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内分泌系统
其他文章
素食资讯
汉传法师
梦参老和尚
【2022-07-21】勇猛心易发,持久心难生。大菩萨在利益众生中,也有退心时。在《大悲陀罗尼经》里,观世音菩萨心想:众生这么多,度了那么久还没有尽。因为曾发过愿——假使我有一念的退心,令我头裂、身体崩碎
【2022-07-20】我们说别人的过失,是善意的想让他人改变,这不会有罪过,但轻易宣扬别人的过失,就造恶业了。所以最好不说他人的过失,甚至要隐藏、保密他人的过失。在不了解的时候,最好不赞叹也不诽谤一切众
【2022-07-19】人生四苦,你断了几个?一,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三,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
【2022-07-18】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能让自己智慧不断提升,不再退回愚痴的状态?《华严经》中说:“若能须臾念如来,乃至一念功德力,永得远离众恶趣,智慧日光灭痴暗。”意思是,如果在极短的时间里忆念佛
【2022-07-14】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位要好好地推广《楞严经》,尤其是最上乘这个禅宗的心法能救度一切众生,每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就会终身受用无穷。现在呢,师父要留这个
【2022-07-12】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我们之所以会心累,是因为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困惑,是因为喜欢消极的看待事物,不能自拔。我们之所以不快乐
【2022-07-11】人这一生,永远不要弄破两样东西,第一是信任,第二是真情!信任如水,一旦浑浊,很难再清澈;真情如镜,一旦破碎,很难再拼凑。信任,能拉近人的距离,真情,能融化心的冷冰。被别人信任,是一
【2022-07-10】真正的人生,是从五十岁开始的。正所谓“五十知天命”,时光流逝,人生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五十岁的你,人生才真正开始。五十岁的人,都懂了。走过山水,见过江湖;真的,假的,美的,丑的
【2022-07-09】孝顺父母的女人父母是我们家中的菩萨,懂得孝顺父母的女人,就是在孝敬佛菩萨,佛菩萨自然也会非常欢喜。这种女人,天生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庇佑,她的一生都会因为她的孝心、善良变得顺利、富足!
【2022-07-04】这三种人念佛不能往生莲池大师说,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
【2022-07-03】皈依三宝只是走形式?问: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都有发愿回向。虽有发心但至今未受三皈五戒,我这个状态是不是盲修瞎练?答:这个不能绝对说是盲修瞎练,但这里面有个
【2022-07-03】你们受戒的人,最好每一逢拜佛时候,都穿上衣袍(受戒的在家人搭缦衣)不要图省事,或者懒惰,就不穿衣袍。拜佛、念佛、听经,要是受过戒的人,一定要穿上衣袍。你看果理和果珊从SanDiego(圣地
【2022-07-02】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里,有幸听闻佛法,真是福报很大,而如果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好好修行,那么顶多是积攒微薄的福报到下一世去继续享福,以后再想修行,听闻佛法也不容易了。一、人生的含义(人
【2022-07-01】大师讲一个偈颂说: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彼,唯为说法令解脱。佛陀出世是帮助我们众生修行,我们现在有很多罪业,佛陀不能够用他的清净的甘露,来洗我们的罪业。我现在
【2022-06-28】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懂得天意,受益终生。何为天意,就是天道运行的法则。战争期间,一日大雪纷飞,一位将军的专车正行驶在返回总部的路上,准备参加一个紧急军事会议。忽然,透过车窗,将军看
【2022-06-22】编辑/九叔图/来源网络来源:来源网人老了,经历了很多,看淡了,也看透了人情冷暖。人老了,就要学会远离损友,与其浪费时间精力来招待他们,不如把时间留给家人,好好陪伴真心相待的人。人到了
【2022-06-16】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上的人不这样做就会给父母带来耻辱。敦伦尽分敦伦尽分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
【2022-06-13】佛陀已经把熄灭怒火的工具传授给我们,那就是:念念分明地呼吸与走路、拥抱愤怒、深层地观照认知的本质,以及深入地看到对方深受其苦,也需要帮助等不同方法,这些都是由佛陀直接传授且是非常实
【2022-06-12】三圣禅修上矩形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法门呢?”《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
【2022-06-11】前世因、今生果,万法之根本在于“因果”二字。我们前世种什么因,今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和“命运”。今生的命虽然大致既定,但是人的运势和福祸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佛教不是宿命论,也从不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