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明居士:量子佛学出版说明

2020-08-10 高月明居士

量子佛学出版说明

第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综合其所有底蕴,大部分内容都受到佛学直接及深刻的影响。其原因却很简单:古代佛学文化(甚至直至近代文化)都是由社会高阶层的王公大臣、大贤哲、大学士和大诗人所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因为他们——包括皇帝(梁武帝、清朝历代皇室)、大臣、贤哲、诗人们做学问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证悟佛学真义——实相,所以佛学及其思想才会融入到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例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和诸多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等等。为什么人们会那么热衷于研究佛学呢?为什么在1600年前,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382年)遣吕光不惜派十万精兵去西域,以消灭龟兹等国作为代价,目的只为请一位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原弘扬佛法呢?答案是:纵观历史,不但是在1600年之前,而且历朝历代的文化史均证明,世界上最神奇、最奥妙、最不可思议、对人生帮助最大的学问就是佛学。因为它不但可以让那些理解它的人解脱世间一切苦的束缚,而且它还超越一切宗教和知识,告诉我们人活着的终极意义和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然而,自古以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的局限性,能够真正证悟佛学真义者极为少见。今天,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是可以自由往来的,各种文化是完全开放的。最为关键的是,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创建出的量子力学带给世人了一个无法相信、甚至不愿意去相信的结果:组成世界物质的基本单位——光子、电子等——都是波粒二相性的。波粒二相性的意思是,世界中的一切物质——山河大地、太阳星系、你我众生、时间与空间、想法和念头——都是被意识创造出来的。这个科研成果也直接透彻地证实了佛学的核心奥义:实相无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因此,今天的量子力学让人们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直接透视佛学真义(实相)的全新方式!本书以十分清楚有力的科学方式,透视佛学实相,打开科学修证、顿悟佛学实相之门,让你触摸生命宇宙的真相!本书在修证佛学上开辟出了清晰、全新的顿悟捷径。相信在阅读过本书后,你就会对佛学有一个超越逻辑思辨的全新认识。它必将带给你对生命宇宙的全新认识和更加积极快乐的人生。

第二、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八、佛法的核心奥义是“空”,这个空究竟是怎么个“空”?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九、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切世间山河大地、万事万物是如何因“心”而有、又如何因心而“灭”的?十、25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佛祖到底悟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以及人人皆是佛?如何立地成佛?十一、佛法对世界存在的认识是完全颠覆人们日常逻辑的。例如,不是沟先存在,然后你掉进去了,而是你先创造出了沟的存在,然后才掉进去的。即,不是脚踏进沟里,而是沟踩进脚里头。这样的“谬论”直接证实:世界一切皆是由心而生出的因果。就是说,恰恰是因为世界是幻相的,所以一切因果才会穿越时间与空间,就像同时发生的那样得以发生。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这种“非逻辑性”的“非常识”的、不颠倒的认识究竟是什么?本书即将抓住你的手去触摸因果报应是如何发生的?触摸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到底是什么?触摸那个让你不得不去接受的“真实”和颠覆常识的“真实”究竟是什么?。十二、本书将告诉你一个无法相信的,但又不得不去接受的结果:物质,即世界的存在是一种假象,这种假象是由你的“心”创造出来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如何去证明?本书将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让你真实地触摸到“物质是如何因心而崩溃为实在的?”,“世界是如何因心而生出来的?”、“为什么包括你的身体及大脑、心灵在内都是本心中物的?”第一章为量子佛学概论,主要论述如何通过量子力学方式透视佛学真义,从而彻悟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第二、三章论述的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物质是如何因心而有的;第四章论述的是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第五章论述的是命运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命运;第六、七、八章论述的是如何入定、如何明心见性、如何证悟实相;第九章是关于如何科学修入禅定的问答录;第十章是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证悟佛学实相的问答录。

第三、《量子佛学》结缘网址点击:http://t.cn/zRXXEfE

居士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仪轨》中懊悔的说明 《仪轨》中懊悔的说明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庆祝卫塞节(二)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庆祝卫塞节(二)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一、佛学与学佛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一、佛学与学佛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二、太子成道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二、太子成道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三、六道轮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上 三、六道轮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二下 五、乌鸦和喜鹊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二下 五、乌鸦和喜鹊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初级佛学教本:第五课、如来十号 初级佛学教本:第五课、如来十号

初级佛学教本:第八课、弥勒菩萨 初级佛学教本:第八课、弥勒菩萨

中级佛学教本:第五课、三苦八苦 中级佛学教本:第五课、三苦八苦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学启蒙:第七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第七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四大名山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四大名山

初级佛学教本: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初级佛学教本: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高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六课、十善业道 (二)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六课、十善业道 (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三课、六道轮回 (一) 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三课、六道轮回 (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八、廿九、三十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八、廿九、三十课、综合指要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二课、三论宗(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二课、三论宗(一)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一课、天台宗(四) 高级佛学教本:第十一课、天台宗(四)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八) 十善业道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八) 十善业道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学的真面目:33:佛弟子应该博学多闻 佛学的真面目:33:佛弟子应该博学多闻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