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注释书
在结束检视马哈咖吒亚那尊者对佛陀教法贡献之前,我们应稍微提一下上座部传统中,归给他的两部注释书:《藏释》(Petakopadesa)与《导论》(Nettippakarana),以及一部重要的巴利文法书《马哈咖吒亚那文法》(Kaccayana-Vyakarana)。这两部注释书并未纳入巴利藏经中(缅甸版近年来才将它们并入经藏①),但它们对上座部注释方法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导论》注释者的指南
髻智(Nanamoli)比库②曾将这两部作品译成英文,他认为《导论》是《藏释》后来更精练的版本。①两者基本上都是处理相同的注释方法,其中《导论》更为清晰与流畅。
设计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从佛陀多元的开示中,萃取出蕴藏其中的一致原则。它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大师根据听众性情与情况的众多说法有个一致的体系,只要仔细观察,便能从个别说法中萃取正确的注释技巧,呈现出它朴实的本质。《导论》的目的是为了定义那个系统。
根据髻智比库的解释,《导论》本身并非注释书,而是给注释者看的指南。它本身对教法的解释不多(除了范例之外),而是被拿来作为引出教法表相之下结构性元素的工具。它的方法学是建立在文句(byanjana)与义理(attha)的两大标题下。
「文句」是由十六个「表达模式」(hara) ③构成,是字句与逻辑分析的技巧,可被运用在任何特殊段落,以萃取出语词表述与逻辑架构背后的原则。
「义理」是由三个方法或「指导方针」(naya)④操作。它们以意义为教法的目的或目标(attha,此巴利语就是指「意义」与「目标」),即涅槃的成就,然后揭露所讨论的教法,如何「表达」那个目标的成就,另外两个方法⑤接著被提出来,以连系经典术语⑥与解释意义的。②
这个方法被注疏者运用在各部藏经中的第一经,以特别补遗的方式,加在注疏的最重要部分。③目前还存在著一部对《导论》的注疏,被归为护法阿阇黎(Acariya Dhammapala)⑦所作。
关於作者的讨论
《藏释》与《导论》这两部注释书的末页,都署名为佛陀弟子马哈咖吒亚那所作。《导论》的末页则进一步说它是经过世尊认可⑧,并在最初的结集中诵出。西方学者倾向於认为将作者归为马哈咖吒亚那是无稽之谈,然而髻智比库在所译《导论》的前言中则提出一个解释,保留佛教传统看法可信的部分,而非全盘否定。④
髻智比库提议,我们应将「注释方法的作者」与「作品的作者」加以区分。他提出一个可能的假设既无法证明,也无法否定即长老马哈咖吒亚那与在阿槃提的传承弟子,想出一套诠释佛陀开示的简明方法,这方法或至少它的元素,在早期结集中可能曾被讨论过,并以粗略的形式口传下来。往后,这方法可能发展成一本书,目的是整合它的各种元素,并阐释它们在特殊经文中的应用,这本书最后就成了《藏释》⑨。过了一段时间,也许几百年后,一本更精练与清楚的书被写成,它就是《导论》。
由於蕴含在这些书的原始方法学是出自马哈咖吒亚那尊者,或在某种程度上咸信是出自於他,编辑者出於对原创者的敬意,遂奉他为作者。马拉拉塞奇罗(G.P.Malalasekera)⑩提出类似的假设,解释巴利文法书的作者争议,认为《马哈咖吒亚那文法》是佛陀的大弟子所作。⑤
髻智比库与马拉拉塞奇罗都承认这些提议只是推测,但在《导论》中所发现的经文解析,和历史上马哈咖吒亚那对佛陀「略说」的诠释是一致的。因此,即使大长老与归於他的古巴利文论书并未有直接相关的证明,但它们含有他所代表的精神,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精神在他对佛语解释的经中,有如此明显的记载,结合敏锐的洞见与简洁的表述,并具精准的形式与深奥的意义。佛陀就是基於这样的技巧,称他为「论议第一」者,而这也正是他对佛陀教法的杰出贡献。
原注
①髻智比库对这书的翻译分别是The Pitaka Disclosure,PTS,1964与The Guide PTS.1962。
②对於《导论》方法学的讨论,见髻智比库《导论》(The Guide)的序论。
③关於《长部》第一经的《导论》分析的翻译,见菩提比库著,《包含一切见网经》(The Discourse on the All-Embracing Net of Views),BPS,1978,第三部。
④《导论》(The Guide),pp.xxvi-xxviii。
⑤马拉拉塞奇罗(G.P.Malalasekera)著,《锡兰的巴利文献》(The Pali Literature of Ceylon,1928年再刷,BPS,1995),PP.180-82。
译注
①缅甸将两部注释书与《弥林达(Milinda)王问经》同样收入《小部》之中。
②髻智比库(Nanamoli,1905-1960):英国人,是一位杰出、极具盛誉的比库学者。1949年在斯里兰卡出家,精通巴利文、斯里兰卡文与缅甸文,致力以英文翻译、注释巴利圣典。译著有《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部尼柯耶》(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由菩提比库整理出版)、A Pali-English Glossary of Buddhist Technical与The Life of the Buddha According to the Pali Canon等书。
③十六个「表达模式」:(一)说示:乐味、过患、方便等的说示。(二)简择:问答前后顺序等的简择。(三)应理:经典的境位、范围的适与不适。(四)足处:对善恶、染净诸法的直接原因。(五)特相:诸法的各特相。(六)四严:经典的因缘、语法、旨趣、脉络。(七)引转:求别的足处而引转对治。(八)分别:分别法、足处、界地的共通别异。(九)回转:依断恶、修善等所说回转於对治。(十)异语:异名同义语。(十一)施设:同一法有种种方便施设。(十二)深入:依蕴、处、界、根、谛、缘起的六种深入。(十三)清净:於问答观察其染净。(十四)关说:由一异说明解释。(十五)缘具:对染净的种种因与缘等、十二缘起的说明。(十六)提举:提举开示、异语、详说。
④三个方法:(一)欢喜引转:以善法的止与观,对治恶法的渴爱与无明,令得心解脱、慧解脱,令引转为解脱的欢喜。(二)锡之打谷:使十八根本句结合於善根,打谷净化,令得解脱门。(三)师子游戏:由信等诸根及无漏根等善法,引导诸颠倒烦恼,令得四圣果。
⑤两个方法是:(一)四方眺望:对经典的说法中,此处、彼处所说的善与不善,以意眺望观察。(二)钓索:由四方眺望观察后,将一切善、不善钓索类集於十八根本句。这两种方法是有助於上注三个方法的准备方便。
⑥经典术语:即指十八根本句。包括九不善根本:(一)无明;(二)渴爱;(三)贪;(四)嗔;(五)痴;(六)净想;(七)乐想;(八)常想;(九)我想。以及对治不善根本的九善根本:(十)止;(十一)观;(十二)无贪;(十三)无嗔;(十四)无痴;(十五)不净想;(十六)苦想;(十七)无常想;(十八)无我想。由於观察与分别善、恶的根本句,而让人转向理想的解脱,就是佛教的目的。
⑦护法阿阇黎(Acariya Dhammapala):「阿阇黎」之意即「轨范师」,能轨范吾人身心,导人正道者。护法大约是五至六世纪人,是次於大注释家觉音论师的巴利注释家。他的重要著作是关於《小部》的注释,如《自说法》、《长老偈注》、《长老尼偈注》等,总名为《胜义灯》(Paramattadipanl)。
⑧《导论》的最后提到:「以上《导论》完了。此是由尊者马哈咖吒亚那所说,由世尊所随喜,於根本结集时结集的。」后人研究《导论》应非马哈咖吒亚那所说,而传承本书的后人所加,此书大约成立於西元一世纪左右。
⑨《藏释》系由八个章节所构成:(一)表明圣谛的初地;(二)教理发足的第二地;(三)经关说之第三地;(四)经简择之第四地;(五)范畴分别之第五地;(六)经义集之地;(七)范畴适用之地;(八)可分别经之[地]。
⑩马拉拉塞奇罗(G.P.Malalasekera):曾任锡兰大学院院长,以及驻英、俄国大使,为国际佛教知名学者。1950年,斯里兰卡佛教徒成立「世界佛教徒联谊会」(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被推为首任主席。著有《锡兰巴利文学》(The Pali Literature of Ceylon),编集《巴利语专有名词辞典》(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二巨册,以及其他著作。他曾担任重刊的《巴利三藏》与英文《佛教百科全书》的主编,对推动佛教国际宣传有极大的贡献。
更新于:2023-07-30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