庭从来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就像小社会,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来自朱伯庐的《朱子家训》。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吵架的折腾,我们常说言多必失。

在吵架过程中,彼此控制不住情绪恶语相向,这都会给感情带来裂痕。

话说多了,总会有惹麻烦的时候。架吵多了,家也会有散架的时候。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明代高攀龙《高氏家训》中的名言。

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里,人品都是最重要的。

良好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欺骗,不暴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做人道理。

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

欧阳修《示子》中的名言。

外表憨厚,内心精明,人生糊涂一点才是大智慧。

家人间相处也要糊涂一点,世上事从不是非黑即白那样分明。

家庭是个讲情的地方,家人间没有解不开的仇,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出自《宋史范纯仁传》。

再愚笨的人,在责备别人时总是明白的;再聪明的人,在看自身问题的时候也是糊涂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要懂得体谅。

丈夫体谅妻子的辛劳,妻子明白丈夫的压力。家长理解孩子,孩子尊敬长辈,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一个人品德高尚,自然会受到人们得敬重;一个人才能出众,自然能令人信服。

做人要有真材实料,家庭生活无需作秀,也用不着在家人面前吹牛,真正的感情是从内向外自然流露出的。

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

明代方孝孺《家人箴》中的一句话。

无论贫穷富贵,气节与斗志是不能丢的。家庭要想兴旺,家庭成员要有斗志,对待生活要积极。

得过且过、死气沉沉、没有追求的家庭,是不可能拥有美好未来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就是在他学会走路之后默默放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家庭的幸福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努力一点,勤奋一点,得到的也就多一点。

但只是勤劳,却不节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也是不行的。家庭要长久兴旺,还要有俭朴的作风。

勺子碰锅沿,家人间相处难免有矛盾与摩擦,这时就要靠宽容与忍让。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古人常吃的蔬菜 古人常吃的蔬菜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

龙火是否真的存在?古人记载的龙火和普通的火到底有何区别? 龙火是否真的存在?古人记载的龙火和普通的火到底有何区别?

古人戒淫的故事 古人戒淫的故事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易于受持,古人列为日诵,欲其家喻户晓,咸沐法泽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易于受持,古人列为日诵,欲其家喻户晓,咸沐法泽

韶阳一路 云门家风——云门禅师述评 韶阳一路 云门家风——云门禅师述评

云门宗家风 云门宗家风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处事名言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处事名言

圣玄:读经你“走心”了吗?看古人诵持《法华 圣玄:读经你“走心”了吗?看古人诵持《法华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四:得回生篇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四:得回生篇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五:得回生篇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五:得回生篇

8句老人言,9句悄悄话,10句贴心话

古人祈求观音送子的一组感应事迹 古人祈求观音送子的一组感应事迹

李嘉诚先生的励志名言 李嘉诚先生的励志名言

佛化家庭:想要家风和子孙好,就应当好好教导儿女 佛化家庭:想要家风和子孙好,就应当好好教导儿女

佛化家庭:100句孝敬父母的名言_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佛化家庭:100句孝敬父母的名言_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好家风从好好说话开始 好家风从好好说话开始

佛与人生:苦才是人生的名言短句 佛与人生:苦才是人生的名言短句

金刚经的40句名言

万佛圣城的家风 万佛圣城的家风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10句人生忠告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古人论富贵贫贱 古人论富贵贫贱

金山圣寺的家风 金山圣寺的家风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追忆高僧节俭惜福事迹,崇俭戒奢是和尚家风 追忆高僧节俭惜福事迹,崇俭戒奢是和尚家风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是哪四样?老祖宗的经典名言,句句在理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是哪四样?老祖宗的经典名言,句句在理

金山寺的家风 金山寺的家风

古人说豪宅有“三不得”,你家有这种情况吗? 古人说豪宅有“三不得”,你家有这种情况吗?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古人的仁慈之心 古人的仁慈之心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蔡礼旭老师: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蔡礼旭老师: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人穷不省三钱, 没钱不串三门”,牢记古人的忠告,受益终生!

兴旺来临的家庭,往往有这二种家风,你家若有一个也值得高兴

古人辨人技巧:观五神,透人心,说的太对了!

扶摇直上九万里!为什么古人认为,天的高度是“九万里”?

曾国藩:家庭想要兴旺 ,有这四种家风很重要

“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古人的观人智慧让人叹服

“老人失德,日子难过”,啥意思?古人告诫,不妨看看

古人讲“奸者不离三”,小人身上的3个通病,平时被很多人忽略了

古人“以石镇宅”,花样繁多,敦煌文献中还载有“秘方”

古人讲“断肠笛子送命箫”,箫和笛子有何特殊?深层含义少有人知

古人常说:“人有三样,不富也旺”,是哪三样?至今依旧高明

古人出趟远门究竟有多难,有哪些制约因素?其远行方式又有哪些?

古人讲“鸡不过六,犬不过八”,是何意?事出反常必有妖

古人讲“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是何意?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儒家解决问题,道家取消问题,佛家没有问题?看古人如何对待失意

古话:“孤房儿子傻,闹市出人精”,可信吗?看看古人的教育观念

古人讲“寡妇门前是非多”,是这样吗?上句同样精彩值得一看

俗语“无怨不成夫妇,无仇不成父子”,讲的是啥?古人说得很现实

俗语“下堂不为母,过继不为儿”,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把东西放袖子里,为何不怕掉出来?原来另有乾坤

俗语“生个儿子好听、生个女儿命好”,啥意思?古人的话靠谱吗?

古人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看完长知识

《水浒传》中,好汉们进饭店就要2斤牛肉,古人饭量那么大吗?

古人讲“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老祖宗教你如何睡觉

俗语:有茶有酒多兄弟,下半句道尽人情冷暖,古人的忠告

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古人究竟在讲什么?

古人讲“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老祖宗教你看透人性

古人讲“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是这样吗?古人的话确实有理

古人讲“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有何深意?年轻人应该牢记

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古人这句话有科学道理吗

古人讲“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可有道理?看完佩服长知识了

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讲“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别怪老祖宗没提醒你

古人讲“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依据是什么?这句古话还有理吗?

俗语“十年难发种田翁,一朝能发江湖客”,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古人讲“不嫖莫转、不赌莫看”,此话怎讲?别怪老祖宗没提醒你

古人讲“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老祖宗的话在理

古人讲:“穷单身,富寡妇”,有道理吗?下半句才是重点少有人知

俗语“家有四样,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样?古人的智慧之谈

古人为什么迷恋观人识人,仅仅是为了秀智商吗?看完长知识

老祖宗智慧:有着三种家风的家庭,福气不请自来

俗语“五树进宅,人穷家败”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得有道理吗?

古人的生意经,“快提酒、慢打油,卖菜卖瓜秤抬头”,是何意?

俗语“男无性不钢,女无性不秧”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究竟是指哪三姓,古人的经验之谈

为什么说“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古人的经验之谈,不可不知

净空法师:中国古人这一套传统好,太好了,我们要懂得把它保存下来。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为什么说“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帮”,古人的智慧之谈,长见识了

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何妙用?佩服老祖宗的大智慧

怀孕为什么又称“身怀六甲”,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古人的智慧

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住房有何讲究?古人的智慧

月悟法师:古人怎么读诵佛经 月悟法师:古人怎么读诵佛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