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名智者?

2024-06-04 菩萨正行

《优婆塞戒经》中有一段世尊与善生菩萨的对话。善生菩萨问:世尊!云何名智者? 世尊回答到: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那么,菩萨要如何发大愿才是有智慧的人呢?这边我们再看一下这一段经文,佛说: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谘问深法,受持不失。这一段经文佛开示了说:大菩萨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身业、口业、意业都是要造善业,不可造恶业来损减福德;而他们身、口、意三行所造的一切善业,目的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众生将来可以证得解脱果乃至证得佛果;所以他们所造的善业,一切都愿意和众生共享。大菩萨们也常常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等。

首先,我们看到,这些有智慧的大菩萨们,他们的大愿是为了帮助众生未来可以解脱出轮回乃至成佛。这和世间人所说的我要造福人类等等愿望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虽然要造福人类也是善愿,但那个只是通过新的科学发展等等途径让人类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而已,离解脱轮回毫无关系,没有人会因为生活更加便利、医疗更加先进而出离轮回,人们仍然在不断的轮回中。所以,真正的大愿、真正的利益众生,一定是以证得解脱果乃至证得佛果为核心的。

其次,大菩萨们再怎么大,也都必须要亲近诸佛,因为永远都有他所不知道的法要随佛修学,所以应该常亲近诸佛;乃至三地、四地、五地满心有了意生身以后,更是每天都要去见佛,没事的时候,每天到别的世界去见仍然住世的诸佛,假使能听到二、三句和自己目前证量有关的妙法,也许一步就跳到上地去了!

第三,菩萨摩诃萨除了常常亲近诸佛以外,也必须要常亲近声闻、缘觉。这就有很多的差别了,譬如说,刚明心见道,虽然阿罗汉不懂实相,但是他们在解脱道上的证量终究比我们超过很多,去和他们亲近亲近又有何妨呢?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他们可以从我们这边得到佛菩提道的知见,我们也可以帮他们回心大乘;而我们应证的无余涅槃、有余涅槃还没有亲证,可以和他们亲近而增长自己的涅槃解脱道上的知见。而如果是地上的菩萨来亲近声闻、缘觉,那是结交善友,是要促使他们回心于大乘,所以也要亲近他们。除此之外,大菩萨们亲近声闻、缘觉,有时亲近的是菩萨声闻、菩萨缘觉,双方更可以获得大利,因此更应该亲近。

第四,大菩萨们亲近善知识则有很多的不同,就看各人的因缘、证量的高下而去亲近不同的善知识。善知识,可不一定是几地以上才称为善知识,有时候乃至凡夫善知识的一句话,无意中触动我们心田里面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的思惟以后,可能就使我们因缘成熟,而转入上一地去了。诸地的现观证境,都是借着世间法上的因缘来增进的,全部都不离世间法;所以《六祖坛经》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世间法中往往可以促使我们某一种子现起而增益一切种智;我们就要借着这个因缘去整理、去体会,最后也许几个月、几年,我们就可以满足当地心,而跳进上一地了,那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一个因缘了。所以说,善知识不一定用什么身分来呈现的;譬如说,有时乃至一个卖肉的屠夫,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善知识,有一个禅师在参禅的时候参不出来,走过市集的路上刚好有个屠夫正在卖猪肉,有人说:你要全部都给我精肉。也就是说,要全部给我瘦肉。那屠夫将刀一甩插在砧板上说:哪一块不是精肉呢?这位禅师刚好看到这一场对答,就这样悟了!所以,谁是善知识?真的是很难说的,也许在某一个因缘下,有时甚至佛菩萨派条狗来,就帮我们悟入了!这都是很难说的。

第五,我们不但要常有谦和之心来亲近善知识,还要供养以及恭敬、谘问深法、受持不忘。古时候的做法是,想要谘问深法之前,得要恭敬供养之后再请法。有许多大菩萨来觐见佛请法,总是先奉上金缕衣、天衣或是天花供养;若是从天界来的菩萨,就先散天花供养。所以,菩萨在谘问深法之前,要先恭敬供养声闻、缘觉、善知识等等;谘问之后则要受持,不可忘失;除非你所听来的不是正法是虚妄法,否则就应当受持而不忘失。而大菩萨们谘问和不忘失可不是一般的法,而是深法,能够帮人解脱乃至成佛的法才可以被称为深法,普通的人天善法不能算是深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所谓大愿,大在哪里。大在可以帮人解脱乃至成佛。

所以,菩萨应像以上所说的一样如此发愿,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智者大师:方等秘法具六缘第一 智者大师:方等秘法具六缘第一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 智者大师: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十上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十上

吴汝钧: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吴汝钧: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僧璨大师:三祖僧璨:智者无为 僧璨大师:三祖僧璨:智者无为

星云大师:知此知彼有智者不争 星云大师:知此知彼有智者不争

智者不会做后悔的事 智者不会做后悔的事

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下 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下

智者大师:注十疑论(二) 智者大师:注十疑论(二)

智者大师:注十疑论(六) 智者大师:注十疑论(六)

道家经文,只有智者才能读懂! 道家经文,只有智者才能读懂!

智者躲鬼 智者躲鬼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智者的三位师长教师 智者的三位师长教师

疫情之下:谣言止于智者,春天已经来临 疫情之下:谣言止于智者,春天已经来临

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智者大师开示的十个忏法 智者大师开示的十个忏法

322 智者真慈禅师悟道因缘 322 智者真慈禅师悟道因缘

126 智者全肯禅师悟道因缘 126 智者全肯禅师悟道因缘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一位智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商人与智者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商人与智者

印度智者的故事 印度智者的故事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智者的选择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智者的选择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高振农教授: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高振农教授: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品味智者的境界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智者品·第六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智者品·第六品

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 庸人滋养肉体  智者滋养心灵 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 庸人滋养肉体 智者滋养心灵

智者大师简介 智者大师简介

法称论师简传 --“见超前贤”的前贤智者 法称论师简传 --“见超前贤”的前贤智者

智者的十大追求

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四十六世智者嗣如禅师 四十六世智者嗣如禅师

天台三祖 智者大师 天台三祖 智者大师

梁 智者慧约国师 梁 智者慧约国师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止于智者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智者除心不除境 智者除心不除境

智者大师就是读这部经开的悟 智者大师就是读这部经开的悟

师父说:真正的智者,不争 师父说:真正的智者,不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佛说阿弥陀经义记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佛说阿弥陀经义记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维摩经略疏.释佛国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维摩经略疏.释佛国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请观音经疏.释西方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请观音经疏.释西方义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净土十疑论》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净土十疑论》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摩诃止观(节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摩诃止观(节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节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节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莲宗诸祖论智者大师 莲宗诸祖论智者大师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智者的四句话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心中有光之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心中有光之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暗钝愚痴人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暗钝愚痴人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慧光法师:智者能 慧者心 慧光法师:智者能 慧者心

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在天台山修建国清寺

“饱谷总弯腰,智者总温和”行走人世间,该低头时要低头

圣开法师:上智者对下愚者之仁忍 圣开法师:上智者对下愚者之仁忍

智者大师: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智者大师: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超然法师:七佛传法偈(五)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超然法师:七佛传法偈(五)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智者畏因 愚者畏果,有福气的人,从来不做这三件事

智者大师: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智者大师: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月悟法师:智者大师传授“礼佛方法” 月悟法师:智者大师传授“礼佛方法”

月悟法师:智者大师金陵弘法大获成功的因缘 月悟法师:智者大师金陵弘法大获成功的因缘

慧律法师:智者追求真实,愚者追求虚幻!

慧律法师讲法,智者追求真实,愚者追求虚幻!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智者寡言,圣者无言 智者寡言,圣者无言

智者大师:欲诵经灭罪 当做此观心法 智者大师:欲诵经灭罪 当做此观心法

本源法师:愚者调境 智者调心 本源法师:愚者调境 智者调心

禅到底可说不可说?迷人口说 智者心行! 禅到底可说不可说?迷人口说 智者心行!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认识到自己的不聪明 也算得上一位智者! 认识到自己的不聪明 也算得上一位智者!

自己只想获得解脱,不想成为通晓经论的智者,可以不用花精力闻思吗? 自己只想获得解脱,不想成为通晓经论的智者,可以不用花精力闻思吗?

达摩难陀:愤怒是可以驾驭的 智者从不挑战愚昧者 达摩难陀:愤怒是可以驾驭的 智者从不挑战愚昧者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