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因缘故事
圣严法师
念佛感应
入门知识
宽见法师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
【2024-01-09】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佛陀经历过前面的一个过程以后,终于要
【2024-01-08】问: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净界法师答:要如何避免说
【2024-01-08】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业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三界之受生,只要三
【2024-01-08】问:佛是无念,此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净界法师答: 阅读
【2024-01-07】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是正念比较多,妄想比较少,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个事实你现在的心念,在你内心的深处,只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你现在的心是第
【2024-01-07】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不一样。就是说,你读《阿含经》,它文字当中所释放的信息,就是告诉你这三个
【2024-01-07】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明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净土的导师,他在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接引信愿念佛众
【2024-01-07】问: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净界法师答: 阅读
【2024-01-07】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的调柔跟轻安性做基础。你内心要先破除欲界的昏沉跟掉举,就是近分定要以欲界
【2024-01-07】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怪色可意相生。第二种情况就是,一个人他积集的善业强,那么在临命终的时候呢
【2024-01-06】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时候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我想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识的会知道,想是一个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分别对我们这个痛苦、快乐的果报有一
【2024-01-06】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起来,叫做思量能变。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永远恒转的,执著得死死的,而且一刻也不离,简单讲人一出生,这
【2024-01-06】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它是自我意识是有所得,所以它对立的。所以我们一旦走入对立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个人世间啊,越来越多差别,就发觉人不同啊,越
【2024-01-06】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这些大弟子们通称叫做长老。这个长老是贯穿下面十六个弟子。什么叫长老呢?德腊俱尊,故名长老。他的戒腊高,而且有戒定慧的功德德腊俱尊
【2024-01-06】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等,这六根的一种虚妄的过失;但这个大妄语是针对未得言得、
【2024-01-06】这一大科讲到佛陀法身的功德。这当中有十门分别,这个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净法身,简单地讲,它的相貌就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也就是说,佛陀那一念明了的心性,摄持了无量无边的功
【2024-01-05】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这就必须说明它的道理了:约生释:这个地方的道理,虽然不容易了解,但是你要是能了解,你就明白阿弥陀佛这四
【2024-01-05】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要达到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手。执持就是把东西抓住了。比方说我抓住这个抚尺,但是这地方是要抓住佛号,你的心要抓住佛号。怎么抓呢?一句佛号念、
【2024-01-05】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
【2024-01-05】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这是舍贪。所以,你要能够修学三昧,最好对世间的衣服、钵具,你该用的,当然生活上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