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见到的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关于这两种的说法也小有争论,其典故源自哪里?今天小编搜罗一些关于茶禅文化概念的思考说法,分享给大家。
禅与茶的渊源
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本作禅那,简称禅,意为静虑、瞑想、思维修,是一种特殊的定。定是梵文Samndhi的意译,指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调练心意的功夫。小乘佛教奉习戒、定、慧三学,大乘佛教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禅定是大小乘佛教所共同修习的法门。
禅与茶结缘,其原因有五:
(一)禅佛徒习禅定,务于不寐,通常不眠或少眠,容易困乏、疲倦,饮茶能兴奋大脑,令人少睡,消除疲劳;
(二)禅佛徒平日蔬食简单,营养不足,又不夕食。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饮茶可以充饥和补充养份;
(三)茶为万病之药,饮茶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佛家戒酒,禅林寺院以茶代酒,举行茶会、茶宴;
(五)茶禅一味。[1]简要地说,就是却睡、养生、防病、待客、修行五个方面。
现存文献关于佛教与茶结缘的最早年代是在南朝宋时,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饭所饮茶,八公山沙门昙济设茶奉敬刘宋皇子,都属于佛门日常生活中的饮茶,文献记载见于陆羽《茶经七之事》。
现存文献关于禅与茶结缘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降魔师即降魔藏禅师,为神秀弟子。降魔藏在北方大兴禅教,弘传神秀北宗禅法。由于坐禅不寐,过午不食,禅僧普遍饮茶。流风所及,影响到民间。遂使饮茶风俗传播到北方广大地区,促成了北方地区饮茶风俗的普及。
中唐以后,佛门文献关于饮茶的记载渐多,特别是禅宗语录中时有可见。沩仰宗创宗人之一的仰山慧寂禅师有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法语更是流传千古,慧能一系的南宗禅更是与茶有着特殊胜缘。
禅茶与茶禅的义释
(一)禅茶义释
禅茶义一:禅和茶,两者是并列关系。如禅茶一味。
禅茶义二:禅寺、禅门中茶礼、茶法的简称,指禅家的一种饮茶、行茶礼法。
禅茶义三:供饮用的茶品,往往是由禅寺僧人开发(种植、加工)出来的茶叶,属佛茶的一种。佛门种茶、制茶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茶产于佛寺、禅寺,但当时一般不称佛茶、禅茶。佛茶之名始见于当代,如九华佛茶、普陀佛茶等。禅茶之名则始于近年,如法净禅茶(浙江杭州)、径山禅茶(浙江杭州余杭)、资国禅茶(福建宁德福鼎)、永兴禅茶(四川雅安名山)、普洱禅茶(云南)等。
2009年11月,在第四届世界禅茶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资国禅茶法脉传承仪式,确认资国禅茶加工技艺传人。可见,禅茶也不局限于僧人种植加工,而是扩大到泛指产于禅寺周边,采用相同工艺加工出来的同类茶。
(二)茶禅义释
茶禅义一:茶和禅,两者是并列关系。如茶禅一味。
茶禅义二:藉饮茶而习禅,藉茶艺、茶礼修禅道,属茶道的一种。茶道所修之道可儒、可道、可佛,茶禅则是专修佛教中的禅道。
茶禅是一种修行方式、修行途径。人生修行的方式、途径有许多,茶禅只是其中之一。
茶禅观念肇始于中唐,茶禅之名定于清。乾隆皇帝《三过堂》诗有茶禅数典自三过,长老烹茶事咏哦,典出苏轼三访文长老过湖上烹茶参禅事。又赐三塔寺(原吴越保安院、宋景德禅寺)名茶禅寺。
茶禅一味义释
茶禅一味即茶和禅一味。茶和禅两者并列,无先后、主次。正因为如此,茶禅一味也可表述为禅茶一味。
茶味实有味之味,可以感知。禅味乃无味之味,只可意会。茶非禅,两者如何一味?茶禅一味,在于因茶入禅,因禅而悟,从有味之茶参无味之禅,从有形茶艺、茶礼悟无形禅道。茶禅不二,茶禅一如,即茶即禅。茶心、禅心、人心,在其究极上归于一心。境界至此,方能体会茶味禅味,味味一味。
茶禅一味是茶禅修行的主要追求目标,是悟道后的境界。
禅茶文化与茶禅文化
(一)禅茶文化
禅茶文化概念基于禅茶概念,禅茶概念义项一和义项三不在讨论范围,仅有义项二属于文化。这样一来,禅茶文化内涵则仅是关于禅寺茶礼,其内涵较小。
(二)茶禅文化
茶禅文化概念基于茶禅概念,同样,义项一不在讨论范围。茶禅文化概念内涵则是关于如何饮茶而习禅,通过茶艺、茶礼而修禅道。
茶禅文化内涵包括上述的禅茶文化,其外延也大于禅茶文化,禅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均小于茶禅文化。
禅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之分,有如来禅和祖师禅之分,有北宗禅和南宗禅之分,讨论茶禅文化时,不能将各种禅混为一谈,不加以区分。茶禅文化的核心是慧能一系南宗禅与茶的殊胜因缘关系。
结 论
(一)禅茶主要是指茶品,茶禅则是一种籍饮茶而习禅的修行方式、途径。
(二)茶禅一味也可表述为禅茶一味,义为茶禅不二,茶禅一如,即茶即禅。
(三)我们主张用茶禅文化而不用禅茶文化,因为茶禅文化内涵和外延均包括禅茶文化。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