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 不要跟着感觉走

2016-09-19 汉传法师

禅修时,需只负责正念、觉知

有人问我:“前几天打坐之后,感觉洗碗时特别清净、亲切,很快乐!之后特别想打坐,结果第二天打坐的时候腿疼得坚持不了,之前那种美好的感觉也跑了。怎样维持那种感觉呢?”

我们人类基本上都活在感受当中,感受分三种:一种叫做乐受,一种叫做苦受,还有一种叫做不苦不乐的受。心跟随着身体,大概只能找到这三种对境。通过禅修我们的心念比较集中,就会产生禅喜、法喜或者禅悦,也就是你感觉到的亲切感。实际上,这种亲切感是心念比较聚焦的时候,生命本有的一种力量。但是平常它被各种外境分散了,我们会进入散乱和自毁的模式,生命本具的这一份喜乐或者光明就会消散,被蒙上烟雾。

通过禅修,我们首先找到身心的和谐与聚焦。心聚焦以后,要有独立的自我的知见,我们叫做“保持着平等的醒觉”。在平等的醒觉当中,我们保持正念、正知,正念就是把心不断地投向目标。

洗碗时生起的乐受是一种清净,是身体的一种反应。而心有一个功德,可以把所有的外境放大或者缩小,所以如实地正知很重要。

所谓的如实,可以通过正念和正知两个部分达到。你在乐受当中出一口气,放松后仍然意守人中,这叫做正念,你的心会超越感受再一次沉淀。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皮球在水面上漂着,沉不到底的时候它一定会活动。我们现在把皮球换成铅球,一放到水面上铅球就会自动地沉入目标。我们把皮球换成铅球的过程,叫做正知。

为什么叫做正知呢?你首先知道洗碗时的喜乐是心的一种幻象,它不符合真实。你感受喜乐的时候,要明白清净感是无我的,它不是你。但是我们往往认为它就是我对生命的质感和激情,没有把它细化,没有看到它的真相。所以它像烟花一样释放了你生命的能量,看着很绚丽,结果剩下的是一堆残渣,苦受就会产生。

禅修时,你只负责正念、觉知,不管什么样的境界现前都意守人中,看到人中当中的三相:呼吸相、人中相、不断投入的相(聚焦你的注意力,注意力不被分散)。这时候你会经历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禅喜会转向宁静与平静,并且平静与宁静又是放松、专注的。放松是因为没有人诱惑它,它没有被带走,注入自己的光明和功德。这是正知的部分,叫做醒觉——于喜不喜、于忧不忧的平等心。

平常我们因为惭愧做抉择是对的,但是禅修的时候哪怕生起惭愧也不做取舍,只做你该做的事情——不断地把注意力投入到目标上,保持醒觉。醒觉是一种平等的心,于乐受不乐,于苦受不苦,于不苦不乐的受不痴、不麻木。这是心的调整,心变得很匀速。

在心很匀速的大背景下,你要更清楚地看到感受是无我的,要丢开它。当你看不到感受是无我的话,你一定会跟着它跑。这就是佛法上所说的“空”的概念:于境离境,于心离心,离开起心动念,投入到你本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断地说,“禅修就是不断地回到方法,只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你感觉到它很好,这就是“不该做的你做了,该做的你忘了”,于是第二天的苦受就来了。

更新于:2016-09-19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