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原始的景象,善良友好的佛教圣地琅勃拉邦

2020-06-01 佛学视频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6)——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六、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四点不同

通过以上这些经文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一些看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对因果定律的看法,从这里也可以认识到佛法与世间外道不同的地方。佛法的核心是慈悲,真正的慈悲和包容可以把自我放下,认识到一切法无自性。有些人会担心,我们要是做错事情,佛菩萨会不会惩罚我们啊?从来没有一个佛经故事里头说佛菩萨惩罚谁,因为佛菩萨大慈大悲,哪怕你不信佛,他一样对你慈悲,哪怕你是一个小虫子,他一样会对你慈悲。就是这些护法善神会有一些奖惩的职责,事实上,你自己受到的是苦还是乐的果报,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所以,佛法与外道不同的地方是,佛法讲的是缘起因果,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善恶业力的规律,这是佛教的特色。有的附和外道也会用这些词,完全是两码事了。

佛法的业力说跟其他宗教的神创造一切、造物主这种说法相比,有四个特点。第一点,其他的宗教讲造物主,这个世界和人类是由造物主创造的,佛法的业力学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是美还是丑,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你自己的心所变化出来的,是你自己善恶的业力所感召的。佛法里不讲造物主,如果要讲造物主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造物主。你看,我们喝的是水,可是这个水是谁造的啊?同样是水,假如这里有一个鬼看见,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浓血。那么为什么我看的是水,他看的就成浓血了呢?我们喝了能解渴,他一喝了就会给他带来伤害?这就是我们业力的不同,我的业力造出来的是水,他的业力显现的就是浓血。所以人生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或“神”决定的,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点,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对谁都是一样非常公平。你要想变好,你做善事。你再穷如果做善事,绝对不会因为地位很低,出身贫贱,你做的善事就打个折扣。其他的宗教就会认为,神创造了人,人跟人的差别是天生的。比如说基督教就认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选民,另外有一些人是上帝的弃民。上帝的选民,他跟上帝的关系比较近,所以上帝就恩选这些人是上帝的选民,另外一些人就是上帝的弃民,如果他是上帝的选民的话呢,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如果是弃民的话呢,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又好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性,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首陀罗叫贱民,印度的贱民非常可怜,因为等级制度森严。比如说你是贱民,只能在你同种性这里头通婚,因为别人要是看见你了,他觉得很倒霉。贱民就躲着偷偷摸摸地做人。

但是在佛法看来,人没有天生的差别,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你现在命很好,你要是做了大恶事,马上恶报现前,你现在命运很差,你要做了大善事,马上你的命运就改变。今天,你是亿万富翁,明天很可能就会一无所有。也许昨天还是在万人之上,再过几天就已经成阶下囚犯,还有人今天是亿万富翁,明天就会一无所有,所以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啊。你有钱不要骄傲,你现在不错不要骄傲,你现在环境不太好,也不要自卑,都可以改变的啊。

第三点,我们人生的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绝望的。从业力的角度来看,即使我们现在再差,如果因为你相信因果的道理,不断去行善,你的命运都能得到改变。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多么美好啊!要是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无能为力,你说人生多么可悲啊。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苦恼,觉得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基督教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就会永远升到天堂。伊斯兰教也讲有后世,但只讲两世,等你死了以后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就这一次,是两世学说,没有超过三世的。生到天堂就会永远呆在天堂,如果说做了恶事打入地狱之后,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生到天堂也好,下地狱也好,其实这都是暂时的,你生到天堂如果不注意,将来福报享用完了还会下堕。比如说堕到三恶道里头,你起了惭愧心,开始修行,将来也一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一个人的前途不是一锤定音的。这样的话,我们生命就出现了曙光。这是佛教的特色,不一样的地方。

第四点,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个也是佛法的一个特殊的观点。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汉藏神变月佛教纪念日汇集 汉藏神变月佛教纪念日汇集

浅说佛教的八苦 浅说佛教的八苦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小孩学佛好吗?看看这 12 岁女孩的善良就明白了 小孩学佛好吗?看看这 12 岁女孩的善良就明白了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3 岁女孩的一个善良举动,改变妈妈多年的恶习 3 岁女孩的一个善良举动,改变妈妈多年的恶习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达真堪布:都说善有善报,首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达真堪布:都说善有善报,首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