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三章 佛说之无我与我

2022-12-29 我与无我

第三章 佛说之无我与我

第一节 阿含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第二节 般若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第三节 唯识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第四节 三界我不是三乘法所说真我

第一节 阿含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第三个单元,我们要讲佛所说的无我与我。佛说无我,但是佛也说真我,这个单元分为四个部份来讲。第一个部份讲: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我与我。

阿含诸经有显说与隐说两个部份。显说的部份是说无我,无我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全部都是因缘法所生,既然是因缘所生法,那就是由第八识、业种、无明、父母、四大元素和合,而展转出生,非有实体法,所以体性是空,最后终归断灭缘起性空。

也就是说,我们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虚妄的,没有真实我的存在。但是四大部阿含中的许多经典又隐说真我。为什么说它是隐说呢?因为它隐覆密意而说。隐覆密意而说是说有一个真我存在,但是不明白宣说,藏在言说里面。

你如果有智慧,就能够了知阿含隐说的真我;你如果没有智慧,就不能了知。那么,今天时间很短,我只举出《阿含经》中一段佛语来说;这一段话呢,那些研究阿含的专家们-譬如印顺法师是阿含的专家,他很清楚,他常常会背出这一段话-佛常常在四阿含中说:好的色蕴、不好的色蕴,美的色蕴、丑的色蕴,以及粗的色蕴、细的色蕴,过去久远劫以前的色蕴、未来久远劫以后的色蕴、以及现前最近的色蕴今生的这个色蕴,统统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这个色身不管是过去很远的色身、未来很远的色身、现在已经具足而能由我所用的色身,都不是不坏的我;换句话说,这个色身是会毁坏的,所以他不是真实的我。但是这个色身,佛又说非异我。这个色身不能说

不是我,又不能说就是我,换句话说:这个色身是会毁坏的,所以他不是真实的我。虽然这个色身不是真正的我,但他也不是跟真正的我完全无关,因为他是由那个真正的我生出来的你的色身是你的第八识所创造出来的。父母和四大只是给你一个因缘助缘而已,但是你的色身是你的第八识生出来,借着父精母卵、借着母亲的血液供养四大,然后由你的自心第八识制造出这样的色身。妈妈没有制造你,妈妈只是提供那个缘给你。

可是你不能够说:那这个真如是在我的色蕴之中,或者说:我的色蕴在真如之中,不能够这么说!如果说真如在我的色蕴之中,那你拿刀一片一片慢慢把色蕴割开来,应该会找得到会看见真如跑出来嘛!可是你把人身割成碎肉,也找不到第八识真如,所以说祂与色身不相在。

你也不能这么说:那我的色身在真如里面,色身如果在真如里面,你把这个色身拉住,应该你就拉住真如了;可是你又偏偏抓不住真如,因为祂是空性,祂不是色法,所以身体坏掉时,第八识就离开了你不能藉色身而拉住祂,所以说他们不相在。

我们不能够说如来藏真如在十八界里面,但是祂和十八界在一起,形影不离。祂是你最亲蜜的伙伴、最忠心的伙伴,永远都不会背弃你,只有你背弃祂你死掉投胎的时候、觉知心的你就背弃祂,觉知心的你永远消失掉。

那么说到这里,请问:色法色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佛这样开示,有没有一个我存在?一定是有一个我存在,所以说这个就是真正的我。

但是这个我,不像我们觉知心这个我:我喜欢、我讨厌、我要走开、我要跟你亲近,不是这个我;祂离六尘、离见闻觉知、不自觉我,根本就是无我性,那为什么要说祂是我?这个道理,留到后面再说。

所以《阿含经》里面,它有显说无我-明白的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我不是真实的我-色身及见闻觉知的心都是无常的、生灭的,是缘起法,会断灭,所以不是真正的我;但是却有另一个密意而说的我,与你同在一起。

在四大部《阿含经》的许多经典中所说的无我法当中,却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这个真实的我,却不在《阿含经》里面明白的宣说,所以说不为二乘人说真我。但是四大部《阿含经》不全是为二乘人说,当中有一部份是为大乘菩萨说,所以《阿含经》里面已经有摩诃衍出现,摩诃衍就是大乘。原始佛法的《阿含经》里面已经有十方诸佛、有菩萨,不是像印顺法师所讲的说:原始佛教里面不说大乘,不说十方佛、不说第七识第八识。乃至《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里面处处说真实的我,我们在《三乘唯识如来藏系经律汇编》里面有列出一部份来。

《增一阿含经》的《央掘魔罗经》,明明白白地把如来藏说出来,然后又说诸佛菩萨的解脱色。二乘人取无余涅槃,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诸佛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有色法,但是这个色法也是解脱的。他不灭尽色法,他将有为的色法转变成为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世世保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槃永灭未来色。而这种色身并不妨碍诸佛菩萨的解脱,因为他们都有能力于舍报时入无余涅槃,或随自己心意而再受生、转入下一世利益众生,不受生死所系缚,纯粹是为利益众生而受生死,所以这种人间的色身就称为解脱色。

所以《阿含经》里面早已宣讲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真我;却完全异于常见外道所说的我,完全异于佛门凡夫所知的觉知心我,完全异于外道所说的神我、梵我。又讲另一种解脱色,这个解脱色就是菩萨恒常不坏的意生身,以及十方如来住世而有的应化身。诸佛常常化现于三界中的报身,加上应化身,都叫做解脱色,这种色法是永远不坏的。已经具足证得四种涅槃,断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而不入无余涅槃位,由初地所发之十无尽愿所持,以自性身、报身、应化身常住三界度化有缘,尽未来际;由于不受生死系缚,所以称为解脱色。

第二节 般若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第二个部份是《般若经》所说的无我与我。《般若经》有大品《摩诃般若》、小品《摩诃般若》,还有《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还有《心经》。

《般若经》怎么说无我?在显说无我部份,譬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位都明白这个道理: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换句话说,在大小品《摩诃般若经》里面说:三世所现的一切诸法,祂不否定;但是现象上是有,实际上却是暂有、假有,没有真实常住不坏之体性。因为是暂时而有、假合而有,所以一切有为法,在现象上不是没有,承认它是有,但它不是真实不坏的法,所以五蕴、十八界我也是这样暂有假有、而说是空、无我。

那么请问:能觉能知的意识在不在五蕴、十八界里头?在!既然在五蕴十八界里头,那当然是有为法啰!离念灵知心也是有为法,因为它与见闻觉知相应,那就是意识;既然意识的见闻觉知与六尘相应,当然祂是有相的法有了知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法就是无我无真实不坏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没有真实不坏的我,依附于蕴处界而有的离念灵知心,他当然也是有相的有为法,当然是虚妄法。

那么请问:甘露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大众答:有为法。)是有为法嘛!大家都知道。那神通是有为法?无为法?还是有为法哪!佛告诉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意思就是说:这些法在世间相上是有的,虽然有这些法,可是这些法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都是暂时而有,犹如梦中境界,醒来就消失了;犹如幻化、水泡、阳焰、露水一般,暂时而有,故说假合而有、现已必灭。露水,不能说它没有,然而它是假有,好像电光一样,所以说这些梦幻泡影一样的法,不是真实的法。

既然意识自我是有为有相的法,是因缘合成的法,祂会是真实的法吗?当然不是,所以《般若经》中处处宣说蕴、处、界无我。但《般若经》并不是宣说一切法空的断灭空,所以《般若经》一方面广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一切有相有为法皆是虚妄缘起性空,皆无真实不坏的我,可是在另一方面,却又处处以实相心而说第一义谛,以第一义谛显说无我性的真我。

为什么它不是隐说呢?因为《般若经》是为菩萨所说,而菩萨修学佛法所要亲证的就是这个实相心、般若心,这个心就是菩萨心。在大品、小品《般若经》说菩萨心、不念心、无住心、无心相心、非心心。这一些心说得不够,又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说菩萨有个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的意识离念灵知心,能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不能?我告诉诸位:不能!为什么?因为离念灵知心一旦现前,就必定有所住,除非你这个意识心断了不现前。因为意识只要一现前,就一定和六尘相应;就算是你打坐入定,坐入了二禅等至位之中,离开了欲界的五尘,但还是有定境中的法尘相应,既有定境法尘相应,就是有所住住于定境的法尘中,仍然有意识觉知心能觉知及分别定境;既能觉知分别定境法尘、所以能住在定境中,那就是有所住的心,不是无住心。因为你与定境法尘相应,那你就落入六尘之中;落入六尘而能了知六尘的觉知心,就不是无所住的心,虽然远离语言妄念,仍然能清楚了知定境中的法尘,住于定境法尘而生其心的缘故,那就不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个心,祂是本来就无所住,然后在无所住当中不断地生其心。由于菩萨证得这个心,所以他才起了般若的智慧。而这个无住的心不是修行以后才无住,祂就是本来无住;所以你悟了以后,不是将那个有住的觉知心变成无住,而是悟得另一个无住心;悟了祂以后,祂仍然和悟前一样无住,却仍然和悟前一样与离念灵知心的你同在,这才是真正的佛法是本来就已和你同在、本来就无所住的另一个第八识;而不是把本来能分别的你变成不能分别的白痴一般。

真正的佛法一定是现成的,不是修来的,这就是说:般若经讲的是无心相心,无心相心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如贪、瞋、慢、疑的心以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都是有心相的心;会与贪瞋相应的清楚明白的心,现在虽然清楚明白,等一下身体疲累、打瞌睡时又昏昧了,眠熟时又完全不明白了,不能遍一切时保持清楚明白。

你说:我不要断灭,我要保持觉醒,乃至连睡觉我都不睡。这样保持觉醒性,并且一念不生而清楚明白,但是却仍与六尘相应,于一念不生之中仍会分别六尘,这就是有心相心,不是无心相心。《般若经》中跟我们说:菩萨有个无心相心,换句话说,祂是本来不贪、不瞋、不慢、不疑的体住,他不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这就是无心相心没有众生所知道的心相。般若系诸经讲这个心,就是显说真我。

然后又说非心心-说菩萨有一个不是心的心;如果参禅过程当中,你悟了-找到你的心,那个心就是真心。但是你得检查你所悟的那个心是不是你所知的心?若是在你闻熏究竟了义法以前就知道的心,对不起!那不是真正的我,因为这个心也是众生所能了知的心;而菩萨所悟的心是非心的心,不是有情所知道的能见闻觉知的众生心。这句话很奇怪,既不是心,又怎么说祂是心呢?可是这个真心却真的不是众生所说的心。就好像人家骂你:你真的不是人!你说:啊!谢谢你赞叹我。不是人,才是真人。人家骂说:你是无道人。你说:谢谢你赞美我,无道人才是真正的道人。这个非心心就是般若诸经显说的真我。

证得这个《般若经》所讲的真我,就是般若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如果你不证得菩萨心、不念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而以觉知心常常保持在不念一切法的状况,那你就不是证悟般若的人;就算是觉知心常常一念不生,也仍然不是证悟般若,因为这个觉知心不是佛所说的不念心。你所证悟的般若,是从你证得那本来不起一切念的心、本来就不怀念一切法的心、本来就不忆念一切法的心,由证得这个不念心才能生起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就是这样来的。

而《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心经》所说的般若,就是在讲这个菩萨心、不念心的体性。祂是这种八不中道统统具足的心。而这个心不是心、不像心,这个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祂是真正的我呢?因为祂恒常不灭,无始劫来不曾起妄念,无始劫来不曾念佛、念一切法,永远没有我执、法执,又永远没有断灭、永远常住,这样才是真正的我嘛!所以会断灭的觉知心绝对不是真正的我;而这个真正的我却一向离见闻觉知,一向没有我见我执,无始劫来都是无我性,从来不变。

第三节 唯识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佛讲了般若以后,有许多人因不了解而产生了评论,就有空有之诤,空有之诤只存在于佛门内的凡夫之中。阿罗汉不会跟人家作空有之诤,因为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他有一天起了一个念:那我入了涅槃以后,十八界统统灭尽了,是不是变成断灭?他就去问佛,佛说:不然!你入了涅槃以后,涅槃之中有本际常住不灭。这个本际也就是识缘名色的识,就是名色缘识的识,也就是入胎识。阿罗汉听到佛的开示以后,就心安了,他想:我舍身的时候,可以安心的入涅槃,因为我是虚妄的,我灭了以后,我的本际不灭,所以涅槃不是断灭。

只有凡夫不如实知涅槃-不知无余涅槃之中有本际不灭,不如实知般若-不知般若是在讲第八识非心心的体性,他们才会有空有之诤。因为这些凡夫有空有之诤,所以佛又来一次三转法轮讲唯识经典。唯识的经典可就多了,最有名的是《楞伽经、解深密经》,以及《如来藏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胜鬘经》等等都是,乃至阿含经都已曾说唯识之理。

关于三转法轮之唯识正理,分为两门来说:在虚妄唯识门里面显说无我,在真实唯识门,则显说无我性的真我。虚妄唯识门显说无我就是处处告诉我们:众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要以什么为因?要以什么为缘?然后才能生出色受想行识,才有众生的五蕴我,才有见闻觉知的我。众生我是由色法开始的,这个色法以如来藏为因,以过去世意识意根所造作净染诸行所成的业种为缘,加上父母为缘、四大为缘,所以生起我们的色身;有了色身以后,才有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这就已经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以为真实不坏的我,其实是假我,是由藏识因及种种缘而假合形成。虚妄唯识门就是告诉我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不坏的,所以虚妄唯识门宣说一切法无我-当然包括众缘所假合而成的离念灵知心-都是不具有真实不坏性的假我,不是常住不坏的真我。

真实唯识门则告诉我们:阿赖耶识不是真实我,因为阿赖耶识中含藏了许多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的种子,使得有情落入分段和变易生死之中。由于阿赖耶识含藏了无明种、业力、烦恼种,令有情轮回生死,所以说阿赖耶识不是真实的我,说阿赖耶识非真。然后在这真实唯识门中,又宣说阿赖耶识中本来具足了能令有情解脱分段生死的体性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于阿赖耶是本有的这个涅槃性,所以佛门中人可以依此涅槃而修断烦恼,成就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由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体性,能令佛门中人断除无始无明中的一切所知障随眠而成究竟佛道。阿赖耶具足了如此的特性,所以证得阿赖耶识的人,可以依凭阿赖耶的证验,及深入了知祂的体性,而具足解脱慧与般若慧;具足了这二种慧,就断尽了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这时的阿赖耶识便改名为无垢识,也就是佛地的第八识-真如-真正的真如。

所以真实唯识门所说的阿赖耶识是说:阿赖耶是双具有性与空性,双具生死轮回性与涅槃解脱性,双具染污性与清净性;若不入佛门修证解脱道,则阿赖耶识成为众生轮回之因;若入佛门修学解脱道,则阿赖耶识即成解脱轮回之因。若不入佛门修证佛菩提道,则阿赖耶识永远不能转变成佛地真如,则是虚妄识;若能进入佛门修证佛菩提道,则阿赖耶识其实正是未来佛地真如之体,则是真相识,是真正之我;所以因地的祂是虚妄性又非虚妄,如此非虚妄非不虚妄而成就中道。

这就是说:唯识种智中,虚妄唯识门所说的五蕴无我、十二处无我、十八界无我,展转所生一切法也都无我,说蕴处界及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这就是显说无我。唯识种智中,真实唯识门所显说的我,则有四种显说,那就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以及真常唯心。

什么是业感缘起?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在世间造了善恶业以后,一切善业种子及恶业种子都记存在阿赖耶识中,将来便由这些业种,引生善报以及恶报,名为业感缘起。世间俗人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即是业感缘起由善恶业之种子感应而有未来之顺违果报。譬如有人学佛以后开始修集福德,慈济布施、买物放生;或者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乃至为救护众生离众生相而出头摧邪显正,都是善业净业,未来必定感生良善果报:这种由善净业而引生良善果报之现象,名为业感缘起。

缘起不一定是令人厌恶的,也有正面的现象与事实,也就是说:作了善业,必定生于三善道,受用世间快乐;生于三善道之后,如果志得意满,侵欺众生,不考父母公婆,忤逆师长,诽谤正法及诸贤圣,乃至诸佛,舍寿之后,就坠入三恶道中,受尽种种不如意境界,乃至地狱中种种惨不忍睹之刑罚,历经多劫受生于饿鬼畜生道,展转报尽才能重回人间受生,这都是业感缘起。

十方三界有情,由于造作种种善业恶业,无量劫来不知应断我见我执,所以舍报之后,又重新受胎于三界之中,这就是业感缘起。业感缘起的意思,是说一切有情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会一直潜藏在各人的第八识中,随着有情世世转生而遇缘现行,所以龙树菩萨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但业感缘起并非全部是贪染的、恶劣的,也有正面的、善美的,譬如各位修三福净业、护持正法,来世必得可爱异熟果报,不论世间法或修学佛道上,都必顺心如意。然而众生的业感缘起,通常是负面的违背众生心之所乐,这是由于众生不了解业感缘起,为求一时之离苦及爱乐,而造作恶业;由此恶业而感应生起未来世的长时受苦,这就是业感缘起。

第二种缘起名为赖耶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由于阿赖耶集藏你所造作熏习的一切业种以后-你的无明种也集藏、业种也集藏-那你因为阿赖耶识,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于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一一遇缘现行;这些无明种、业种,及无漏法种净业法种,都由各人的阿赖耶识集藏,随着各人的转生而带到未来世去,一世一世递传不灭;除非遇缘现行受报,否则业种将会永远存在各人的阿赖耶识中,等着缘熟时现行受报;这种阿赖耶识集藏一切法种不灭、遇缘而起的现象,就是赖耶缘起。换句话说: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以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道,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种,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因缘成熟便会现行。

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缘起缘灭;所以,一切世间法的缘起缘灭,包含一切有情蕴处界的缘起缘灭,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乃至佛法中所说解脱道之蕴处界缘起性空之正理,以及佛菩提道之实相般若与一切种智,都依阿赖耶识而起,这就是赖耶缘起;阿赖耶识集藏八识心王之一切种子(功能差别)故,阿赖耶识无始劫来恒不断灭而集藏有情所造一切业种以及所熏一切无明种故。

但是,赖耶缘起之正理,在此末法时期,已经无人能修能证;虽然有人讲解唯识学时会说到赖耶缘起的道理,但却无力亲自证实祂。更严重的是密宗的应成派中观,坚决否定阿赖耶识,不承认有这个第八识,使得佛法堕入断灭论、无因论中;譬如印顺法师和***喇嘛都否定第八识,不承认有第八识。印顺法师认为有情众生造业以后,业已经过去了,业过去以后,不须有第八识执持业种,业种自己能去至未来世而起现行,所以他们应成派的一切中观师,都认为不须有阿赖耶识执持自己所造的业种,这种观念是邪见,堕入外道无因论中,不是佛法。这种邪见有很多的过失,我的书中已经举出许多较大的过失,加以分析辨正;这里只举出一个较大的过失来说:

业行完成而成就业种以后,如果不是由各人的第八识执持集藏,则业种如何可能存在而不灭失?若不是由各人的阿赖耶识自己集藏,那就表示他人所造的恶业善业有可能于未来世在自己身上现行受报,那就变成修福修净业的人,一生劳苦所修的福德与功德,都可能唐捐其功,对自己无益亦无果报;可能别人前世所造恶业会在自己此世身中受恶报,也可能自己前世所修善业会在别人此世身中受福报,那就因果错乱、无因无果了。如果说业的种子不须由各人的阿赖耶识集藏,而自然存在虚空,由虚空所持,那也是有大过失的;且不说虚空只是名词,因待色法而建立,单说众生日日造业熏习虚空(假设虚空是实有法,是能执持业种)而只有少数人在修净业、在熏习净业,那么虚空中的贪染及种种之恶业种必定越来越多,无明我见邪见的熏习也必定越来越多,请问:众生每天在熏习这么多业种,虚空中的无明什么时候才能断得尽?

但是,你不用担心,因为虚空中没有业种及无明,因为每个人的业种及无明都由自己的第八识所执藏,别人熏习的一切染业种子与你无关。你只要断你自己的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你就可以成就解脱果,就可以成就究竟佛果。所以别人的业种和无明与你不相干,所以你吃饭你饱,他不肯吃饭他就挨饿,跟你无关,那大家就可以安心向道;这个就是讲赖耶缘起一切业种和无明都依附于各人阿赖耶识而集藏,遇缘而现起。

第三、讲真如缘起,就是说这个真心阿赖耶识,众生是个个本具。但是里面有无明和业种,还有种种无漏法种等,你如果把业种修除掉,把一念无明的根本烦恼修除掉以后,三界生死的现行也就断了从此以后不再受生,祂就成为异熟识、庵摩罗识,这个时候就改名叫做第九识,其实还是同一个识。你再把剩下的那些种子随眠修除,又将无始无明的无明随眠、也就是尘沙惑全部断尽,断尽以后达到最后的一分也全部断尽的时候,祂就成为佛地真如,就改名为第十识,又名无垢识,也就是真如,可是祂还是第八识。这个佛地真如是从因地的阿赖耶识修行转变清净而成,你不修行转变祂的内涵,就不能成为佛地的真如,你用功去修行就可成就,这就是真如缘起。

所以,真如缘起才是真正的佛法,真如缘起才能成就中道的真实义,为什么呢?因为真如非修行非不修行能得你不修行就不能证得佛地真如;你修行也不能得,因为真如之体阿赖耶识,是你本来就有的,不是修行以后变来的;祂的清净性也是本来就有,所以非因修得;但是你如果不参禅求悟,你就不能证得。所以真如非因修行而得,非不修行而能得,这叫作真如缘起依第八识阿赖耶识而修佛法。

第四是真常唯心:真常唯心就是明心的人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渐渐了知佛菩提道之二主要道,他就开始悟后起修,去断除烦恼障的现行,成就解脱果而不取证;另一方面则是跟随善知识修学般若的别相智及一切种智,一分一分断除所知障的随眠;在进入初地通达位的时候开始,在修除修所断的所知障随眠时,也同时作意修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第八地起,任意除断烦恼障习气种子。直到最后身菩萨位,断尽最后一分极微细的所知障随眠与烦恼障习气种子,到达最后究竟佛道,这叫做真常唯心。

真常唯心为何叫做真常?因为你的第八识里面所藏一念无明种子现行的现象全部断了,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也已经断尽了,第八识里面无始无明的所有粗细一切随眠也全部断了,那你第八识所含藏的所有种子统统存在佛地金色身的真如里面,究竟清净究竟圆满,永远不再接受新的熏习,也就统统不再变异了。从这个时候起,真如的内涵种子是恒常不变的,所以说变易生死已经断尽,这样,你的第八识才是真正的常。真正的常才可以说是究竟真实的我,才是真正的如,这叫做真常唯心。

真实唯识就是讲这四门,这就是说:你已经断尽烦恼障的习气和现行,你也断尽所知障的一切随眠,这样也就是佛地的常乐我净,因为真如种子已经不再熏习变异了,是常;常所以是乐,真正的乐、才能够说是我。有变异就是无常的法,无常的法当然是无我;无常当然是苦,苦怎么会是我?苦当然不愿意是我,谁愿意是苦的我呢?然后,这样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和所知障的一切随眠,第八识究竟清净,前七识当然也就永远不与染法相应,究竟清净;这样的第八识才是真实的我,这叫做真常唯心。所以真常唯心正是真实的佛法,太虚大师这个说法才是正确的,印顺法师否定太虚大师这个观点,其实是他自己错解佛法了。

第四节 三界我不是三乘法所说真我

第四个部份要对三乘法所说的真我作补充说明。因为有了觉知性,所以就有我性;有了这个我,就是世俗的我;有了这个我性,就不可称为真我,因为一定会堕入业感缘起之中的缘故。这个觉知性,祂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我;因为这个依他起性的意识觉知性,祂是缘起法,其性本空,是无常的法,所以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这个觉知心-不管是有念灵知或离念灵知-也是念念变异,念念变异的缘故,所以不是真正的我。

意根就是处处作主的我,祂是遍计执性,因为是遍计执性,就会感业轮回,而有未来无量世的种种苦;如果是苦,苦就不是真正的我。必定是第八识无苦无乐,那才是真正的我。要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才能像佛地真如,连微细的苦都没有了,离开变易生死,这样究竟离苦,才能说是真正的我,才是真常。断尽无始无明尘沙惑断尽无始无明所有随眠,不再接受新的熏习,所以诸佛第八识所蕴藏的所有种子,也就是所有功能差别统统是常、恒、不变异,离开变易死,所以叫做真实我。这个我跟世俗的我、常见外道的我迥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前者离念灵知及处处做主是第六七识心,后者真我是第八识心,完全不同。印顺法师不懂这个道理,便在著作中乱说真常唯心说,就是与外道神我梵我合流,误会得太离谱了;外道神我梵我,是第六意识;真常唯心等唯识诸经所说的这个真常心,却是第八识,完全不同,印顺法师竟误会到如此严重,真是太荒唐了。

断尽二障以后,为什么说第八识是我呢?因为这个时候,离开变易生死以后,第八识真如和二十一个心所有法相应;等觉菩萨的真如不能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只能与五遍行心所有法相应,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我。佛地的真如可以与别境五种心所有法、善十一心所有法相应,所以祂是真正的我,这个就是《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的我。这种常乐我净的我,不是贤位菩萨所能知道,更不是二乘那些阿罗汉愚人所能知道,更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这个真常唯心的究竟佛法。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无我法不是究竟了义的法,无我法是为度众生脱离分段生死、离开三界轮回而方便宣说的法,所以无我法不是了义的法。法无我法也不是了义的法,法无我是一个方便道,让你能够到达佛地的究竟真常唯心的境界,所以才要跟你说法无我。所以一切无我法不是究竟的、了义的法,只有佛地第八识真如的真我炽燃,这样的法才是真正的佛法;亲到常乐我净的佛地真如才是究竟的般若,因为具足了一切种智、三身圆满、四智圆成,这样的真常唯心佛地境界,才可以称之为大圆满法。而诸位来到我们正觉同修会所要学的就是这个大圆满,不是密宗意识境界的大圆满,那还是凡夫之见,不值得学。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皈依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皈依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第三章:零成本的成本 为什么免费的东西让我们花更多的钱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能令人成佛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能令人成佛

第三章 第五节 关于般若之邪见 第三章 第五节 关于般若之邪见

第三章 第四节 般若慧之圆满--一切种智 第三章 第四节 般若慧之圆满--一切种智

第三章 第三节 略述总相智别相智种智之关系 第三章 第三节 略述总相智别相智种智之关系

第三章 第二节 般若慧之三种层次 第三章 第二节 般若慧之三种层次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第三章 藏传佛教外道不懂佛法中的真实秘密法教 第三章 藏传佛教外道不懂佛法中的真实秘密法教

05 第三章 三乘菩提之分别 05 第三章 三乘菩提之分别

05 第三章 有关禅、密、净土的争论 05 第三章 有关禅、密、净土的争论

04 第三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根是假名施设有 04 第三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根是假名施设有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三节 谤大乘、诽谤正法者不得往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三节 谤大乘、诽谤正法者不得往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二节 信者与疑者之往生果报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二节 信者与疑者之往生果报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一节 九品往生略述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一节 九品往生略述

08 第三章 真如是识之实性,由识所显 08 第三章 真如是识之实性,由识所显

04 第三章 一念不生是什么境界? 04 第三章 一念不生是什么境界?

第三章 悟后起修之辨正 第三章 悟后起修之辨正

27 第四篇:肺腑之言 第三章 赞叹劝修念佛法门 27 第四篇:肺腑之言 第三章 赞叹劝修念佛法门

12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6~13节 12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6~13节

11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1~5节 11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1~5节

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 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

07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二目 07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二目

06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一目 06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一目

05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二节 05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二节

04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一节 04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一节

09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 09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07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二节 一点声明和一些鼓励 07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二节 一点声明和一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