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佛教圣地!

2020-05-30 佛学视频

水果供品

继程法师

寺庙拜佛或拜神时,总是会买几粒水果,以表心意,这是华人的习俗之一。 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去拜,而以水果为供品,是因为方便购买,携带亦不会增加甚么麻烦。若供过后又带回家,还可以慢慢食用,不怕很快就会变坏。 但有的人一摆上这些简单供品在佛台或神桌上,便喃喃有词的念了起来,大多是求这求那的;甚至只有那几粒水果,便希望神能赐个神字,让他中个十万八千的,急功近利的宗教心理表露无遗。 对本身的信仰对象供上一份供品,以表达内心的一份诚意,那是每个宗教仪式中所不可缺少的。其实不论甚么供品都应只是如此心意,如果追溯供品祭物的起源,其实那不是怎么美丽的故事,因为那是先民对自然界种种无知而产知了神的观念,因恐惧或讨好的一种表示,希望神不会降祸而赐福予他们。因此从种种动物到人的牺牲品,都被搬到祭台上去了。当然人类渐渐的开化,宗教亦发展至更高的层次,那些以人为祭品的仪式必然要被淘汰,惟动物的牺性,在许多神教中,尤其是华人的社会中仍然存在。 本来在佛教中,供品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佛不是神,根本无需供品。但佛教传到中国,渐渐的吸收了中国的习俗,拜祭的供品也就多样化了,但因中国佛教有素食传统,因此不再有任何动物成为牺牲品,而水果就成为最理想的供品了,当然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的日子里,还会有许多丰富的素食供品。 这种种的供品只应是信徒一份诚意的表达,因为这只是习俗或仪式而已,不再有其他的意义:佛菩萨不会现身接受这些供品,供养者对佛菩萨的礼拜供养也不含有恐惧与讨好的成份在内,只是对完美人格或先圣的一种尊敬与虔诚而已。

摘自
lt;禅话绵绵
gt;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浅说佛教的八苦 浅说佛教的八苦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在佛教中,佛、人、妖、神、仙、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差别?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