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百姓
藏传法师
佛教法器
佛教音乐
学佛感悟
其他文章
【2023-04-02】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不过我在这里,想说个事情,尤其我们这个用功的人啊,可以说是没有透脱,没有达到父母未生之前的面目。那功夫在什么地方呢?功夫在
【2023-03-30】山西省是古代寺观遗存最多、保存较好的地区,而双林寺则是古代佛教雕塑极为精美、类型极为多样的佛寺。双林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建筑历遭千年的风雨兵燹之患。到元末,殿
【2023-03-19】一天,两人在山路上行走,翠岩禅师议论风发,善侍者拈起一片瓦砾,放置于磐石上,说:“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翠岩左右顾视,准备回答,善侍者大声喝叱说:“伫思停机,情识
【2023-03-01】佛临涅槃时,阿难请问佛:“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何为师?”佛灭度后我等弟子怎么行呢?那么佛说:“佛灭度后,依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与我在世无异。”其实佛已经告诉我们了,佛在世的时候
【2023-02-16】文/妙熙法师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生前说过,“我没有舍利子!”然而,在昨天(2月13日)荼毘圆满后,佛光山表示,大师不仅烧出舍利子,而且数量目前多到难以计数!佛光山表示,在荼毘仪式经过3个
【2023-02-01】功夫不得力,有妄想在,生死就在。因此上,这个心地法,我们要明白,参念佛是谁是参心地。这个念佛是谁,是止妄归真,也可以说是归真显实。如果让我说呀,七打到这个时候,有些师父,功夫应该提
【2023-01-27】一般人的心理,通常都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如果将这些病态除去了,就是智人、贤人、圣人。修行的人要有成就,也必须要除去这四种心病。妄想心所谓妄
【2023-01-11】起七偈(2008年12月12日)东南西北问禅人,破额山前究此心。灵鹫拈花谁得旨,钟鸣板响莫因循。(以香板点地云:)起!第一讲安住当下(2008年12月12日晚)各位道友:四祖寺第六届禅七法会今天正
【2023-01-11】在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法师都会说,你念佛的时候就好好地念佛,不要你一念佛,又要想着我要诵经。一边念一边想着那个经典里是怎么念的,那个咒怎么念的,我要怎么给常住扫地,又想马上要做什
【2022-12-28】“走火”是属于生理上的问题。我们知道,生命是由两大部分所组成:一是物质,一是精神。精神是指我们这个心,物质就是指色身。每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都有四肢五官,佛法上把这个身体的结构分
【2022-12-10】本文来源:龙游旗山寺佛临涅槃时,阿难请问佛:“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何为师?”佛灭度后我等弟子怎么行呢?那么佛说:“佛灭度后,依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与我在世无异。”其实佛已经告诉
【2022-11-27】问: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答:在广义来说,两者是一样的。在宗门下来讲呢,就不一样的了。静坐可以调和血气;坐禅则把身心放下,只求究明真理。静坐便是不打妄想,若打妄想便不是静坐了;坐禅便
【2022-11-24】(一)当年我在江油当“知青”的时候,经常到海灯法师那里去,他每天都要放焰口。我见了就很奇怪,就问他:“师父,你放那么多焰口干什么呢?”他说:“你不知道,这叫培福。你看现在死了这
【2022-11-17】来果老和尚于天中塔奠基时摄宗门下的人,不乱开一个口;假使说错一句话,就要丧身、失命。你的身丧了,命失了,还算小事。如何是大事呢?妄答一字,就要堕阿鼻地狱。你看这个事还小吗?何以
【2022-10-17】1991年密参禅师在高旻寺禅宗用功方法,到了唐朝以后历代祖师极力提倡看话头,起疑情。看话头这个功夫很直接了当,简便易行,了生脱死最为巧妙!我们初下手用功谈不上看,看不住的,只能是学看话
【2022-10-11】选自《灵峰宗论》柴立说一切名号,无不性空。性空之义,则不可尽,不可尽空,即是第一义空。故一一号体即法界,不当以世出世事局取之也。然惟超越世间出世间,则能遍入世间出世间。世间柴者,孔
【2022-08-25】转经轮的功德《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中说:“手转经轮之人的威力、智慧、大悲将同三部怙主。一切世间界充满七宝,以此作供养的功德可以衡量,以大发心手转一次经轮的功德却无法衡量;一切世间界
【2022-08-14】2009年梦参老和尚到访云居山真如禅寺讲《金刚经》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真如禅寺)7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真如禅寺)8梦参老和尚开示《金刚经》(真如禅寺)9
【2022-08-01】禅者的精神风貌、人生态度和心地境界,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他的悟处高远,解脱独立,孤峰独宿;他的生活态度,是安住当下、立处皆真;他的价值取向,是无我奉献、当牛作马。——明海大和尚◉本文
【2022-07-28】惜福者受福,佛家自古强调“节俭惜福”的重要性。虚云老和尚曾说:“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望四众不忘传统,厉行节俭,惜福培慧。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崇俭戒奢,既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