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2015-11-13 佛学入门

问:‘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等;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成三类: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功德。

行布施时,应该要以慈悲心、恭敬心、平等心来做这件事情,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未来的果报也是无穷尽的。《地藏经》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现在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打知名度,让大众知道他在做善事,为求受到大众的肯定而布施,这样子就是有条件的布施,不是清净的布施。虽然是布施了钱财,也可以得到一些福报,但并非真正的发心,得不到无量的福报。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大哥个性好吃懒做、处处计较,甚至一毛不拔,悭贪不舍;弟弟却是很勤奋、很努力,喜欢广结善缘,所谓结善缘也就是布施,因为无论布施钱财、智慧,乃至于布施一个微笑,都有福报。

这两兄弟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有一天遇到天灾地变,两人都往生了,一起到阎王殿报到,阎王对他们说:‘你们两兄弟的个性虽然不一样,但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大奸大恶,所以都可以再转世为人,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处是接受人家的供养、布施;另一是专门赚钱修善,来救济人家、行布施。经过调查,这两个去处分别是:姓赵的人家,这是专门布施的,以及姓谢的人家,这是专门接受布施的,你们的意愿为何?’

结果,哥哥真的转世到谢家去,因为家贫如洗,变成了乞丐,接受人家的布施、救济,但一生受苦无穷;而弟弟投胎到赵家,赵家有很多的财富,常将这些财富拿去修善、布施,结果因为勤修布施,不但得好名誉,而且广结善缘,福报愈来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舍得’‘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藉由这个公案,我们了解布施才是一种福报。佛经上讲,要惜福、修福,修福就是要布施,没有布施就没有福报。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行布施要基于慈悲心去做,不要存着想得到好名誉的念头,无所求的布施,社会才能够祥和,我们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更新于:2015-11-13 12:26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以自我中心生出比较心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以自我中心生出比较心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A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A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我的快乐“开悟”论——听明奘法师讲座 我的快乐“开悟”论——听明奘法师讲座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怜悯穷苦,主动施与 怜悯穷苦,主动施与

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壹心素素食自助餐 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壹心素素食自助餐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快乐的心境 快乐的心境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灵魂饱满充实清净光明,人才会获得快乐 灵魂饱满充实清净光明,人才会获得快乐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佛法告诉你怎么转苦为乐!你想继续被痛苦追着跑还是转向跟着快乐走呢? 佛法告诉你怎么转苦为乐!你想继续被痛苦追着跑还是转向跟着快乐走呢?

快乐的钥匙 快乐的钥匙

知足的快乐 知足的快乐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达真堪布:若是真正有自信,活着是快乐的,死了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若是真正有自信,活着是快乐的,死了也是快乐的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俗人的快乐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俗人的快乐

达真堪布:仇恨是痛苦的因,感恩是快乐的因 达真堪布:仇恨是痛苦的因,感恩是快乐的因

找幸福快乐是向前走

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人生快乐的追求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布施的快乐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布施的快乐

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佛教故事:禅·看开:快乐或痛苦,全在于你是否计较 佛教故事:禅·看开:快乐或痛苦,全在于你是否计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普通人的快乐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普通人的快乐

佛陀教你不生气:快乐和不快乐 佛陀教你不生气:快乐和不快乐

做人的佛法:快乐无非常知足 做人的佛法:快乐无非常知足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做人的佛法: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做人的佛法: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肯定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肯定自己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十事开示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十事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