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菩提书院
汉传法师
爱的一家
佛学入门
禅是一枝花
【2024-02-02】我们有了障碍、烦恼怎么办?应该要用佛法来战胜它。这个佛法是什么?就是改变我执和法执。稍有不慎就会被烦恼所折伏。有的人抱着头说:哎呀,我烦恼啊!我痛苦啊!如果是一味地纠结的人,那么不
【2024-01-31】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依据《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记载,即使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立七宝佛塔,供养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宝的功
【2024-01-31】问: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气、冲动,面对这样的情绪不稳定,如何化解呢?佛教徒面对生气、冲动等各种情绪,如何化解呢? 阅读
【2024-01-31】如果我们就未来的因果报应而言,会把自己的快乐凌驾在别人的烦恼之上。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损人并不利己。大家想想看,本来我们会得到一杯茶,通过损人是会早得到了一段时间,
【2024-01-30】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满足和对拥有的东西永保不失而忧愁苦恼。这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想得到什么得到了,在享有的时候,又会忧愁苦恼,因为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可
【2024-01-30】在小乘的《俱舍论》中,有三种无为法。大乘的《唯识论》中说有六种无为法。《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说: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最后是六种无为法。曾经
【2024-01-26】总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所谓无明的业力,就是业障深重,就是我们所说的业障现前。如果业力障碍我们,我们就看不透、参不明白,就是执迷不悟、一根筋,就是钻牛角尖
【2024-01-26】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菩萨容易当吗?容易。为什么容易啊?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
【2024-01-21】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你很欢喜地帮助别人,
【2024-01-20】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角度不同,我们认识的范畴当然有差异。伏尔泰说:你认识的局限,会导致你世界的局限。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仁者
【2024-01-19】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意思是:佛法虽然有无量无边的意思,但是一定要以清净心为根本,就是以不要执着为根本。现在很多人传播的所谓的佛法,不是附体了,再不就是世界末日了,弄得大家只有好
【2024-01-19】记得在北京的时候,五台山流传下一本书《现代因果实录》。据说,五台山有一位妙法大师,那是世外高人,到处给人指点因果,说你前生得罪谁了,或者你什么因缘、冤亲债主,讲得头头是道,听的人如
【2024-01-13】《诸经要集》引用《宝性论》说: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我们为什么要尊敬三宝?希望大家要注意一点:佛、法、僧,他们本身不需要我们来尊重,但是恭敬三宝会使我们自己受益。就我个人而言,别人
【2024-01-13】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为众生的共业所招感,才是苦的根源。要摆脱这些苦,最终要有出离之心,求生西方净土。共业招感共同的苦,这就要求学佛人,不只是为了个人摆
【2024-01-08】问:人生生来有残缺,乃至身材矮胖、长相丑陋,乃至聪明才智、学历资历、家世背景等条件,处处不如人,同别人比起来不如或者欠缺,于是非常自卑。这样的人应该
【2024-01-08】当我们被人误解而受到压抑的时候,不要总是希望通过申辩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当我们面对委曲、压抑、误会之时,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说:我是委屈的,我是被冤枉的。大家知道,日
【2024-01-06】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对五种邪命,哪五种?第一种乍现奇特,第二种自赞功德,第三种占相吉凶,第四种高声示威,第五种称得供养。邪命,将来就会堕落。这五种邪命是什么意思呢?(一)乍现奇特。乍
【2024-01-02】我们这种身体存在的现象,是由什么来组成的呢?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每一个人身体存在的物质现象,都是由四大种元素组成了我们这个所谓的生命存在。因为每个人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自己觉
【2024-01-02】对于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是希望永远没有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就会有病,因为有病常常会使佛教徒有出离生死轮回困扰的道心,所以应该感谢病苦的逼迫。刚出家时,老和尚告诉我们:比丘常带三分
【2023-12-30】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所谓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如果祈求智慧,便会拥有大智慧;如果祈求男女,便会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