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珠宝的渊源

2024-09-21 文化漫谈

中国一个历史特别悠久的国家,特别是对玉有着更深的意义。玉不仅有美玉还得有玉德。

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阗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 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阗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阗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阗玉物理性质 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十一德、五德之说。

魏晋以后,统治阶级在全国各地开凿石窟,修建寺庙,雕塑佛像,同时,也根据中国人的尚玉观点,用玉石雕刻佛像、飞天,雕刻与佛教典故有关的莲花生子、持荷童子等宗教人物形象,促使佛教越来越向着和世俗结合的方向发展。

唐代盛行的玉飞天,宋代的玉观音、玉持荷童子等,也是佛教和中国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不过是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其形象更贴近当人的生活风貌而已。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佛教倡导与人为善,死后才能升入极乐世界,而这极乐世界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琥珀等铺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宝,其中许多就是今天的玉石。

唐宋是玉雕的繁荣时期,唐代人物玉雕作品多以佛教为题材,是玉飞天就是典型,玉飞天人像以镂空技法制成,为飞天凌空驾云状。据说该佛是将鲜花和香味洒向人间之佛。宋代玉雕人物主要是各种形象的童子佛,典型的有执荷童子等。

佛教中各种玉石的收藏和运用之丰是世界上任何宗教所不及的。佛教寺院内运用玉石极为讲究,西藏布达拉宫和青海塔尔寺作为藏传佛教的代表寺院,其佛像和法器上装饰的多为绿松石、青金石、翡翠、白玉、青玉等。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中出土的4枚佛骨舍利子,其中一枚即放置于特制的玉棺中,可见玉器在佛教中的尊崇。观世音菩萨身上的首饰和宝莲座,弥勒佛的宝冠和宝座屏,是用玉石装饰的。四大护法金刚用的是青光宝剑、碧玉琵琶、混元珠伞、金龙花狐貂来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予以了玉石神圣的宗教色彩。

在中国文明及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来儒、释、道三教并立。除儒教以外,其它两种宗教中的文化因素也加入了玉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过程中。道教以玉为灵物,视为 神药,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中,玉亦仙药,但难求耳,《玉经》日:服玉者,寿如玉也,期望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佛 教对玉文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华经》更将玉列为七宝之一。从传统玉器中的观音、佛摆件、小而精的挂件、如意等手把件到数量众多的博物馆馆藏珍品, 所以这种文化和佛教题材成为玉器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

1、个人修持用玉宝

是有功德的,并且用不同的佛珠念佛所积攒的功德是不同的。大般涅盘经云:假使一月,常依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运载,仍至众宝各满百数,以用布施,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假使有人,以大象车,尽大秦国中种种珍宝及以璎珞,数各满百,以用布施,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

在念佛时记数,佛珠是不可少的。而佛珠多取材于玉宝和金银。但用不同材质的佛珠念佛,所积攒的功德大不相同。据陀罗尼集经卷二记载,若以金、银、赤铜、水晶等宝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可以得到十种波罗蜜之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即无上正等正觉。在陀罗尼集经所记述的各种念球中,以水晶念球的功德为最高。

2、供奉诸佛和菩萨

宝来供奉诸佛和菩萨可积攒功德,而且这种供奉不限于凡人与佛以及凡人与菩萨之间,而且也存在于菩萨与菩萨之间。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这样的记载,当释迦牟尼佛介绍了观世音菩萨后,无尽间菩萨当即表示要用珍宝来供养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中记载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金沙布地,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舍利弗,彼此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间,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些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佛国的富丽堂皇,除了庄严景象外,主要是督促极乐世界的人们念佛、念法、念僧。而念佛、念法和念僧正是为了修持,而修持就可以积攒功德。

3、造像和修饰佛像

造象和修饰佛像一方面是为了诚如是地写实性描述佛,另一方面也包含庄严与积攒功德的意思。因为,对于一般人而言,巍然壮丽的佛像肯定是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尊敬。同时,造像人和拜佛人也积攒了功德。佛教三世因果经中说: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舍金装佛身,说盖如来盖自身。

千因果,悟世间真谛。人贵自修方自强,心怀净悟若海阔。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