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法师
素食餐厅
道坚法师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
宗性法师
【2023-06-01】禅门经典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2023-06-01】《深密解脱经》卷第二佛这么说(尔时,佛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种相。何等为三?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深密解脱经》卷二)一切法,举例而言,桌子是无
【2023-06-01】什么是禅师?说到禅师,大家都会想到中国禅宗的那些祖师们,禅宗公案都称呼他们为禅师。但是,一般人通常从字面上说禅师,就认为是专修禅定的人,或者进一步说是专意坐禅、通晓禅定的人;可是这
【2023-05-31】佛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慧都已经圆满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维摩诘所说经》卷
【2023-05-31】是诸法空相,这五字有什么密意?妄心的法相是无常的,终归于空无,所以叫作空相。真心的法相也是空,但是祂的法相虽然是空,却有真实体性,所以不叫空相而叫作空性,有时也简称为空。真心与妄心
【2023-05-31】像末之世修学佛法正道甚难,故余常劝人念佛求生极乐。所以者何?一者末法之世多有外道及佛门法师,遇人辄言:末法之世,去圣日遥,正法难修难证,勿唐费工夫也。此言亦无大错。盖一般佛子信根不
【2023-05-31】(一)悟之表象悟之表象,依根门来分,有六门。每一门中各有动静两种,而以动中悟者为多。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
【2023-05-31】禅净双修路程及禅三共修期间心得国小的时候,同学间吵架,心里就想:一样都是父母生出来的,为什么要吵来吵去,分你我,争来争去?国中的时候又因为姐姐的一句话,深深埋在我心底:想要学佛法,
【2023-05-31】欲得成佛,非仅持念佛名可办,必赖禅定悟明心性。见道之后,速得晋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法门之理观,此则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动中的功夫。而念佛人欲持名念佛至一心不
【2023-05-31】禅宗公案引发佛弟子生起参究的疑情,进一步开悟明心实证第八识真我31,并且有其实证智慧的具体内涵。《增壹阿含经》卷31〈力品第38〉:是时,鸯掘魔闻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审为恶耶?又师语
【2023-05-31】末学很少有电影会看两遍,但是达摩祖师传却不知不觉看了好几遍。奇怪电影导演袁振洋先生居然可以把佛法、禅宗的神韵全都抓到了。难道也是修行人?现在很多所谓佛法道场,很爱教人打坐,甚至办各
【2023-05-30】修学佛法,善知识非常重要。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才可能帮我们建立起正确的佛法知见;然而善知识漫山遍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善知识呢?要如何辨别真假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是唯有佛门中七住位以
【2023-05-30】中午给一个朋友拜年,他很关切我目前的生活状况,谈到我未来有什么打算和规划,我坦言自己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计划和安排。他很为我担忧,连声说有困难直言相告,千万别客气,都是自家兄弟。
【2023-05-28】第一节 禅净互通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
【2023-05-28】对于初学般若禅的佛子来说,为了则必能消除修行过程中的诸种障碍,尽快明心见性,乃至走上悟后起修之路,应首先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必须要修集福德资粮福德资粮不够的话,很难听到真正的
【2023-05-28】前面已经说过,禅就是般若智慧, 禅悟明心,明的是真心。见性则是亲眼看见这个生命体的根源我们的真心的体性。可是有许多人还是不能够明白这一点,而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简略辩证如下。1、禅不同
【2023-05-28】以第六意识心经锻炼所产生的种种境界,会容易使人误会为第八识阿赖耶识真心的现象举例:a、散乱攀缘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意识心,(有人会将此意识心误认为阿赖耶识真心)。b、以
【2023-05-28】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娑婆欲界。投生到这里的众生除非圣人乘愿再来,基本都是受业力、欲求牵引而来的,为什么会有欲求?因为无明,因为我见与我执。刚来人世的我们,弱小无助,没有半点自我协助
【2023-05-28】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心就是:对于宇宙万有的本源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本体的根源,能够真实了解,证实祂,明白祂,那就是明心。明心时,如果定力和智慧够的话,
【2023-05-28】我们修学佛法通常有四种过程,大家要了知一下:第一、从散乱到专一。第二、从专一中进入清净的状态(从有入无)。第三、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无入真)。第四、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