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说,在他眼中,只有一种病是不可治,不遵守医嘱者不可治。
医嘱如下,亦是健康戒律:
第一避风避水素食。
越重的病越要坚持,最重的半年都不能洗澡,普通的癌症肿瘤起码三个月不能洗澡碰冷水吹凉风,比农村妇人坐月子还要严格十倍。在我们满载而归,离开中医堂戒病所的时候,一位癌症患者高兴地走出门来跟我们握手告别。
我们一握他的手,油油的,暖暖的。他突然来一句说,不好意思,两个多月没洗澡了。
我们也很开心,因为如此听话笃信医嘱的人,他走出恶疾的几率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因为他全力以赴,把全部身心性命都交给医生。
第二对证服药,对证饮食,按时作息。
第三勿盲动须静养,恬淡虚无,放下是生命升华的开始。
老先生非常强调,疾病是对我们生命的另一种拯救,它教我们敬畏、尊道跟节制。
第一敬畏。
敬畏不是害怕恐惧。
有一个医学界令人非常震惊的刻骨铭心故事,两个病人,一个胃炎,一个胃癌,医院把他们检查报告弄反了,结果胃炎的病人得知自己胃癌,胆战心惊,一下子就软倒在地下,茶饭不入,没多久就走了,而胃癌的病人反而没事。
老先生讲,心态很关键,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如果心态足够好,可以不借助外界力量,完全可以自愈,如果心态不好,暴喜暴怒,患得患失,惊慌失措,小病都会变成大问题。
当然敬畏不是恐惧,也不是无所畏惧。
老先生多年治癌经验,有一条就是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很强壮。《道德经》讲,木强则病,兵强则亡。
癌症患者多数是平时身体强壮,很少生病的群体,好像他们精力很旺盛,消耗不完,对熬夜透支肆无忌惮,不良习惯都是忍一忍,熬一熬,以为自己能强能扛,不知道有一部分病人在控制癌症后,几年内以为没事,又有了用不完的力气跟精力,以为自己能扛能顶,很容易把生命给忍进去了。
墨子讲过,人莫不死其所长也。
老先生说,这是血跟泪的教训,要谨记啊!天冷要加衣,早睡要早起,不让外邪有可乘之机,不把身体精力用尽......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只要你做不到,你身体还不断会出问题。
第二尊道。
这里不主张盲目运动,静养就好,需要运动的时候,大夫会提醒,如果没有提醒,要病人越安静越好。
老先生做个比喻说,这就好像一辆车,零件没什么问题时,当然需要经常跑一跑,动一动,也不要乱跑乱动,不然容易坏,但是如果发动机或者波箱坏了,或者轮胎漏气瘪了,你如果强行驱动,持续开动,只会让车废得更快。
这个比喻太妙了,像这种辩证运动观,又刷新了我们的眼球跟大脑。
好像农夫种小菜,碰到风雨时,赶紧要把小菜盖起来,等菜茁壮成长后,又要把大棚掀开,不避风雨。
没体能时要守,体能恢复后就要走。
老先生极推崇《道德经》,所以对于越是重大的疾患,越要致虚极,守静笃。
诸葛亮《诫子书》讲,宁静以致远,静下来,生命才能延长久远。
对于越重大的疾患,要守住这一条,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微动不如松静,像如鸡孵卵,如炉炼丹一样,聚精会神,专注守一,才会升华出生命的奇迹。
老先生讲,真正的静养是思想没有波动,心态平和,身体放松,这样放松一样能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甚至更胜一筹。
静养的关键是少消耗,少消耗的目的是收集外耗的气血能量,全部用于复苏脏腑经络功能。
大家知不知道老虎跟雄鹰生命力为何那么强大?虎行似病,鹰立如睡。老虎行走时,懒洋洋像病猫。雄鹰站在那里,观察周围,你发现它像是在打瞌睡。
其实它们都是在养精蓄锐,那些锋芒毕露的人,都是最傻的,因为他们在耗损自己生命。
所以古龙武侠小说里头的高手,表面看上去都是懒洋洋像病夫一样,实际上时刻他们都在静养,收摄敛神。
所以先要治好恶病,先让自己变成高手。
所以多说话唱歌,高谈阔论,打电话,玩电脑,看电视......等等这些都是耗损行为,是庸手经常干的,要严格注意控制。
严格一分,效果就出一分。严格十分,效果就出十分。
第三节制。
《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
老先生说,九成的人都错解,连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这句的理解都不够透彻。
在这吃饭都是素食,连喝水都要节制。而且这里建议应用米汤,一小把米,一锅水熬好了,当开水喝即可。肠胃不好的患者,或容易上火的,在早晨起来,饮用米汤水,加一少许盐,至于饮料茶水,冰冻之物,严格禁用。
在这里有食物三戒。
禁止反季节食品。禁止转基因食品。禁止经过提炼加工添加的食物。
连水果暂时也不建议食用,蛋类也要暂时远离。
肝病的患者,禁止石膏类食品,还有糯米,蛋奶。鼻咽癌跟淋巴癌患者,禁食一切寒凉之物,连炒菜都要多放姜跟豆豉。
所有加工的味精调味品,一概不建议食用。
那么营养品保健品呢?不吃这些高营养高蛋白的物质,会不会抵抗力降弱?
老先生说,患者跟家属认为人一生病,就是缺乏营养,需要不停地补充营养,这个是错误的。
在以前病人大多是因为营养不足,在当前病人多数是因为营养过剩。营养过剩就是毒,饥时吃饭饭食宝,饱时吃饭饭为毒。
对于癌症而言,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可怕,过犹不及。不知道患癌症还好,一知道后,拼命补营养,死得更快。这个逻辑不容易理解。
老先生讲,无虚不做疾,无积不生病。不通必滞,滞必生热。本身癌症患者体既虚,又有积,就像穷人遇上贼祸,你补越多,给盗贼偷窃就越多。癌细胞是在人体基础上产生,而又强于人体细胞,才能生存。所以高营养物质,进入人体,人体正常细胞还没来得及完全吸收,就统统由癌细胞吸收过去发展。
就像赈灾,给这地方金银珠宝,都会让盗贼给抢去了,可你给这地方白粥稀饭,大家吃个饱,盗贼也不来抢。
所以癌症患者要坚持素食为原则。
这是饮食有节。
我们听后不禁点头。这样来理解清淡饮食,果然厉害。
古人讲,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在这里我们看到每间病房里头,病人都有电饭锅,熬的是白粥,连酱油都没放,少油少盐,真可谓清汤寡水。
老先生说,正邪斗争期间,特别是敌强我弱的时候要守,越简单越好,主食加点青菜即可。
等到正气渐旺,那些再来建议适当补养,不然的话,你补也是把癌细胞补大,给敌人送粮草,不单不划算,还加速自己灭亡。
原来素食在这里还有断敌粮草的意思,有釜底抽薪,灶下撤火的作用。这又是辩证地节制饮食,跟运动一样,都是分阶段的。
节制饮食,还有要节制美食。爽口味多终作疾,快心事后每为殃。
以前央视报道一个女孩子患胃癌,她以品评美食为工作,查出胃癌后,立马切除掉,放化疗,表面上看症状没有了,指标也正常,这女孩子又重新投入工作,而且非常喜欢品尝美食,以及各类高营养的食物,结果再次癌变,花落尘埃。这叫翻病没翻药。
老先生说,这是很让人揪心的事,非常典型的例子,胃癌已经说明他胃功能到了极限,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胃虚到已经不能够消受任何高营养的美食了。这时应该七分养,七分养不是拼命补充营养,而是要好好休息,清淡饮食。
在古籍上提到,对治顽疾,需要宁可食淡茹蔬,使体暂虚,而邪易出,乃为愈病延年之术。
大家想是不是,如果你渐渐一穷二白,盗贼才懒得光顾你家。富可流油,绝对是招盗贼的。
老先生说,有些患者靠药物熬过了一段时间,快要成功时,以为没病症了,回家静养,习性反弹,不设防就出问题。
《小儿语》上讲:人生在世,守身实难。一味小心,方保百年。客家俗谚讲,小心胜算命。
患了癌症的患者,要有在冰河上行走的谨慎,小心翼翼地照料着,不能出一丝毫的差错。如果一放纵,危险马上现前。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持戒了,就凶少吉多,破戒了,就凶多吉少。戒跟医嘱落实到位,是中医养生之秘。
如果明白这戒病所里头严格的健康戒条,那么用来调养身体你就会有充足的底气。
比如关节肿胀,《黄帝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你要远离生冷凉风,同时服用健脾利水之品。昨天一个病人关节肿胀一年多,反映服用了补中益气汤加五苓散,肿消退了好几个月。但由于没忌口,最近又微肿起来,再用这思路,照样有效,不要病好了,就掉以轻心。
乙肝的病人,很自卑,这是木气郁,木郁要如何解除?有三招。
第一要接地气。
你把病怏怏的盆中花,移到大地土去,它就强壮了,赤脚接地气对肝脏非常好。这几天带学长们去赤脚爬山,有几位学长都上瘾了。他们讲,在办公室闷闷的,晚上觉不好睡,赤脚后,闷消眠安,郁解舒畅。
在花盆里的花移到自然里去种,怎么会有抑郁,裹紧了的脚释放开来,闷闷不乐就少了。
第二多接触阳光。
乙肝自卑的病人,要服用桂枝汤,通过制阳光,令木气舒展条达,俗话讲,向阳花木易为春,老是逃避太阳的人,就像花盆放在卧室里,没养在阳台上,就会凋零病怏怏。
灿烂的微笑,来自于爱晒太阳。
第三酒色伤肝,怒伐木,寒冷坏生机。
所有肝出现问题的人,要远离酒色,发脾气,还有冰饮空调。这些都是木性所不喜欢的,这些环境跟习性,才是癌症的根。
老先生讲,我们不治癌不管癌,我们治癌根。
问题虽多,可你如果真站在治癌的高度去调身体时,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小心谨慎就没问题,粗心大意就会出大问题。
关云长大意会失荆州,像这些良言善知识,听不到心里头去,做不出来,身体也好容易丢失给疾病。
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闲事忙。
有人因祸却得福,精进修行,有人身在福中却在造病祸的因,懒惰放纵。所谓的癌症之王,如果总结出一个来,那不过就是懒癌而已。
曾公讲,百种弊病皆生于懒。
不懒人很难得病。健康的人,不小心谨慎,好容易累积疾病。生病的人,小心谨慎,却能延年益寿。
疾病是我们的老师,它再提醒我们有哪些行为出错了,行为思想才是疾病根,精进谨慎是治病药,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更新于:2022-11-26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