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法师
宗通与说通
生活情感
慧光法师
宣化上人全集
【2022-01-01】无论云游到何处何方,都要不忘初心。湛元法师,是仙崖禅师门下一位勤奋好学的徒弟。他想到京都参学,又不敢开口,只好央求崇福寺的昙荣和尚帮忙。仙崖禅师听昙荣和尚转述后,点头赞许。湛元获知
【2021-12-30】再好的知识、见解、佛法,器皿装不进,种子长不起,也是徒劳无功。一位对佛法成见颇深的学者,拜访南泉禅师,并带着贡高我慢心,前来论道。南泉禅师一句话也不说,就只是倒茶给他喝。禅师在倒茶
【2021-12-29】她应该是最穷的老太太,但她通过了一碗臭了的米汁获得了帝释天都向往的巨大福报。今天的故事,和正在鸡足山入定等待弥勒佛降生的大迦叶尊者有关。彼时,佛还在世,大迦叶尊者有个特殊的“爱好”
【2021-12-27】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天帝释提桓因的宝座上,天人见了很不是滋味,全都起了嗔心。没想到天人们嗔心愈
【2021-12-26】一句爱语布施,可以为身边有缘的人,赶走心中的凄风苦雨。梁武帝做了四五十年的皇帝,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经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宁舍江山美人,甘心亲做佛奴,与晨钟暮鼓相伴。有关
【2021-12-25】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他:“比丘!你种下的苦子极为鄙秽。所谓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比
【2021-12-24】有权而无道,或有钱无道,虽能享受一时,却无法名垂千古,甚至还有可能遗臭万年。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宋国人无意间得到一块宝玉,于是他就将宝玉献给大臣子罕,然而子罕却拒绝了他的馈赠。献玉人
【2021-12-23】一位城主弗加沙王在城门被新生幼牛以角抵杀身亡,牛主人害怕惹祸上身,赶紧将牛转卖给人。买牛的人牵牛走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弯腰饮用河水,这头牛竟又从后方以角顶杀买主。这个买主的儿子悲愤
【2021-12-20】纵使过着清贫的生活,只要觉得心安,日日都是花红柳绿。第一富有的人是谁?《佛所行赞》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是贫?是富?在于我们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够
【2021-12-19】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医治的方法。当时正好遇到天人们入欢喜园,目连尊者只好先站在路旁,没想到一行人经过时,都没人回头看尊者一眼。后来耆婆路过,虽然有回顾
【2021-12-18】蕴含智慧的慈悲,能够救人;没有智慧的慈悲,恐将牵引出更深的伤害。《列子·说符篇》有一则关于放生的故事:赵简子是春秋末年晋国正卿,当时邯郸地方的百姓,每逢元旦都会捕捉鸠鸟,献给赵简子
【2021-12-17】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亦是种活法。一名法师,前去一座寺庙讲解佛经。待客僧捧上一杯茶招待法师。待客僧发
【2021-12-16】世间事,是是非非没有绝对,但看所处的立场、角度。颜回在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中,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具备君子四德——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对孔子敬仰有加,无事不从
【2021-12-15】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老人,虽然有五个子女,但是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他,他走投无路,只能沿街乞讨。他怨恨子女不孝顺,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请问佛陀:“慈悲伟大
【2021-12-14】只要回归自心,无论自己选择怎样的人生,都会拥有踏实惬意的生命风光。怎么样才是全心全意地生活?怎么过才能让人生踏实、欢喜?是一刻也不放松地努力用功,而步调紧凑、情绪紧张,还是认真对待
【2021-12-13】舍卫国有位清道妇,每天一大早就来到街上,清扫马路,疏通水沟。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装束,所以总是一副污秽的模样。人们不敢接近她,称她是“臭女”。佛陀怜悯她,让弟子把她带到耆阇崛山上,亲自
【2021-12-12】夫妻要像灯火一样,成为对方迷路时的指南。仙崖禅师一次外出弘法传教,见到路边有一对夫妻在吵架。太太骂先生说:“你啊,一点都不像个男人,当初你说要让我过上幸福的日子,结果我跟着你辛苦了
【2021-12-11】南隐禅师是著名的禅师。有一天,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禅学的教授来请教南隐禅师,什么是禅。但学者自认为学识较高,举止间有点傲慢。南隐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南隐禅师好
【2021-12-10】欢喜评论他人长短善恶,却不自知这好坏是非,让自己的身心不得自在。有一群人等着要过河,船夫把渡船从沙滩上推到河里,河边上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因为两岸船只的往来,都给船压死了。等候乘
【2021-12-09】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灭除苦难。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佛陀慈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