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2023-01-29 了幻法师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佛陀的父亲。

佛陀悟道后,四处宏扬佛法。听说佛陀在王舍城讲经说法,年已花甲的净饭王渴望见到已获觉悟的儿子。这种心情越来越强烈。他一连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去请佛陀回国。但每次侍臣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并证得阿罗汉果。只因阿罗汉们把世间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们没有把老国王的信带给佛陀。

一筹莫展的国王深感失望,只好将最忠诚的老侍臣史鲁德亚叫来,命其带信。同其它人一样,克鲁德亚深具慧眼,闻法后加入僧团,亦证阿罗汉果。但是,不同于其它人,他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给佛陀,劝说佛陀从去见他那耄耋之年的王家父亲。当时正值春天,适宜远行。这样,佛陀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一路讲经说法,从从容容,走走停停。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迦毗罗卫国。

佛陀被安排住在释迦族的花园里。这时,高傲自大的释迦族元老们都这们想:佛陀是我们的小兄弟,侄儿辈或孙子辈。然后,他们对那些年轻王子们说:你们向他行礼,我们就坐在你们的后面。他们坐在一起,动也没动,更没有向佛陀施礼。即时,佛陀升至天空,大显双运神通,以此制服了他们的狂妄。佛陀的父亲老国王见如此不中思议之神通,率先向佛陀行礼,口言这是他第三次礼拜佛陀。其他人也不得不依次向佛陀行礼。随即,佛陀从天空降至地上,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谦恭有加的释迦族人一齐围坐四周,渴望听闻佛陀的开示。

这时,天空突然漂落一阵雨水,洒在大家身上。这一不同寻常的瑞相,使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就给他们讲了《须大舒本生故事》,说明在前生前世时,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

听讲完毕,释迦族人大为高兴。然后,他们纷纷辞行回家,不知道请佛陀及其弟子吃饭是他们的义务,连国王也没有想到要请佛陀,他认为:我的儿子不到我王宫来,他要到哪里去?所以,一到王宫,他就吩咐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在王宫里等待佛陀的到来。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约供斋,佛陀及其弟子们准备停当,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乞食。

动身之前,佛陀这样想:过去诸佛入其眷属之城后,是径直到他们的家接受供养,还是挨家挨户次第乞食?后来,他明白,过去诸佛沿路乞食。所以,佛陀一路托着钵,来到迦毗罗卫国的街头。

当耶输陀罗告诉国王佛陀这种有损王家体面的行为时,他大为伤心不安,急匆匆地来到佛陀跟前,行过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儿呀,你为什么要如此地在我脸上抹黑。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做父亲的受到极大的羞辱。你以前坐金色车辇外出效游,而现在却在街上乞食。这讲得过去吗?你为什么要出我的丑?

我不是在出你的丑。大王,我是遵守我家族的传统。佛陀答道。

这使国王更加震惊:但是,以乞食为生是我家族的传统吗?佛陀,我们家族是大日王种,刹帝利的后裔,没有一个武士曾经乞过食呀。

大王,这不是你国王家族的传统,而我佛陀家族的传统。诸佛以乞食为生。佛陀站在街头,如此地劝说着国王:

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乐。

刚听完此偈,净饭王即刻见道而证初果。他赶忙从佛陀手中接过钵,领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王宫大院,用精美的佳肴供养他们。

饭食之后,佛陀又一次如此地告诫大家:正未能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国王当下即证第二圣果 ,于此同时,波阇波提夫人也证得第一圣果。

有一次,国王告诉佛陀,他曾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严厉的苦修没证圣果就归天了。佛陀因此讲了《法护本生故事》。佛陀说,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给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他儿子死了。这一次,净饭王证第三果。

当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上时,佛陀给他讲了最后一次佛法,他即证阿罗汉果,自我验证了解脱之乐。七天后圆寂,当年佛陀40岁。

2、佛报母恩的故事

摩耶夫人婚后产下佛陀,然分娩七日后即告崩殂。据《杂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等记载,佛陀成道后,尝于一夏上升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报答母亲的恩德。佛陀住了三个月,才从天上下来,那就是现在印度的三迦沙。

又,《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涅槃时,摩耶夫人于空中诵偈颂。《摩诃摩耶经》卷下则记载,佛入灭时,摩耶夫人从天而降,悲泣不已,佛遂从金棺现出说法云云。

3、佛陀与妻子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公主和悉达多太子(佛陀)同年,在16岁那年与他完婚。当时悉达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赢得了她的爱情。她享尽了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极为幸福快乐。

29岁那年,就在她刚生下唯一的儿子罗睺罗的当天,她全心爱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了,追寻解脱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静时,没有向他忠诚而又美丽的王妃告别,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宫,留下年经的耶输陀罗一人抚养孩子。第二天早上,她还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前去向她深爱着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惊呆了,她丈夫不见了。当她意识到她的梦中王子离开了她和新生婴儿时,她猛地被一阵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永远地失去了她最爱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宫大院在她的眼里经变成了地狱,整个世界一片空虚,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儿子。

有好几个刹帝利王了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忠诚的爱着她的丈夫,她只为他而活着。听说丈夫以苦行为生,她断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宝,穿上俭朴的黄色衣裳。在苦行的僧乔达摩六年精进苦修,趋证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输陀罗公主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觉悟之后,佛陀行化至迦毗罗卫城,第二天应国王邀请,来到王宫,其它人都来礼拜了佛陀,唯独耶输陀罗没来,她想: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福德因缘的话,高贵的佛陀一定会亲自来见我,然后,我再向他行礼。

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个弟子的陪同下,来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在早已准备好了的垫子上坐好,佛陀说道: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

听说佛陀来了,她命令宫女们给她穿上黄色的衣袍。佛陀刚刚坐下,她就象飞一样跑到他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脚,把脸紧贴在脚背上,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如此这般地表达了她对佛陀的挚爱和尊敬,耶输陀罗彬彬有礼地有一边坐了下来。国王在一旁不住地称颂她的善德,赞美她对爱情的忠贞,然后说道:

世尊,她听说您披着黄色袈裟,她也穿黄衣裳,当她听说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当她听说您不坐高广大床时,她也睡低矮的床铺;听说您不以花环和香料饰身时,她也放弃一切打扮;当她娘家人派人来接她回去,她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我的儿媳真是贤惠。

佛陀言:大王,不仅仅是在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护过我,真心诚意的爱过我。

接着,佛陀讲述了《月紧那罗本生故事》,佛陀回忆了他们前生前世如何相依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离开了王宫。

净饭王去世后,佛陀之妻耶输陀罗也剃度出家,进入了僧团,并证得声闻乘最高圣果阿罗汉果位,从此解脱了生死。

在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岁圆寂,留下许多诗偈。

4、佛陀与儿子罗睺罗

罗睺罗是悉达多太子和耶输陀罗的独生子。他出生的那天,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当时太子正在花园里深深地思索着。当听到小王子出生的消息,不象一般人所希望的那样,他并未兴奋和激动,而是高声长叹起来:罗睺睺诞生了,枷锁出现了因此,净饭王就把婴儿起名为罗睺罗(枷锁)。

罗睺罗从小离开了父亲,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七岁时,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在他到达的第七天,耶输陀罗把年幼的罗睺罗打扮得漂漂亮亮,指着佛陀,对他说:

看着,儿子,那位面呈金色,貌似梵王,两万僧众拱围着的那位出家人就是你的父亲。他有巨大的财富。但自从他出家后,我们就没有见到这些金银财宝。你去向他索要你的世袭财产,对他这么说:父亲,我是一国王子,将继承王位,成为转轮圣王。我需要财富,请把财产给我。儿子应该是父亲财产的所有者。

天真的罗睺罗来到佛陀跟前,正如他母亲吩咐的那样,要他的继承财产,很动情地说道:

修行人,您的身影使我感到愉快。

饭后,佛陀离开了王宫,罗睺罗在后面紧紧地跟着,不住地说道:请把我的继承财产给我。

没有人想阻止他,佛陀也没有叫他不要跟着走,一到精舍,佛陀思索道:罗睺罗要他父亲的财产,这与世俗同流,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我就把我在菩提树下所得的七宝给他吧,使他成为出世之法的拥有者。

他把舍利弗叫到眼前,要他剃度罗睺罗出家。

这样,罗睺罗加入了僧团,当时只有七岁。

净饭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爱若掌上明珠的孙子竟会出家。他赶忙来见佛陀,恭谦地恳请佛陀:从今后,希望不要让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佛陀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这一条定为戒律。

佛典中最早的经典之一《罗云经》,就是在罗睺罗刚出家时,佛陀对他而讲。此经强调了诚实的的重要性。

佛陀以质朴易懂的例子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然后又向他灌输了自我反省的价值及道德的标准。

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

罗睺罗尊者以其精持戒律而闻名。在《长老偈》中有他的四句颂:

吉祥罗睺罗,父母清净生,觉者佛陀子,一切烦恼除,不复有后生,是名应供者。富有三圣学,彻见不死果。贪念障见,欲网缠身,爱欲之袍裹身心,懈怠之亲覆正念,如于落斗网。烧毁贪尘,切断魔障,铲除欲根,今证安隐。

5、佛陀与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闍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黄色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毗舍离。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邪淫的严重恶报——丢失工作,家庭破碎 邪淫的严重恶报——丢失工作,家庭破碎

静波法师:家庭是什么? 静波法师:家庭是什么?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这几点会导致婚姻不顺 这几点会导致婚姻不顺

破坏别人家庭定感恶报 破坏别人家庭定感恶报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家庭若觉得有鬼怪,就请这部经如法供养 宣化上人:家庭若觉得有鬼怪,就请这部经如法供养

令自己的婚姻美满、感召幸福命运的方法 令自己的婚姻美满、感召幸福命运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寂静法师: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_为什么婚姻总会有问题矛盾? 寂静法师: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_为什么婚姻总会有问题矛盾?

邪淫对婚姻的巨大危害 邪淫对婚姻的巨大危害

邪淫家庭的一些共有现象,一人作恶全家遭殃!阿弥陀佛,回头是岸 邪淫家庭的一些共有现象,一人作恶全家遭殃!阿弥陀佛,回头是岸

惟贤法师答: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惟贤法师答: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念佛求婚姻感应 念佛求婚姻感应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邪淫会严重折损婚姻的福报 邪淫会严重折损婚姻的福报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里面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里面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顶撞父母导致婚姻不顺!会漏的功德和火烧功德林 顶撞父母导致婚姻不顺!会漏的功德和火烧功德林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三次出棺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三次出棺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主妇如何修行呢?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主妇如何修行呢?

酗酒对于家庭个人以及社会的危害 酗酒对于家庭个人以及社会的危害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看待文娱的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看待文娱的

释迦牟尼佛经中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释迦牟尼佛经中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阴历二月二十五日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阴历二月二十五日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建立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 建立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论坛戒邪淫第一帖邪淫恶报案例之十二:多年的邪淫导致婚姻不顺 丈夫外遇 欠债累累 论坛戒邪淫第一帖邪淫恶报案例之十二:多年的邪淫导致婚姻不顺 丈夫外遇 欠债累累

大安法师: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大安法师: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学习佛法后,我的生意、家庭更兴隆更温馨的亲身经历 学习佛法后,我的生意、家庭更兴隆更温馨的亲身经历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大雁塔上的释迦牟尼足迹碑 -智悲佛网 大雁塔上的释迦牟尼足迹碑 -智悲佛网

尝尽婚姻之苦家暴之痛后,我步入佛门走出阴霾 尝尽婚姻之苦家暴之痛后,我步入佛门走出阴霾

“一念间”,家庭的幸福密码 “一念间”,家庭的幸福密码

佛陀不止释迦牟尼,原来有这么多尊佛 佛陀不止释迦牟尼,原来有这么多尊佛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人?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人?

十八年婚姻路,回味甘甜只在学佛后 十八年婚姻路,回味甘甜只在学佛后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如果他们在学佛,也许这起家庭悲剧不会发生 如果他们在学佛,也许这起家庭悲剧不会发生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学佛后,我结束婚外情,回归家庭 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学佛后,我结束婚外情,回归家庭

向地藏菩萨求婚姻有一点很关键 向地藏菩萨求婚姻有一点很关键

你感恩过自己的婚姻吗? 你感恩过自己的婚姻吗?

“神算子”指点过的婚姻就能百年好合吗? “神算子”指点过的婚姻就能百年好合吗?

夫妻相处不离修行,家庭就是彼此的修炼场 夫妻相处不离修行,家庭就是彼此的修炼场

母亲信基督女儿信佛,母女互较劲,当家庭发生信仰矛盾时怎么办? 母亲信基督女儿信佛,母女互较劲,当家庭发生信仰矛盾时怎么办?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家是说理的地方吗?我的婚姻坎坷录 家是说理的地方吗?我的婚姻坎坷录

寂静法师:素食可以改变你的家庭和命运 寂静法师:素食可以改变你的家庭和命运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鼎级彩绘(主尊释迦牟尼佛)三十五佛唐卡 鼎级彩绘(主尊释迦牟尼佛)三十五佛唐卡

馆藏级重器—鼎级彩绘释迦牟尼三十五佛 馆藏级重器—鼎级彩绘释迦牟尼三十五佛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释迦牟尼佛留下的最珍贵的咒语,您一定要终生牢记! 释迦牟尼佛留下的最珍贵的咒语,您一定要终生牢记!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达真堪布:婚姻的抉择 达真堪布:婚姻的抉择

在婚姻中修行 第一节 在婚姻中修行 第一节

三 婚姻源自爱欲心 三 婚姻源自爱欲心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佛化家庭的养老之道 佛化家庭的养老之道

佛化家庭的家庭教育 佛化家庭的家庭教育

宽运法师:婚姻的四个层次 宽运法师:婚姻的四个层次

如何获得幸福与美满的婚姻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继空法师:在一个家庭中有信仰佛教有信仰天主教的有冲突吗 继空法师:在一个家庭中有信仰佛教有信仰天主教的有冲突吗

索达吉堪布:爱情与婚姻(问答) 索达吉堪布:爱情与婚姻(问答)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婚姻是否会让人失望呢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婚姻是否会让人失望呢

如何在家庭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从“观心念,正行为”开始 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从“观心念,正行为”开始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怎么办,如何修复婚姻中的裂缝?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怎么办,如何修复婚姻中的裂缝?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怎么办? 达真堪布:婚姻中有裂缝怎么办?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

痴迷婚外情   佛法帮我回归家庭 痴迷婚外情 佛法帮我回归家庭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家庭的和谐需要信任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家庭的和谐需要信任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爱情和婚姻的哲学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爱情和婚姻的哲学

日常的佛心行禅:婚姻:一个数学概念 日常的佛心行禅:婚姻:一个数学概念

成为佛化家庭难吗?我是这样走出灾难回归正途的 成为佛化家庭难吗?我是这样走出灾难回归正途的

知名影星马伊姆.拜力克鼓励所有家庭吃素 知名影星马伊姆.拜力克鼓励所有家庭吃素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2--交往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2--交往篇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