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七)

2020-07-13 更多文章

◎1997.10.02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四十二)

释传道主讲

北传〈放逸品第十〉有二十章

南传〈不放逸品第二〉二一~三二章

贰、释颂义及因缘

【北传】

1.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逸,音(佾)it8英直切

死,音(史)su2时矩切

径,音(敬)keng3求敬切

丧,音(宋)song3时贡切

【南传】

21.无逸不死道 放逸趣死路

无逸者不死 放逸者如尸

尸,音(丝)si1时姬切

这一章乍看之下,为首一句与最末一句,南北传的翻译字面上似乎有别,而意义实无不同。为首一句,北传作:「戒为甘露道」,南传则作:「无逸不死道」。印度语:「甘露」,犹言中国的仙丹,意即不死药,『佛法以此譬喻不生灭的涅槃』。1所以「甘露道」,即通往涅槃──贪、瞋、痴等烦恼永灭的「不死道」,这容易了解。但北传说「戒为甘露道」,南传却说「无逸不死道」,这就需要稍作解说了。

在上述的释品题中曾说:『不放逸』,是对于应断除的众恶,能防护不作;应修集的诸善,能够去行。这止恶、行善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精进』意义相近的;不过,『精进是勤勇的策进,不放逸是惰性的克服。精进是破除前进的障碍,不放逸是摆脱后面的羁绊。』2『不放逸,即近人所说的警觉,……警觉一切可能对于自己不利的心情及环境,特别是顺利安适中养成的惰性。』3而精进,『如专从止恶行善说,即戒的总相。』4因为戒──尸罗的定义:『好行善道,不自放逸』,5即为止恶、行善。所以若就此止恶、行善义来看,「戒」与精进、不放逸意思相通,因此说「戒为甘露道」,与说「无逸不死道」无别。

第一句了解了,最后一句乃第一(、三)句的反面论述,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下即为释义:

北传说:好行善法、不作众恶的德行──「戒」,「为」通往解脱生死的涅槃道──「甘露道」之所必须;若不能防护身语意而「放逸」自己不修善、反造恶,则「为」步向无边生「死」轮回的路「径」。对外界可意或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若能「不」起「贪」爱、瞋恚、无明,而能与明──智慧相应,「则」能不随之起惑、造业、轮回,而得以超越烦恼生死,契证「不死」的涅槃。反之,若所思、所言、所行违「失」甘露「道」必备的德行,则「为自」甘「丧」失法身慧命,而随业轮回生死。

南传说:能克服惰性而精进「无」放「逸」,勤修一切善、勇断一切恶,乃是步入生死烦恼永灭的「不死」涅槃「道」之所必要;反之,若多行「放逸」而向恶离善,则为「趣」向生「死」轮回之「路」。「无」放「逸」自己的身语意行而善加守护「者」,再能于戒的基础上进修定慧,则得契证烦恼灭尽的「不死」涅槃;而怠惰「放逸者」,却「如」漂流于佛法大海外的死「尸」一般流转无边生死。

【北传】

2.慧智守道胜 终不为放逸 

不贪致欢喜 从是得道乐

欢,音(翻)hoan1喜官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乐,音(鹿)lok8柳鹿切

【南传】

22.智者深知此 所行不放逸

不放逸得乐 喜悦于圣境

深,音(心)sim1时金切

悦,音(阅)oat8英罚切

北传说:有智「慧」的人能以「智」化情、以智导行,故能「守」护身语意,使合于圣「道」的要求,并且战「胜」烦恼,「终不为放逸」之行而怠惰于道业的修习。因「不」放逸于随逐「贪」、瞋、无明等烦恼之故,便能不因造恶而后悔;言行坦荡无悔,内心即清凉无热恼,而能得「致欢喜」安定。「从是」在身安心安中办道,终可「得」见「道」之究竟解脱「乐」。

南传说:「智者」因为「深」彻了「知」:『无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此」一道理,故能常自警觉、检束身心而使身语意「所行不放逸」。因为勤于断恶修善、所行「不放逸」的缘故,身心便能因不悔而「得」现法安「乐」。有智慧的人常「喜悦于圣」者解脱的「境」界──不忧不悔、不疑不惑、不忘不失,并深心向往而引为生生世世追求的目标。

【北传】

3.常当惟念道 自强守正行

健者得度世 吉祥无有上

行,音(幸)heng7喜竞切

吉,音【拮】kit4基一切

俗音(结)kiat4求结切

【南传】

23.智者常坚忍 勇猛修禅定

解脱得安隐 证无上涅槃

隐,音(允)un2英滚切

涅,音(裂)liat8柳杰切

俗音【摄】liap3柳劫切

盘,音(盘)poan5边权切

这一偈,北传的主词「健者」是放在第三句,南传则将主词「智者」放在第一句;「健者得度世」,北传《法集要颂经》译为『智者求寂静』,这可见「健者」意即「智者」。

北传说:「常当」在思「惟」修习中,忆「念」止恶、行善、清净心的「道」理,并且「自」己奋力图「强」将所信解、所思惟的道理实践在日常,令身语意能坚「守正行」──身不作杀、盗、邪淫,口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不起贪、瞋、痴念。勇猛又有智慧的「健者」如此相信、理解、行践,必「得」超越(「度」,超越)「世」间生死,证入贪、瞋、痴等烦恼永灭的涅槃。对佛弟子而言,这才是最为「无上」的「吉祥」!(「吉祥无有上」,「有」是助词、无义;「吉祥无上」即「无上吉祥」之倒装)

南传说:「智者」因为『喜悦于圣境』,所以「常」怀「坚」定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勇猛」精进地「修」习「禅定」。定是精神专注、心一境性,在定中思惟观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终而引发无漏慧,即得「解脱」烦恼系缚,从此获「得」究竟的「安隐」(古代「隐」、「稳」二字音义相通)──悟「证无上」的「涅槃」。

南传二一~二三这三偈,有一个因缘故事称作『摩酰提利的阴谋』。这位摩酰提利生就一副姣好的面容,她父母亲心想:女儿长得如此貌美,理当为她找寻一个理想的男子婚配才是,但谁是全印度最能够与女儿匹配的人呢?左思右想,佛陀是最理想不过了!于是这对婆罗门夫妇就一厢情愿地前去向佛陀提亲。

他们不明白:世间情爱,不过是自我爱的延伸,佛陀是连最根深柢固的自我爱都断除的圣者,又岂会为世间欲爱而动心!佛陀因此对他们开示色身等五蕴无常、苦、空、无我之理,婆罗门夫妇听完佛所慈示的法要,当下即证第三不还果。在将女儿托付给她的叔叔之后,二人便出家修行去,不久旋证阿罗汉果。

父母虽然皆因聆佛教诲而蒙受法益,但一向对自己的容貌十分自负的摩酰提利,却在遭到佛陀的拒绝之后,由难堪转为瞋恨,并决意报仇雪恨。后来,她的叔叔将她献给优填王,她于是进了王宫成为国王的嫔妃。

优填王的王后珊蔓娣是一位德行、善根俱佳的女子,在她众多的侍女当中,有一位名叫久寿多罗的,每天都会为她去向花匠苏曼那买花。一日,久寿多罗在苏曼那家里听闻到佛陀说法,宿世善根深厚的她,就在闻法以后破我见、证初果。回到王宫,更将从佛亲闻的法义转述给王后及其他侍女们听,大家听得莫不法喜充满。自此,王后及其他侍女们就都以老师之礼对待她,而她的工作也因此改为佛陀法音的传述者。

王后与侍女们因为得到闻法的喜悦而对佛陀深生孺慕之情,虽很想当面顶礼佛陀以表达心中的感恩,却害怕国王反对,只好在佛陀游化布教、经过王宫之时,在王宫建筑的壁上凿洞偷偷瞻礼。此一举动被摩酰提利知道以后,她原来对佛陀的忿恨,便一股脑儿地全转嫁到王后及其侍女们身上了。貌若天仙而心如蛇蝎的她,就向国王进谗言,说王后及侍女们在壁上凿洞,而且对国王不忠实。然而这恶意的谎言却未动摇国王对王后的信任,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国王既不生气,也未追究此事。可是摩酰提利却不肯罢手,她不仅继续中伤王后,甚至捏造王后企图杀害国王的事实。

一次,她知道国王带着琵琶要到王后那里去住几天,就将一只蛇藏在王的琵琶里,再以花朵将音孔遮盖起来。之后,她又虚情假意地对国王说她有不祥的预感,请国王不要到王后住的宫殿去。国王不以为意,她也就以担心国王的安危为由,跟随前去。到了那里,她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就将琵琶音孔上的花朵拿开,让里头的蛇跑了出来,溜到王后的床上嘶嘶作响。

国王惊见王后床上有蛇,剎时失去理性,竟误信摩酰提利的谗言为真,就要王后及侍女们全部站成一排,准备以浸过毒药的箭来射杀她们。王后在此生死关头,不但面无惧色,还以慈悲的眼神悲悯地望着盛怒的国王,而她的侍女们亦因对佛法的信解而心无怖畏。说也奇怪,一向射箭神准的国王,此刻居然失了准头,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怒火也顿时得到平息。他相信这个奇迹是在告诉他:王后是无辜的,所以他不但没有罪责王后,还准许王后礼请佛陀及弟子们入宫应供说法。

摩酰提利的阴谋是失败了,可是她的瞋恨并未止息,反而又策画了一个自认为万无一失的计谋:要她叔叔到王后住的地方去纵火,而她的叔叔也果真依言去做了。可敬的王后与侍女们,在危难当头,丝毫无懔于熊熊的烈火,而只管用功禅坐,因此在宫殿倒塌前,多数人在修行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也有证二果的。

等到国王得知此事赶来,一切已然太迟,他开始怀疑这是出自摩酰提利的诡计。只是这一次,他学会不动声色,反而对她言不由衷地说:『王后在世时,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她,唯恐哪天遭到她的毒手,如今我可高枕无忧了!真不知到底是谁帮我除却了这心头大患呢?想必是深爱我的人所为吧!』

摩酰提利听了心中窃喜,就马上接口说:的确是她要她叔叔纵火将王后等人烧死的。国王套出实情之后,就佯称要大行赏赐她的这一班亲友,遂要他们进宫去,而其实是要一并处决他们,狠毒的摩酰提利因此终尝作恶的果报。佛陀知道这悲惨的事件以后,就对众比丘开示了以下的这三首偈颂:

「无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

智者深知此,所行不放逸,

不放逸得乐,喜悦于圣境。

智者常坚忍,勇猛修禅定,

解脱得安隐,证无上涅槃。」

以此期勉比丘应当常不放逸,精勤修道,才能解脱众苦,获得究竟安乐。(待续)

【注释】:

1.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页202。

2.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184。

3.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185。

4.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223。

5.《大智度论》卷一三(大正25.153中)。

更新于:2020-07-13 15:21

法句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