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五天

2025-03-04 汉传人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五天

今天我要讲的是,念佛人一定要关闭六窗。六窗闭塞才能净念相继;净念相继才能得念佛三昧。

所谓六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但是净土法门须闭这六窗,其它法门也一样要这六窗。不过其他法门是以自力闭六窗,而净土法门是以念佛心闭六窗。

眼耳鼻舌身意六窗,可分成两部分来说。眼耳鼻舌身五根为一部分,意根单独为一部分。

所谓闭六窗,不是要你眼不看,耳不听,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而是要你,虽然看听嗅尝触,但是意根却不失正念。所以诃梨跋摩尊者说,非是不看,而是正念现前。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佛念,眼看色要佛佛念现前,耳听声乃至意念法都要佛念现前,那便是闭六窗了。所以念佛心一起,便可摄住六窗。

假使只是闭眼塞耳,而不起正念,势必心更乱,妄想更多。所以瞎子聋子的念头,比一般人动的更厉害。

起正念-----眼看色要佛念现前意念法要佛念现前,这须要从意根下手,凡夫作起来不很容易。所以我们念的时候,眼不可邪观,要看就看佛像;否则便应垂帘低目。耳不可乱听,只听佛号。鼻舌身意也都这样。大家不相信可以试一试。真能这样做到,心不久便可定下来了。所以目不邪观,耳不邪听,鼻不邪嗅,口不杂话,身不邪触,意不邪念,便可正念现前了。

摄六根的方法,最好是用念佛心。一声佛号,发自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这样念念相续,自然不起僧爱二心。于是眼于色不起僧爱,耳于声不起僧爱,乃至于鼻于香,舌于味,身于触,意于法,都不起僧爱,于是六窗便闭往了。

假使眼见于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都不起僧爱二心,这便叫作成所作智;反之眼耳鼻舌身都起僧爱,那便是五要落入五欲了。所以佛在经上说:汝等比丘,当好护根,莫令五根,入于五欲。

所谓五欲,就是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念触。由于贪,便起僧爱二心。当时比丘保护六根的方法,多用自力,我们现在以念佛心护根,用的是自他二力。

五欲是属于现前的,对境马上就起,它是属于五利使所摄。这五种使,对境就起,所以称之为利。五种利使便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时间不够,不能和大家细讲。

五欲对境就起,但是起过了就灭。例如,眼对色便起僧爱。但是色没有了,僧爱也就随着灭了。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都是这样。所以五欲属于作法,遇境便起作用。

既然五欲属于作法,而作法不能常作,若是常作,便是不起作了。譬如遇到红色,眼便起作用见红色;红色没有了,红色的见也就随着灭了。如果红色的见,不管对境不对境,永久常存,势必不能起作用而再见别的颜色了。所以作法是有起有灭的;而五欲有起有灭,所以称之为成所作智。

但是五欲既是有起有灭,那末,法灭了,怎么能再起做呢。所以这样说是不合理的。但是五欲灭了,明明能够再起作用嘛。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五欲入于第六意识叫作五盖,五盖是隐藏在钝使里头。所谓钝使,就是贪慎痴慢疑。五盖是五欲的根,它是属于无作法,所以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说,它是隐藏在第八识里。等到五根对外境,它便支使五根起作用了。所以说五欲虽灭,它却不灭。因为五盖的原因,所以五欲灭了,还能再起作用。

五盖在第八识中盖盖住真如法性,所以称之为盖。五种盖是什么呢?是贪欲盖,慎恚盖、掉悔盖、疑盖和睡眠盖。

第一贪欲盖。五根贪五尘,时过境迁,贪欲便灭了。贪欲虽灭,但是贪欲盖没有灭,于是再遇新的因缘,五根还可再贪五尘,一贪再贪,不休不止。

第二慎恚盖。五根对五尘起慎恚,时过境迁,慎恚欲便灭了。但是因为慎欲盖的力量,惧恚欲灭了以后,还可再起慎恚。

第三掉悔盖。掉是掉散,悔是因为掉散而生热恼。五根对五尘,容易掉散。但是时过境迁,掉散便灭了。旧的掉散灭了,新的掉散又起。但是旧的掉散灭了,灭法不能再生。所以新的掉散,绝不是从旧的掉散来的。那么它是从何处来的呢?是从掉悔中来的。

第四疑盖。对正法不信叫疑。对境则疑生,境过则疑灭。因为疑盖的关系,所以对新境时,可以再疑。

第五睡眠盖。本来睡足以后,便可睡意全消。但是由于睡眠盖的关系,可以再起睡意。

五盖是五欲的根,修行人一定要除五盖,好像剪草一定要除根。净土法门便是以念佛心除五欲和五盖的。

念佛心清清净兆便是定。心清净便不起僧爱,那便是慧。要想念佛心清净,就须持戒,闭六窗便是戒。这样便叫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念佛心,可得成所作智。

大家在社会里,学点技能,学点世间学问,那叫世智辩聪。如果了解那些出世道理,但是一点定力不修,就只顾舌根谈论,这实际上是丝毫得不到受用的,那叫狂慧。狂是狂乱的意思,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佛说:有慧无定是狂慧,有定无慧是外道。

假使起观照,例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叫智慧。但是这种智慧,称为于慧,就是说,其中没有定水,也就是说没有定力。

大家或许会怀疑,难道说,起这四种观照,能一点定功都没有吗?有是有,但是很少;因为太少了,所以说没有。臂如我们吃菜,炒菜的时候,放的盐太少。我们会说:菜里没有盐嘛。其实,不是没有盐,因为盐太少了。再譬如雨太少了。只落了几个小雨点儿,我们就说没有雨。不是没有雨,只因小雨不称之为雨罢了。所以微少的定,不能叫做定。

以念佛心发的定和智慧便大了,因为它是定慧具足的,念佛心清净,称之为定。心清净了,必然没有憎爱二心,这称之为慧。定为慧的体,慧为定的用。说定时,慧全是定;说慧时,定全是慧。这叫做净念相继。慧在定时是净念,定在慧时是相继。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怎么摄六根呢?用念佛心。六根一摄,自然净念相继。

念佛心怎样摄六根呢?现在我们来试试看,大家一起念阿弥陀佛。

当念佛的时候,必须发自于心,出之于口,念得字字分明,同时再入之于耳,还之于心,要听得清清楚楚。现在大家一起念:

阿弥陀佛。

不是么,念得清楚,舌根就摄住了;听得清楚,耳根一定也摄住了;心里的佛号清楚明白,意根也摄住了;至于眼鼻身长三根,一定也都摄住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目如不见,有鼻如不嗅,有身若不触。这不是净念相继。因为一念摄则一念相继,这样,便可纵贯四智,横彻四土了。

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四土便是凡圣同居土、方便圣居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为什么能横彻四土呢?《阿弥陀经》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谓善人,是大菩萨;上善人,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是居住常寂光土的。与等觉菩萨俱会一处,就是住常寂光土了。从而可知往生彼国,便可横彻四土。

象这种甚深微妙法门,释迦世尊从大悲心中说出来,可说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圆顿中的最圆顿。现在竟然有人不相信, 不相信不要紧,还要加以毁谤,能不令人痛心流涕吗!

所以我们应该以念佛心关闭六窗,以成所作智直指佛心。这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定能往生净土。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明海法师:在第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明海法师:在第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智谕法师:得意失意不动心 智谕法师:得意失意不动心

智谕法师:大法鼓经解义 智谕法师:大法鼓经解义

智谕法师:作佛的法将 智谕法师:作佛的法将

智谕法师:不浮不沉心清净 智谕法师:不浮不沉心清净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篇后语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篇后语

智谕法师: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智谕法师: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智谕法师:诸法无行经浅解 简短介绍 智谕法师:诸法无行经浅解 简短介绍

智谕法师: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 智谕法师: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四天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四天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二、诸法悉由缘起现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二、诸法悉由缘起现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二、与戒体的关系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二、与戒体的关系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六、缘起与性起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六、缘起与性起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六、缘起法与般若波罗蜜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六、缘起法与般若波罗蜜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智谕法师: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后记 智谕法师: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后记

智谕法师:般若义理的探究 结论 智谕法师:般若义理的探究 结论

智谕法师: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句解 前言 智谕法师: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句解 前言

智谕法师: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无生行品第三 智谕法师: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无生行品第三

智谕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六 智谕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六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六辑 三、勉期求证,一心不乱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六辑 三、勉期求证,一心不乱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序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序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五章 天国与人世之归一 净秽不二论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五章 天国与人世之归一 净秽不二论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智敏上师:在海公老上师诞辰110周年会供法会上的讲话 智敏上师:在海公老上师诞辰110周年会供法会上的讲话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三卷--观时品第十九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三卷--观时品第十九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三卷--观因果品第二十(下)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三卷--观因果品第二十(下)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二卷--观苦品第十二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二卷--观苦品第十二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四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四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三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三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慈航法师:成唯识论讲话(卷九) 慈航法师:成唯识论讲话(卷九)

传印法师:在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传印法师:在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智谕法师:开智慧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智谕法师:清净心

蔡礼旭老师:孝心从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开始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图文)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图文)

2022年6月12日佛诞法会翟芒尊者讲话之一 2022年6月12日佛诞法会翟芒尊者讲话之一

智谕法师简介 智谕法师简介

2022年6月12日佛诞法会翟芒尊者讲话之二 2022年6月12日佛诞法会翟芒尊者讲话之二

2022年6月11日佛诞法会证达教尊讲话 2022年6月11日佛诞法会证达教尊讲话

北京素厨技术研究院第一期招生简章 北京素厨技术研究院第一期招生简章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人间佛教的真实义〉现场讲话 〈人间佛教的真实义〉现场讲话

你遇到事情,一直在讲话,你已经通往生死的道路了! 你遇到事情,一直在讲话,你已经通往生死的道路了!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净界法师: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净界法师: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正慈法师:正慈方丈在水陆法会开前坛的讲话 正慈法师:正慈方丈在水陆法会开前坛的讲话

正慈法师:正慈法师在潜江清灵寺的讲话 正慈法师:正慈法师在潜江清灵寺的讲话

01 2009年南怀瑾老师在太湖大学堂禅修实录(一):2009年9月,开课讲话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讲话的存心 蔡礼旭老师:讲话的存心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五、浴佛节上的讲话: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五、浴佛节上的讲话: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六、佛七讲话:信愿持名 即生成办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六、佛七讲话:信愿持名 即生成办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七、佛七讲话:净土资粮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七、佛七讲话:净土资粮

智德法师:闽院开学典礼法师代表讲话 智德法师:闽院开学典礼法师代表讲话

圣赞法师:长治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四次会议讲话 圣赞法师:长治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四次会议讲话

慧律法师:讲话一定要遵守的重大原则!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七日 向无下手处参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七日 向无下手处参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三日 无头公案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三日 无头公案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六日 自悟自证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六日 自悟自证

传印法师:在本焕长老示寂回向法会上的讲话 传印法师:在本焕长老示寂回向法会上的讲话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外一篇 参话头开悟解疑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外一篇 参话头开悟解疑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五日 修行歧路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五日 修行歧路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一日 直心与参禅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一日 直心与参禅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三日 牧牛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三日 牧牛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二日 趋向不露顶处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二日 趋向不露顶处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四日 贵眼正不贵奇特行履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四日 贵眼正不贵奇特行履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五日 德山的悟缘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五日 德山的悟缘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二日 疑•疑情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二日 疑•疑情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附 静坐身仪解说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附 静坐身仪解说

净慧法师: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净慧法师: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自序 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自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