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集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三)

2023-12-16 宗通与说通

由正元老师开示: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三)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这一个单元继续为大家介绍佛教不应分宗立派。

上一次我们讲到,三地菩萨证得四禅八定以后,祂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可是祂不要。为什么呢?因为祂的目标是要成佛,不是成阿罗汉。因为祂在初地的时候发起增上意乐,发了十无尽愿,这一个十无尽愿发了以后,就是要尽未来际受持的,永远不舍弃;由于这个十无尽愿的摄持,所以发起了受生愿,继续再去投胎,祂不害怕隔阴之迷;因为祂知道,即使未来世就算忘了这一世的修证,只要能够再接触佛法继续修行,最后还是能够再证悟,还是有办法再修回来的。

为什么菩萨这么勇敢,不害怕隔阴之迷呢?阿罗汉、辟支佛都不敢,他们都怕。为什么菩萨敢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如果入了涅槃,就不可能成就佛道,因为菩萨要成佛,而不是成为二乘的解脱,所以菩萨起受生愿,再来人间;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悲心的缘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看见这么多众生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饱受三苦、八苦的逼迫,而这一些众生都是菩萨自己过去世的父母、亲友、师长;因为不忍众生受苦,而生起大悲心,所以菩萨就留惑润生,发起受生愿,发起十无尽愿,这就是祂的增上意乐。由于这两个原因,菩萨就重新去投胎。

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具足了,祂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去修;因为入灭尽定当中是无知无受无想的,什么都没有,在那里面只是虚耗光阴而已;菩萨认为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益的事,祂认为入灭尽定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祂不入。祂有能力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祂却不要,祂要继续再去进修道种智;祂可以取证无余涅槃,祂也不要,祂一直往上进修到六地,由于无生法忍的成就,不需要加行就能证得灭尽定,成就俱解脱果。而这也不是菩萨要修证的,是因为六地的修证,本来就是大乘的俱解脱果。

在证得俱解脱以后,菩萨再回头把世俗法和佛法作一个圆融。祂所证得的灭尽定是不得不证的;因为在这里如果不证灭尽定,就无法再往前走了,所以六地菩萨祂在这里能够证得灭尽定。虽然证得灭尽定,祂照样不取涅槃,又往七地前进,修学无量无边的方便与善巧。这个方便波罗蜜祂修学满足以后,就无法再往前进了,这时候祂会认为佛法就到这里为止,无生法忍到这里就无可再修了;而七地的念念入灭尽定,这一个心是非常寂静的,这时候就会被无余涅槃的寂灭乐所吸引,会不由自主的在舍报的时候就会入无余涅槃。可是诸佛世尊大慈大悲,不会让祂入无余涅槃;所以在七地菩萨入涅槃以前,佛就会现身传给祂引发如来妙智三昧,佛会传给祂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因为佛的加持有了这样的三昧,七地菩萨就不会入涅槃,而进入八地,就是这样次第的进修下去直到成佛。

这个意思就是说,大乘解脱的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在菩萨七住位开始就已经证得了。初地的慧解脱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这叫留惑润生;留一点点三界的爱,不把它断除,以这个爱来滋润未来世的受生,这叫留惑润生。然后修到三地,可以证得灭尽定,成就俱解脱的有余涅槃而不取证。一直到六地才证有余涅槃,可是照样跟初地、三地一样,不取证无余涅槃而继续进修。一直到佛地金刚喻定现前的时候,圆满了道种智,名为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圆满具足了,这时候才现起无住处涅槃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因为变易生死断尽了,佛又有度化众生的大悲愿,因此佛仍然有识种的流注,所以佛可以有三身应化,有法身、报身、化身可以来利益众生,所以佛不住于涅槃;可是佛的识种已经清净圆满了,不会再有熏习、有变异,因此佛也不住于生死,所以叫作无住处涅槃。证得无住处涅槃的时候,也同时证得无余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佛的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断尽了,一切生死苦果永尽无余,所以名为无余涅槃。这就是大乘所讲的四种解脱道。这四种涅槃中,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共二乘的法;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是不共二乘的法,这是二乘人所不知道的。

大乘的解脱果兼具人无我和法无我,所证得的人无我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也是一样,祂也是非修非不修。因此有人就会说:那二乘的涅槃应该就是修得的。告诉各位,祂也是非修得非不修得。为什么二乘涅槃不是由修而得的呢?要说明这个以前,我们要先来说明什么叫涅槃。

二乘人虽然能够证得涅槃,可是不懂涅槃的真实道理。而大乘菩萨从七住位开始,还没证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就知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就已经知道,涅槃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不是经由修道后来才生出来的,涅槃是本来就有的。不懂佛法的人可能要问:既然涅槃是本来就有的,为什么我们要修行以后才能证得呢?我们在这里就要说明,什么是无余涅槃。这要从八识心王来为大家说明,各位就比较容易了解。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先说这个前六识,前六识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眼识能见色、耳识能闻声、鼻识能嗅香、舌识能尝味、身识能觉触、意识能知法。如果光是只有这一些见闻觉知,而没有一个作主的心,那能不能做得了什么事呢?那当然没办法!所以还必须要有一个作主的心,这一个作主的心就是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这一个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作主的就是我们的意根。以上这七个识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所出生的,从阿赖耶识所生出来的。当你没有找到阿赖耶识,你不晓得祂是什么,但是我告诉你,祂是真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这一个第八识,就不可能有你的存在,不管你有没有证悟。

我们来说这个道理,前七识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出生的。你如果透过见道不管是二乘的见道,或是大乘的见道你只要把自我的执着消除掉,不要再执着自己,能够认同无我,并且依十八界一一现前来观察:这个我是不真实,是虚妄,是假合而有的。能够这样现前观察,你就会如实的证得无我。并且了解到,就是因为有我才会轮回生死,如果没有我就不会轮回生死,这样你就可以证得人无我;到了舍报临终的时候,你不要再去投胎,要让这个我消失掉,这样才不会有轮回。如果自我的执着断除掉了,舍报以后色身坏掉了,这个第八识真如渐渐离开身体,也不再出生中阴身,就不会再去投胎,你就会消失掉,你就会从三界消失掉没有你了。结果是剩下谁呢?当然就是你的如来藏。祂没有见闻觉知,祂也不会作主,也不会思量,也不会再出生中阴身,因为祂是无形无相,不会再于三界中出现,这就是涅槃。

当你还没有入涅槃的时候,你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也不作主、不思量的;当你入了涅槃,祂也是那样离见闻觉知,也不作主、也不思量。所以,不管你入涅槃或不入涅槃,第八识如来藏都是那样的一个法性。因此,你现在在轮回生死,其实是你拉着祂轮回生死,不是祂害你轮回生死;因为你一天到晚舍不掉你见闻觉知的心,舍不掉对这个觉知心的贪爱,不肯让作主的心自我消灭掉,所以你轮回生死;因为过去世的你,对五阴十八界有种种的贪爱,所以你死了以后,第八识如来藏就会变现中阴身又去投胎,所以会有这一世的生死。可是你有生死,祂却没有生死,祂投胎时并没有死啊!当你出生的时候,祂虽然跟着你出生,可是因为祂没有死,所以祂并没有真的出生。因为祂是常住,常住的法、本来就有的法,不是后来才有的;所以祂是本来就不生不死的,本来就是涅槃。

祂本来就是寂灭的法,祂是离开见闻觉知、不作主、不思量的,所以涅槃就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祂自住的境界而言,取涅槃只是方便说。说你死了取涅槃,其实你哪有取涅槃呢?你死了,你消失掉了,是祂第八识如来藏祂自己存在而不去投胎,可是祂没有取涅槃啊!因为祂本来就是涅槃,所以你没有去取涅槃,取涅槃只是方便说。是你消失掉了变成真实的无我,这叫涅槃;当你的轮回生死消失掉以后,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祂不生不死,这就叫涅槃;由于祂本来就不生不死,所以叫涅槃。如果涅槃是透过你修行以后,祂才没有生死的,那祂过去世就不晓得生死过多少回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我们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阿隬陀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