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打妄想和用功的时间,比较比较哪个多哪个少?哪个占优势?时时刻刻要检验,这全靠自己。别人只能告诉你用功的方法,真正用功全靠自己。
据说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发心用功的时候,到斋堂里添好了一碗饭一碗菜,他把菜碗端起来当饭吃,饭碗放在桌子上用筷子夹,他这个人在斋堂吃饭的时候功夫已经现前了,没别的,就是功夫熟了,拈来便用。我们学别人学什么呢?就学他那个认真,学他那个踏实!这古代的祖师,他们也都是从不纯熟达到纯熟。
古人在哪儿一住,就是十年二十年不动,这叫久参有禅,久住有缘。你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你怎么用功呢?还有人嫌功夫慢,想快一点,这也不行。菩萨用一个功夫就是多少大劫,你用这几天就嫌烦,这个可惜呀,没有个长远心。佛说的任何一个方法都能了生死啊!你既然发心出家了,就要认真修行,要踏踏实实把功夫弄个水落石出,今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总之要弄个踏踏实实,没有不成功的。
公案上有个法常禅师,他闻到马祖说即心即佛,他就明白了,就这么一句,他就明白了。可他明白是明白了,还没达到实际,要行解相应才行。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见道是修道的开始。
前边这些祖师,他们就是很实在,闻到认准一个法门就踏踏实实去用功,三十年五十年不变。我们总想省点劲,总想一开始就得很大的好处,总想赶快成佛,这成佛不是你想成就成的呀,要三十年五十年不杂用心哪!我们现在这个心多杂呀?赵州禅师亲近南泉开了悟,还要三十年不杂用心,香林禅师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四十年哪!不是你这样到禅堂来走一下,马上就成片了,没有那么快,你想快不行。
什么是杂用心?你今天用用这个法,明天用用那个法,那都是枝叶。这个时代弄成这个样子了,到哪里去找一个善知识呀?现在也方便了,坐火车、坐飞机,一天能走几个省,你找到没找到呢?
古代人参学,跋山涉水,费尽草鞋钱,自己有几个钱都买鞋子穿了,闻听善知识道风,不远千里而来,心心常在道,念念不离宗,一天到晚都在道中行。你现在是不是念念依靠佛菩萨,依靠善知识指一条明路呢?可能不是。时代不同了,人心也变了,你即使找到一个善知识,人家和你讲明白了,你也不见得明白。马祖不是说了吗?即心即佛呀,你向外求怎么能行呢?即心即佛,是心作佛,自己就是佛啊,你到哪里去求?往外求不行啊!
想了生死总是个好事,什么是生死?妄想烦恼,长长短短,人我是非,起心动念这些都是生死啊!生死把我们包围了,古来人不得己,要看个话头,对这个话头,多少年来,人们看法也不同,认识也不同,诸方这些善知识,这些老和尚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看法。古人说:行也禅,坐也禅,那就是功夫用得恰当,功夫有力量了,有了力量,就把烦恼妄想摧走了,转成了一个正念,这时磕着碰着都可能悟道!你功夫没用到火侯,你只顾分别人我是非,长长短短的,就是磕着碰着也不行。
用功是什么?用功就跟那木头人一样,外边的音声色相入不进,内里边不动。古人说,你如是,我也如是,彼此的见解,彼此的受用达到一致。说是用功,现在基本来说尽是打妄想,就是看一两本经,也体会不到经的义理,我们想学习教理,学习教理要依义不依语,要善解善会如来义,明白就好,不明白就赶快持戒坐禅,弄个水落石出,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一场。
更新于:2023-12-09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