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思维的九种境界

2015-04-13 佛学入门

一、安静

干一行爱一行,不好高鹜远,不朝三暮四。所从事的事情,所面对的事情,一定要从脚下做起,从今天做起,在生活中培养这种能够安下心来的性格。

不急燥,不烦躁,那怕特别繁忙,那怕今天晚上赶飞机,也不着急,安于你已经面临的那件事情的全过程,那么在修练和生活中就容易静下来,坐能坐得住,站能站得住,一种非常安稳的状态。

二、平静

由安静进入平静,平常待人接物要心平气和,要善于尊重所有人,在对所有人进行交往当中,不要轻易带情绪即或有情绪也要善于调节,调节到自己没有情绪,别人更看不出你有情绪。那么,你的生活,你的修练就容易进入平静状态。修炼讲究“戒”、“定”、“慧”,要戒掉我们急燥的毛病,烦躁的情绪。

三、宁静

由平静才能到宁静。宁静指的是安宁、慈祥的、和谐的,就是有一种特别安详的感觉。自己和别人对你的印象总是安祥的,那就比平静更进一步了。安宁、安祥这种宁静,只有靠平常生活中去训练,在生活中又全靠慈悲心肠,全靠自始至终对所有人慈悲,而不是对一部分人慈悲。一旦慈悲心肠有,那么后面就是智慧。

四、定静

定静就是通常所说的定力。重点指的是你在生活中,修炼当中,面对所有现象,所有感觉,包括没有感觉,你都能够做到顺其自然,稳如泰山,不急于求成,不刻意追求什么,不是非要执着一个什么感觉出来。能够勿扬勿弃。好的信息不去有意识地促长它,不好的信息不去跟它对着干,最多把它放到仓库里面。能够做到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修炼反应和现象,丝毫不动念头,不动过份追求的念头,这就是定力中间的定静。

五、虚静

只有定静训练好以后,才能由定静进入虚静。所谓虚静,重点指的是清虚状态的一种入静。清虚指的是清除了杂念,清除了病因,清除了病症,清除了病态,身体内心轻松了,肉体健康了,这么一种状态。在修练修行当中,要把私心杂念清除,要把疾病清除,要清除肉体内臃肿的、多余的水分,多余的脂肪,多余的包块。这一些对虚来讲都是实的东西,要清除。

虚静是针对实来讲的,实的东西要排除,排除不了就转化,那么人就处于在一种内心比宁静更深层的恬静状态。虚静要靠什么训练呢?靠平常谦虚、好学、博学来培养。一个人要自始至终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小一些、低一些。有一个谦虚的状态,在生活和修行当中就容易进入虚静。

六、空静

空静就是进入更深层次的一种状态、一种意境,不仅是谦虚,它比谦虚更深,不仅是清除杂念,比清除杂念还要深,所有杂念、所有想法都没有。

空静靠什么训练呢?在生活当中对所有人、所有事不要太在意,不要看得那么严重,不要把那件事情看得好像是非怎么样不可。不要让人感觉到你在威胁别人,才能空静。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强求,好的、坏的都是这样,那就空静了。

七、真静

由空静才能到真静。真静是真正的入静。古人称之为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这是真正的入静。要在平常生活当中善于发明创造,善于注重任何一个微妙的现象,追根究底,发现新现象,发现新课题,发现新规律;要对你所涉足到的方方面面的、微观上的、宏观上的所有秋毫之事,都要善于观察得清清楚楚,善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有知其所以然而然。要有一个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科学地追索精神。在平常生活当中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对每一件事情你要善于不断创新才行,不要吃老本,那么才能够真静,这是真正入静的真静。

八、明静

明静是什么意思呢?明白的意思。明白你的事情,明白周围的事情,还有一个通身透明。就是说自己能够明白,也包括反观功能对自身的内脏看得很清楚,对自身所面临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明白事物,明白真相。进入状态后,你就能够判断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信息是不好的,甚至能判断这个信息来源于哪里。

怎么样才能明静呢?怎么样才能明白呢?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所有事情善于联系,要善于全面地看待事物,要培养一种全局观点,对生活当中每一事情要看到三面,要看到前、中、后,上、中、下,要从全方位地观察事物,要培养这种性格。那么你才能明静。

九、灵静

灵静就是要我们把生活的事灵活的处理得很圆满,不只是考虑得很圆满,一定要解决得很圆满,这中间就有能量,能量就来源于你在生活当中,灵活的把所有事情解决圆满。灵静重点指的是在通身透明的基础上,进入到能量阶段,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也能够把握周围。

怎样才能培养灵静呢?需在生活中注意到整个事物内在的规律,要注意所有事物的相互作用力,要注意整个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我们所涉足到的任何事情的相互作用,要善于分析任何事件、任何人与你自己与他人方方面面的联系,要考虑到联系的那个媒介、那个能量,注意到方方面面的作用,再把所有事情连起来处理对待,那你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事情对你影响,对别人的影响,对上上下下的影响,因此你会处理得非常圆满。

2024-02-04 21:58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香蕉能治九种病 香蕉能治九种病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玩”“美”“钱”“佛” 手串盘玩的四个境界 “玩”“美”“钱”“佛” 手串盘玩的四个境界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九种迷惑路

净因法师:诸佛境界是否存在差别? 净因法师:诸佛境界是否存在差别?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谛闲法师: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谛闲法师: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道源法师:坐禅有点境界就敢说“无我”? 道源法师:坐禅有点境界就敢说“无我”?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本焕法师:什么是开悟_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本焕法师:什么是开悟_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境界里头,心是清净寂灭,生无量智慧、无量德能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境界里头,心是清净寂灭,生无量智慧、无量德能

宣化上人:这个考验非常地厉害,如果招架不住,就随境界转了 宣化上人:这个考验非常地厉害,如果招架不住,就随境界转了

香道与茶道要怎样结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香道与茶道要怎样结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香道在生活中的风雅与禅意 香道在生活中的风雅与禅意

宣化上人:诵持和讲解《法华经》的境界更是不可思议 宣化上人:诵持和讲解《法华经》的境界更是不可思议

达真堪布:境界越高,取舍因果越细 达真堪布:境界越高,取舍因果越细

宣化上人:私欲若不断,无论你有什么境界,也都是皮毛 宣化上人:私欲若不断,无论你有什么境界,也都是皮毛

都市熟女必吃的九种超有效排毒食物 都市熟女必吃的九种超有效排毒食物

“空”是什么空,“空”的境界 “空”是什么空,“空”的境界

江味农:念佛功夫的境界与层次 江味农:念佛功夫的境界与层次

东方文化▕  禅意 · 佛教文化 【05期】 东方文化▕ 禅意 · 佛教文化 【05期】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

曾醉油画作品赏析 充满禅意 曾醉油画作品赏析 充满禅意

净土法门法语:如果境界现前,喜怒哀乐、七情五欲就现前的话,那他的功夫可以说完全没有 净土法门法语:如果境界现前,喜怒哀乐、七情五欲就现前的话,那他的功夫可以说完全没有

净土法门法语:认真去断恶修善,你才能够契入境界,才能法喜充满 净土法门法语:认真去断恶修善,你才能够契入境界,才能法喜充满

净土法门法语:一念心清净、心正,就是佛境界 净土法门法语:一念心清净、心正,就是佛境界

第九卷 第七章 受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第九卷 第七章 受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第九卷 第八章 想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九卷 第八章 想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归去来兮:鹤王山上鹤祖亭的境界 归去来兮:鹤王山上鹤祖亭的境界

一种智慧的思维 一种智慧的思维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成刚法师答: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成刚法师答: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达真堪布:看到“法师的缺点”应当如何思维? 达真堪布:看到“法师的缺点”应当如何思维?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海云继梦:佛陀成道的那个境界 海云继梦:佛陀成道的那个境界

施恩的最高境界 施恩的最高境界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吃素有五重境界 你在哪一重 吃素有五重境界 你在哪一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素缘”引领生活新境界,5月4日全新上线 “素缘”引领生活新境界,5月4日全新上线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九种有最效清肠素食 九种有最效清肠素食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慈诚罗珠堪布:空性的境界,只有靠修行去领会! 慈诚罗珠堪布:空性的境界,只有靠修行去领会!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咒就是本尊,觉醒的境界就是本尊 佛咒就是本尊,觉醒的境界就是本尊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梦中梦因果问答:32 我父亲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 梦中梦因果问答:32 我父亲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

素食的境界 素食的境界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人生两境界 人生两境界

禅的最高境界是不着相

宽运法师:供养的最高境界 宽运法师:供养的最高境界

念佛三昧宝王论|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第十六 念佛三昧宝王论|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第十六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学修大圆满法的境界! 学修大圆满法的境界!

达真堪布-在佛的境界中还有没有轮回和众生? 达真堪布-在佛的境界中还有没有轮回和众生?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索达吉堪布:没有任何修行境界的人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 索达吉堪布:没有任何修行境界的人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

星云法师:佛教修行者入涅槃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星云法师:佛教修行者入涅槃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索达吉堪布:皈依十几年了,但修学境界好像没有进步,近几年生活也越发艰难,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皈依十几年了,但修学境界好像没有进步,近几年生活也越发艰难,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达真堪布:如何思维明空无二和乐空无二? 达真堪布:如何思维明空无二和乐空无二?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生命的三大境界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生命的三大境界

索达吉堪布:前世不具缘分,中观境界今生则很难生起,反之亦然,是吗? 索达吉堪布:前世不具缘分,中观境界今生则很难生起,反之亦然,是吗?

索达吉堪布: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有什么窍诀? 索达吉堪布: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有什么窍诀?

日常的佛心行禅:乐善好施的境界 日常的佛心行禅:乐善好施的境界

幽默之中有禅意 幽默之中有禅意

达真堪布:开悟以后境界会保持住吗? 达真堪布:开悟以后境界会保持住吗?

达真堪布:师父们修行的境界能改变磁场吗? 达真堪布:师父们修行的境界能改变磁场吗?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顺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 顺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幽默之中有禅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幽默之中有禅意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