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2021-07-17 一诚长老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就是源于这样一件事:

世尊在毗舍离国的时候,有位迦兰陀村须提那子,是村中财宝很多的富家子弟,由于对佛法信心牢固,因而跟随佛陀出家行道。当时谷贵,比丘乞食难得,须提那子心想:不如带比丘们前往故居迦兰陀村乞食,因为是我故居的缘故,就能大行利养,得修梵行。也可使我的族人趁此因缘行布施,作福德。于是带领诸比丘前往迦兰陀村。

当时,须提那子的母亲听说儿子带着比丘们还归本村,便前往迎接,并劝他还俗:你父亲已经死了,你祖父及你父亲所留下来的家财无量,现在没有人继承,你应该舍道还俗,好好地守护、爱惜我们的家财。须提那子即答母言:我不能舍道,我现乐行梵行,修无上道。如此三劝三答,儿子始终不肯还俗。

其母便舍之而去,回到家里告诉媳妇:你月水来的时候,记得告诉我。媳妇自知月水时至,即告诉母亲。于是母亲要她把初嫁衣服穿上,带到儿子的住所,劝他还俗。但他始终还是不愿,母亲没有办法,就告诉他说:你的媳妇华水已出,现在正好可以结胎安子,使我们家族不至断种。儿子告诉母亲:这事简单,我可以做。当时由于佛尚未制戒,须提那子不知、不见欲秽,便捉住媳妇的手臂,带到至园中屏障之处,三行不净。

须提那子犯了恶事,作了不净行,烦恼得很,经常闷闷不乐,其他的比丘见了问他:你修梵行很发心,为什么不快乐呢?过去的人很直爽,做了什么事都讲给比丘听。他说:我犯了恶事,犯了不净行。比丘们就将这个因缘一五一十地告白世尊。世尊问了须提那子所犯之事后苛责言:你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正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后来世尊才制定了淫戒。戒的存在,无论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它本质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束缚人的言行,而是为了让人活得坦荡,内心没有愧疚。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语和行为,做了亏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后果,那么这个后果就会在他的心里留下痕迹,使他感到沉重、苦恼,甚至感到惧怕。如此一来,日子当然就难以过得明朗快乐。

活得坦荡,心里头才没有重负,人才能活得开怀。那么,怎样才算坦荡呢?

第一,要少私欲。欲望一多,所求就多,一颗心时刻向外攀援,哪里还有坦荡的空间。况且,人为了私欲,常常会去侵害别人的利益,给别人造成伤害,所以要减少私欲,方能活得无愧于心。

第二点,少计较。不计较外界的得失、是非,因而内心能静定,不生苦恼。凡事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当我们对别人释怀之时,即是对自己释怀。

最后,还要少伪装,少掩饰。内心很平坦,没有藏着掖着的东西,没有见不得光的念头,不必用谎言来编织自己的生活。

心里头清净无物,行为上自然清晰明了,行为没有差错,不偏激,人生也就少许多遗憾烦恼。

和尚平日讲话,总不离清净二字,只盼身边人都修出一颗清净心来。清净心生智慧,要智慧做什么呢,四个字,离苦得乐。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是解脱人生之苦,获得快乐、自在。没有人乐意一辈子活在痛苦里,佛教人开智慧,就是为了帮世人度脱苦厄。

苦从哪里来,佛说人生处处皆苦,生老病死,爱憎,离别,求不得是苦,没有智慧也是苦。有些苦是生命里固有的,比如岁月不饶人,生死也不由人,天灾人祸,说来就来,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很多缺陷,所以快乐不容易;还有些苦是人为的、自找的,比如掉进了名利的陷阱,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或者满心恶念,做错了事情,害人害己,这样的人生,自然难以让人获得坦然自在。

人之所以会做错事,做不该做的事,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经验,或者缺乏分辨的智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不能够正视人生的许多缺陷和问题,只能接受好事,不能面对坏的结果,只能够接受得,不能忍受失去,所以自造了许多痛苦。

实际上,任你再怎么去计较,去执著,去苦恼于人生的缺陷和生活的起伏,它们也不见得就会消失,不如把烦恼从心灵的重负里清理出来,不去理会。只要你不去理会,烦恼自然消失。与其为了扭转那些无法扭转的问题,丧失坦荡的心境,还不如就此接受问题,清心寡欲,淡然过活。既然人生无法完美,至少选择一场问心无愧的快乐人生。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快乐的心境 快乐的心境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灵魂饱满充实清净光明,人才会获得快乐 灵魂饱满充实清净光明,人才会获得快乐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审丑”怪圈是因为审美疲劳吗?究竟何为最美? “审丑”怪圈是因为审美疲劳吗?究竟何为最美?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佛法告诉你怎么转苦为乐!你想继续被痛苦追着跑还是转向跟着快乐走呢? 佛法告诉你怎么转苦为乐!你想继续被痛苦追着跑还是转向跟着快乐走呢?

快乐的钥匙 快乐的钥匙

知足的快乐 知足的快乐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达真堪布:若是真正有自信,活着是快乐的,死了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若是真正有自信,活着是快乐的,死了也是快乐的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俗人的快乐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俗人的快乐

达真堪布:仇恨是痛苦的因,感恩是快乐的因 达真堪布:仇恨是痛苦的因,感恩是快乐的因

找幸福快乐是向前走

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人生快乐的追求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胸坦荡,美女当前不能乱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胸坦荡,美女当前不能乱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布施的快乐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布施的快乐

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佛教故事:禅·看开:快乐或痛苦,全在于你是否计较 佛教故事:禅·看开:快乐或痛苦,全在于你是否计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普通人的快乐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普通人的快乐

佛陀教你不生气:快乐和不快乐 佛陀教你不生气:快乐和不快乐

做人的佛法:快乐无非常知足 做人的佛法:快乐无非常知足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做人的佛法: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做人的佛法: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肯定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肯定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十事开示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十事开示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雪霁便行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雪霁便行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高与远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高与远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无言之教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无言之教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真正的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真正的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银货两讫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银货两讫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谁去主持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谁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