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集 佛菩提修证之枢纽 (下) 正德老师开示

2024-12-03 三乘菩提概说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概说,今天的主题是:佛菩提修证之枢纽。

我们要接续来说,接续来说这个佛菩提的开悟明心与见道,必须具备的正知正见是,必须要众生具有八个识,还要知道哪一些法是生灭法,必定要有一个不生不灭法,祂是心,不是物。

如果说没有真实常住的第八识如来藏的话,那么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证的过程里面,有着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这些修集,那么这些修集的执持与实现,到底要怎么执持、怎么实现呢?还有就是烦恼习气的伏除,无始无明的渐次断除,以及大菩提、大涅槃佛地果德的呈现,到底要怎么样来呈现呢?

也就是说,三大阿僧只劫的修道过程,一定要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那么这些福德资粮,必定要是有被执藏着,接着要能按照当初所造的因来呈现这些果报;那如果说没有一个真实常住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每一世每一世所修的福德,那到底是执藏在哪里?那当初所造的这个福德的善因,将来的果怎么能够如实呈现?如果说自己没有一个这种真实常住的心,祂本身能够应该讲说不会错乱的、如实地这样记载下来,那么这个心表示祂一定要随时随处都在嘛!没有一刹那可以灭嘛!假如说是有人主张是六识不灭,是意识,可是意识明明就是在每天晚上的时候眠熟就不见;有人说缘起性空不灭,可是缘起性空它不是真实,它是被显现出来的,它如果是依止于意识心,意识灭了,它就灭了。所以,一定要有个真实的心,祂能够常住而且有功能,祂要自己有自性,有清净自性,能够来执持这些你每一世每一世所修集的这些福德资粮,然后如实地按照这些所造善因的这内容,去呈现实现这样果报。

还有就是智慧资粮,每一世所修的智慧,所破除的无明,所断除的烦恼,如果说没有一个真实常住的心,因为每一世的修道的过程,来转变烦恼,断除烦恼,发起智慧,那么这个内容,不是每一世都会改变吗?如果不能如实地按照你每一世所修断的内容改变,所增长的智慧来执持,那么这样子的话,修道又有什么可预期的?那么修道就变成戏论,没有办法被信受了。所以,真实常住的第八识如来藏,祂一定是必然存在的。

而且我们刚说,七住位的菩萨就是因为实证了他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他才能够于住位不退,才能够再勇勐精进地往前进修到十住满心,进入行位,再进入回向位。所以我们说,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证里面,你要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要修集智慧资粮,那就要想到:这些所修集的资粮,当然不能漏失才对啊;除了不能漏失以外,还要能够实现才对啊;那么我每一世所修除的这些烦恼习气,未来世应该就已经消除,不会在无中再生有了啊;那我已经发起的智慧,难道每一样都要从头修起吗?

所以,这个部分从这里就提醒大家说,我们在选择佛法,选择你要修的说什么是真正的佛法的时候,这些字眼都是让我们来思考的:如果没有这个心的存在,那这些法能够成就吗?

还有佛地的果德,所谓的大菩提、大涅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现在来略说一下,大菩提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佛地的果德,佛菩提最后成就的是大菩提、大涅槃;如果没有真实如来藏,如果没有金刚心如来藏,那么祂能够成就吗?好!十地菩萨最后呢,进入等觉,最后成佛,圆满的就是证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成佛时候呢要转识成智,转识成智让自己四智圆明。转识成智就是:第八识转得大圆镜智,第七识转得上品平等性智,第六识转得上品妙观察智,眼识等五识转得成所作智。

第八识转得大圆镜智,就是第八识如来镜智中,能够随时恒缘众生,然后能够任运地现起众生的一切善恶业;如果没有第八识,那么怎么来成就说要得大圆镜智呢?第六识本身是要转上品妙观察智,如果主张说,有一个第六识的细分是细意识是叫作如来藏的话,那这里就已经跟佛经里面所说的相违背了;因为一个识本身所转的智慧是一种。那么这里讲的说第八识要转得大圆镜智,就知道必然有一个第八识的存在,必然有一个真实心的存在。

第七识转得上品平等性智。第七识就是我们说的,一般说的处处作主的心,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意根,或者说末那识。但是也有人主张说第七识不存在,是由第六识意识心的另外一个细分,叫作第七识。但是成佛的时候,第六识自己是转上品妙观察智,那么 佛并没有讲说,第六识的细分要转另外一种叫上品平等性智。那第七识转得的上品平等性智,这个部分在七住位菩萨明心证得如来藏的时候,已经有下品平等性智出现了;因为经由实证如来藏,就能观察自己如来藏的人无我、法无我这种平等性,也能观察自己、观察众生,所以是平等平等,这种他所生起的智慧是下品平等性智;所以在七住位实证如来藏的时候,就已经有下品平等性智,直到佛地的时候,上品平等性智才圆满。

那么第六识呢,转得上品妙观察智。这个妙观察智,在七住位的时候实证如来藏,也有下品妙观察智的生起;七住位菩萨自己实证自己的如来藏以后,能观察说,原来自己的五阴十八界生生灭灭的,可是自己的如来藏是永远不生不灭,永远本来解脱,然后又跟自己的五阴十八界同处所,仍然维持自己的这个清净法性,这样才叫妙啊!所以,这个七住位菩萨,当时就已经生起了下品妙观察智;然后到成佛的时候,能够圆满上品妙观察智。

那么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转得成所作智。

那这样子转识成智,四智圆明,如果说没有一个真实心如来藏的话,那这大菩提要如何成就?如果说都是由这个第六识来成就的话,可是却跟经典所说的不一样,而且跟理上也不一样。因为意识心祂是生灭法,祂永远就是生灭心,祂不能转变成不生不灭的心;祂是从这个染污的心,然后最后转成无染的心,祂是修所成的;而且祂是每一世都断灭的。既然是这样的话,祂不能持一切菩萨所修集的福德资粮,也不能持一切菩萨所证的种种智慧资粮,那祂也不能持烦恼,因祂本身是与烦恼相应的。所以,从第六识意识本身的这个粗浅的法性来看,祂不可能是成就大菩提所依止的心。

所以,要成就大菩提所依止的心,一定是真实心如来藏,祂一定是金刚不坏的心。四智圆明大菩提的证得,完全是以在七住位开悟明心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的,为这样的大菩提最后成就的关键、枢纽;如果说离开了第八识,离开了开悟明心的法门,那么佛菩提的修证,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际可行的理论,可以履践,可以论说。这样为大家来说明,相信你就能了解。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再说明一下:大涅槃指的是什么?大涅槃指的是具足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处涅槃等四种涅槃。那么这四种涅槃呢,都是以第八识的法性来施设名称的,怎么说呢?

在凡夫地的时候,烦恼障与所知障具足的情况之下,第八识祂有一个本来的法性。祂有什么本来法性呢?也就是祂自己本来就在,不是被任何法所出生的,所以祂有祂的本来性,法尔在法界如是,祂不是从因缘出生的。

祂有祂的自性,例如祂具足了能出生万法的自性,祂能出生五蕴十八界,能够藉由祂所出生的五阴十八界,再辗转的出生万法。

祂这种自性是清净的,为什么呢?因为祂本来具足了人无我、法无我。因为我们说这种清净,是因为相较于我们说一般的人我有我执嘛;因为我执,就与贪瞋痴等烦恼相应;与贪瞋痴等烦恼相应,就会造作种种杂染的法,那是不清净的。可是,如来藏这种真如无我的法性,祂是本来如是的,以这种真如无我的法性,然后以祂所具足的这种自性来成就万法。

祂又是本来具足涅槃性的,为什么?因为祂不生所以不灭,不生所以不死,本来就没有生死;那本来就没有生死,就是涅槃。祂本来就没有来去,有来去的是我们的觉知心,随着境界来来去去,随着烦恼增增减减。而且这个涅槃心,本来祂是不增不减的,也就是说,这个心所含藏的所有功德,是众生本来就是平等具足的。可是我们这个六识心、七识心会随着修证,你从欲界到色界所有修证,也有现行、不现行的时候;譬如说我们在欲界八识都现行,可是修禅定的人生到色界天,他可能这个鼻识、舌识不现行,乃至耳识、身识不现行,最后只剩下意识;所以这个都是有增减的。所以,这样的一个不生不死、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法性,就叫涅槃法性。

所以,我们称为说第八识的本来法性,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凡夫地的时候,烦恼障与所知障具足,这种法性仍然不受影响,还是维持第八识这样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那第二种呢,有余涅槃以及无余涅槃,这个部分所指的是什么呢?所指的是二乘的声闻、缘觉,他们在修证解脱道的时候,为了出离生死,断除生死相应的烦恼障;断除生死相应的烦恼障的现行以后,让自己出生于三界中的这种贪爱的因都断除了,对于五蕴的自我以及我所的这种贪爱的因都断除了;断除了以后,没有一个让他再出现于三界生死的这样一个烦恼存在的情况之下,在没有舍报之前,就称此时为有余涅槃;舍报以后,他的如来藏不再出生五蕴,不在三界中现行了,那么称这样的如来藏,称为无余涅槃。

第四种无住处涅槃,指的就是佛与菩萨,菩萨在菩萨地整个修证的过程里面,实证了如来藏,转依真如,然后断除了烦恼障,同时断除了所知障,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以及变易生死的烦恼,完全让如来藏所含藏的法种是纯净的;这种情况之下呢,依于大悲心,依于要利乐有情,所以最后能够成就于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

所以我们说,这四种涅槃都是依止于第八识的法性来施设的;只是说现在的这个第八识,所含藏的法种的内容如何。譬如说,我们说一般的凡夫,都未曾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情况之下,我们说他的第八识是具足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乘人在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他的如来藏没有出生三界生死的烦恼因,这些都已经断除了,然后也不在三界现行了,称这时候的如来藏为无余涅槃;佛实证无住处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利乐有情永无止尽,此时称佛的这个第八识为无住处涅槃。所以我们说,到佛地的时候就一定是实证这四种涅槃的内容,称为大菩提。如果说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的话,这大涅槃又如何能够实现,又如何能够显现呢?

所以我们说,离开了第八识如来藏,没有一法可以被称为涅槃的。为什么?因为刚刚我们有说,涅槃的法性是不生不死、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生灭法中的五蕴十八界,一般众生或者说在修道过程里面没有具足正知见,最宝爱的意识觉知心,祂是涅槃吗?祂可以被称为涅槃吗?那我们来检查祂,祂是否可以被称为涅槃。

祂有生有灭,祂是不生不灭吗?大家已经知道,意识心是要依止于意根与法尘才能生起的心;既然是要依止于因缘才能出生的心,所以是有生有灭的法。同时,祂是被出生了以后,中间因为因缘还会断灭;譬如说众生在眠熟的时候会断灭,在证了无想定的时候、灭受想定的时候会断灭;所以祂是有生有死、有生有灭的法。祂是有来去的法,随着烦恼现行、境界现行,就来来去去。祂是有垢有净的法,在烦恼很多的时候,都是跟烦恼相应的,是染污的法;可是经过修道以后,能够把这烦恼断除,就与善法相应,跟善法相应的时候就是清净法;可是祂是修所成的,祂是由染污的法而修成清净的法的,那么祂就是有垢有净的法。有增有减的法,祂今天与烦恼相应的时候,是与这个贪瞋痴相应;经过修道以后,贪灭除了,瞋灭除了,那么贪瞋相应的法也减少,相应的心所法也减少。

所以我们说,意识本身祂是没有这种涅槃法性的内容的,没有办法被称为涅槃的。既然没有办法被称为涅槃,那么一定要有一个是涅槃的本际的存在,也才有办法说,从这个因地的时候祂就是这样的法性,最后成为佛地的时候,还是同一个因地心,最后果地觉还是同一个心,这样才叫作因果相续。

我们说这个五蕴法里面呢,我们举一个例说,没有一法可以被称为涅槃。一般会被误解的还有一个,就是意识所相应的这种觉受。也就是说修禅定的人,他可能会因为修禅定,而有在成为定心的一种觉受、轻安的觉受;或者说因为修定以后,能够离于这个五尘的分别,然后在定境法尘中,能够轻安、安住;乃至于说能够止息而不觉知自己的存在,譬如说证得这个四空定;可是这样子不是涅槃,因为还是要来追究最根本的这个意识心,因为这些境界都是跟意识心相应的。如果能够在这里认识清楚的话,那样子你就可以知道说,真正能够有这个资格被称为涅槃的,原来就是这个本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

所以我们说,大涅槃与大菩提,是佛菩提修证最高最究竟无上的果德,那么一定要有一个金刚心如来藏的存在。那你要实证金刚心如来藏,要步上修证的枢纽,就是在七住位的开悟明心;从七住位开悟明心开始,然后你才能够说次第的修证,最后成就佛菩提的这个大菩提、大涅槃的圆满。那么这条路呢,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在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都是这样走的;这都是祂们曾经走过的足迹,从信位的修足信心,对三宝信心的满足进入住位,然后在七住位实证如来藏位不退,再进入满足十住,进入行位、回向位,然后进入初地以后次第的修证,十地满心进入等觉,最后成佛;这样的一个足迹呢,未来诸佛也一定要这样子走。但是,佛道是要三大阿僧只劫,这样长远的路来走的,可是我们却要认识,它最重要的关键点在哪里?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在,开悟证得这个第八识如来藏!

要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它需要有一些前提的,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的,你需要去认识清楚的。那么这些内容呢,我们将在下一节来为大家解说。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更新于:1个月前

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