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精神是中国佛教持久不灭的生命力

2016-04-05 新闻资讯

圆融精神是中国佛教持久不灭的生命力

佛教发源于印度,为什么在中国发扬光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圆融精神的倡导。圆融的本意是,圆满融通,没有障碍。作为方法,则是指一切事物皆能保持其原有性质,又能交互融摄,而无矛盾冲突。从总体上说,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佛教初传中土时,针对与儒、道本土文化之抵触,以方便的手段融摄之,从而逐步适应中国文化。这方面的表现略可分为三点:首先,是采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而流传的手法。如早期翻译佛经时,往往依托与之相近的老庄思想,以期得解,因而借用道家词汇,以“道”字解释“菩提”,以玄学概念“无”表示“空”等,这就是所谓的“格义”手法。其次,是对原先教义中的某些比较“出格”的东西加以扬弃,以适合本土文化的需要。还有一点是,佛教中有关“沙门不敬王者”、接受父母礼拜等习俗问题,因与中华传统的忠君思想、孝亲观念相悖,在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高僧能审时度势,适时地作出让步,以缓和与帝王的干系,他如为调解出家制度与孝亲观念的冲突的《父母恩重经》之类疑伪经的出现,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具有异域文化色彩的佛教为在中国扎根、生存与发展,在方便适应方面所作的努力。

(二)在佛教被本土化的同时,佛教也反过来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与改造。此类现象甚多,像以佛教教义解诠儒家经典《易经》、借用道行般若之旨以阐述《庄子·逍遥游》之类。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创立像天台、华严、禅宗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就天台与华严来说,虽然二宗之教义也像其他宗派一样,依据印度穿来的经论,但又不是直接以印度的佛学系统成立的,而相对具有独立性。比如,天台宗的创始者慧文,其思想虽出于般若、中观与《大智度论》,但并不传承其系统,而是以自修禅观所得,印证于中观和《大智度论》,至慧思、智者又根据《法华经》诸法实相的“十如是”义,广为发挥,妙理迭出,也系多出于止观内证之境界。

(三)圆融精神的又一体现,是在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例如隋唐时期,各宗派相继崛起之后,相互之间屡有问难,是此非彼,有时甚至极力攻讦,势同水火,像唯识宗之非难天台宗义、禅宗与天台的法统之争、三阶教与净土宗的互相揭短等等。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情形是,各宗派在基于本宗立场的同时,又有相互取资,充实发展各自的思想体系的举措。

禅宗与净土宗的融会,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彼此由合而分、由分而合,几乎贯穿整个华夏佛教的历史。自宋代永明延寿倡导“禅净合流”之后,两宗你中有我,我宗有你,难分彼此,其影响之大,足以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圆融精神,其实是释迦牟尼佛的一贯作风,佛教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运用,只是相对来说在中土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扬。此与中华民族具有包融万物的博大胸襟有关,从而使这一精神成为中国佛教持久不灭的生命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以“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为警醒老实修行 以“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为警醒老实修行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生命 寂静法师:生命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那些曾来到生命中的人,或是为了延续前世的情谊,值得每一次相遇 那些曾来到生命中的人,或是为了延续前世的情谊,值得每一次相遇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学佛感悟:忏悔清净罪业生命重获新生 学佛感悟:忏悔清净罪业生命重获新生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对待生命的态度 对待生命的态度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