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集 略说十二处(一) 正旭老师开示

2024-11-28 三乘菩提概说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要讲的主题是:略说十二处。在上个单元已经讲完了五蕴,这个单元要讲的是十二处,讲完十二处以后,要讲的是十八界。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又简称蕴处界。在讲十二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蕴处界对于修学佛法到底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在佛法当中,有三种菩提需要修证:第一个是声闻菩提,第二个是缘觉菩提,第三个是佛菩提。也就是说,佛法总共有三种菩提,这三种菩提跟蕴处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来说明声闻菩提。为什么证声闻菩提为什么要了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呢?在 佛的开示当中,声闻菩提总共施设了四种果位:第一种是须陀洹;第二果也就是二果,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在这四个果位当中,初果是入门,四果是究竟;也就是说,声闻菩提的究竟果是阿罗汉果,但是要证阿罗汉果,一定要证得初果;也就是,初果它是证声闻菩提究竟果的入门,没有证得初果,是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的。这个我们后面会来说明。

我们先来看看说,既然证声闻菩提要证初果,我们来看,到底证初果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蕴处界跟证初果有重大的关系呢?我们来看,所谓须陀洹,他是断三缚结,断三缚结以后就说他证了声闻初果。三缚结当中也就是断了身见、戒禁取见跟疑见;只要断了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也就跟着断了。什么样是断身见的人呢?也就是说,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把它全部当成真实的我,这样的见解叫作我见。只要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要再执着它是真实的我,有了这样的见解;还有,相信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虚妄,把它灭掉以后,它不是断灭,也就是说还有个涅槃;那这样的人就叫作证初果,也就是说他在见解上他已经断了我见。

刚刚已经提到说,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成真实不灭的我,这样的见解就叫作我见,要证初果一定要断我见;那是不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你必须完全了解,你才能断我见呢?所以说,了解蕴处界对声闻菩提是很重要的;不了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是不可能断掉我见的。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证得阿罗汉果,一定要了解蕴处界的内涵。

讲完了蕴处界对声闻菩提的重要性,接下来要讲缘觉菩提。什么是缘觉菩提呢?也就是说,藉由观察十因缘跟十二因缘,然后经过这样的观行以后,证得辟支佛果。那缘觉菩提到底有没有谈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呢?我们来看看十二因缘里面的内涵,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就是这十二个因缘。但是从这十二个因缘来看,里面没有一个缘是讲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但是,重要的不是在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名相,也就是说,他到底在十二因缘的观行当中,有没有观行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我们来看看,五蕴在十二因缘里面当中,到底有哪一个缘是提到五蕴的。我们来看名色,名色的名指的是受想行识,也就是心,就是四阴四个阴;那色就是色法,那名色就是五阴。也就是说在缘觉菩提当中,确实是有提到五阴的。再来,十二处呢?十二处其实主要就是六入,因为六入要依于十二处才能出生。六入是个现象,因为有了十二处,才出现了六入这个现象,所以,十二处有的时候又称为六入处。所以事实上,缘觉菩提也必须要了解十二处的内涵。再来,到底有没有讲到十八界呢?十八界所函盖的范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刚刚十二处讲到的是六根、六尘,六根、六尘以外还有一个六识。但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名色前面那个缘识,就是六个识;表示说,十八界在观行缘觉菩提,也是要观行十八界。

这样子看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证得缘觉菩提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你是不可能证得缘觉菩提的。

接下来,到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证得佛菩提有什么重要性呢?许多人在修学佛法当中,他说他是在修学大乘法,也说他是禅宗的弟子;但是,从他所修学的法门,还有他所说的内涵当中,其实他是落在我见当中。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事实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识阴跟想阴,也就是他落在我见当中,他不知道。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境界仍然是识阴跟想阴的境界,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落在了我见当中而不知道。那为什么自称是修学大乘佛法,但是却是落在我见而不知道呢?就是因为他不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所以,想要修学大乘菩提,一定要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或许你会讲,说:禅宗也是修学大乘啊,禅宗到底真的需要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吗?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他要证的不是五阴,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也不是要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他所要证的是如来藏,也就是说证如来藏是修学佛菩提的根本。但是要证如来藏,一定要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你才不会落入、掉入了我见当中还不知道。禅宗的祖师经常会对他的弟子说:百尺竿头,更上一步。百尺竿头往上一步,百尺竿头已经站在了百尺竿头,你再往前一步,岂不是就掉下来,就死掉了?事实上禅宗的祖师就是要叫你自杀,但是这个自杀不是叫你真正的我们所认知的自杀。也就是说,因为你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成我了,他要让你这个我死掉;所以,你在百尺竿头上面,其实还是掉在我见当中;他要你往前一步,就是让五蕴死掉;这个五蕴我不死掉,你就无法证得佛菩提,也就是开悟明心。所以,从禅宗的祖师的开示来看,你还是要了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简单地说完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对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的重要性,在这里已经讲完了。或许你会有个问题,说:佛法果真只有三种菩提吗?不是还有其他的菩提吗?或许你会听说还有其他的菩提。但是,如果你在三乘菩提当中,又听到还有人施设了别的菩提,那么他就是不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而去施设的。

或许你会讲:那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觉就是觉悟。觉悟一定要有个标的,你觉悟了什么才叫作菩提。觉悟是要靠智慧,也就是说,你要证声闻菩提,当然是有觉悟;那证声闻菩提,觉悟了什么?也就是说,你对于出离三界这个法,你已经觉悟了。如果说你是证得究竟果阿罗汉果的人,那么你就是完全的觉悟了出离三界之法,也就是说,你已经有了出离三界法的智慧。菩提对于解脱道来说,它就是跟解脱有关;如果菩提跟解脱无关,那就不能说是菩提。佛菩提仍然跟解脱有关,但是它的根本是要成佛,它的根本是证悟如来藏。也就是说菩提一定跟解脱、跟成佛有关;如果你听到的菩提,在三乘菩提之外施设了菩提,那么它是无法证得任何出离三界之法,也不可能成佛的法,那么它就不是菩提。

在佛法的名相,经常有人拿去误用,把它放在世间法当中,久而久之就积非成是。也就是说,菩提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在佛法的真实义其实它有内涵;但是,因为不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也不知道什么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也不知道什么是佛菩提,所以就把这个菩提用在世间法上面;久而久之积非成是,真正的三乘菩提就这样子被消灭掉了,其实这是在佛法的流传当中所产生的最大的危机。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佛法当中有个很重要的法,它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是有相当重要的关系,这个法叫作三法印。三法印,我们先来讲什么叫作法印。法印就是说,要来印定你所说的法、你所证的法是不是正确的,就是靠这三个法来印定。这三个法的内涵是什么呢?为什么它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来看看三法印的内涵,第一法叫作诸行无常,第二个法叫诸法无我,第三个法叫作涅槃寂静。

我们来看看诸行无常,行的范围是什么?行就是跟空间、时间有变化的都叫作行。一个人的身口意行都是行,一个人的身口意行都离不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就是说,诸行无常指的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如果你所说的法不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的法,那么你就不合乎这个法印。

这个法印的第二个法叫作诸法无我。也就是说,你是不是掉在我见当中呢?那就用这个法来印定。也就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诸法函盖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没有一个法是真实我;如果你说的不是这样,那么你说的法就是错误的,用这个法来印定就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说世间法总共函盖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那人死了以后不就没有了吗?所以还需要有个法,也就是说祂是不灭的法,叫作涅槃寂静涅槃寂静祂不生不灭。那什么叫作寂静?如果说你的心有在分别六尘,那就不能叫作寂静了;寂静就是说从来不分别六尘,既然不分别六尘,当然是绝对的寂静,涅槃是不生不灭。

所以,用这三个法来印定说你的法是不是正确的。你就可以了解到,如果你要用这个法来印定法正不正确,你如果不了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那你如何去印定呢?

在佛法当中,佛法讲究的就是闻思修慧。每个人在听闻佛法以后,他有了闻慧;但是这个闻慧,他可能再过了一个月都没有去思惟它以后,他就忘了;所以在听闻以后,还要去思惟整理,那就变成思慧。但是你思惟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呢?那你要去观行。你观行完以后就要去印定证明,证明说我听闻以后、思惟以后这个道理呢,我用观行的方式来证明它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说我证明我说的法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拿三法印来印定。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闻思修证这个法不符合三法印的内涵,那么你所证的法就是错误的,你所说的法,你所思惟出来的法就是错误的。所以,从这样子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了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事实上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讲完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重要性,接来下我们就开始讲解十二处。

十二处我们先来讲处。处是处所,处所都有个作用。也就是说,譬如说房子,房子是个处所,你这个处所可以住在里面;火车也是个处所,火车站也是个处所,它都有个作用。那这十二处这个处,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前面在讲缘觉菩提的时候,有讲到六入,也就是说,十二处其实就是六入生起的处所,也就是说处有生的意涵在里面;但是,它不是只有六入生起的处所。也就是说六入,六入就是六尘要进入让你的觉知心来分别,也就是说让六尘入于觉知心当中;那这个处所呢,就是觉知心生起的处所。

简单地说完了处。再来讲,那十二处表示有十二个处所,十二个处所指的是哪十二处呢?也就是六根、六尘。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首先我们来讲六根,再来讲六尘。六根,正常人都有六根: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它是物质之法,所以叫作有色根;意根祂不是有色的,祂不是物质之法,祂是无色根,也就是说祂是心。五根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事实上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眼根它是接收色尘的器官,也就是说,眼根是要来接收外面山河大地这样的影像的器官;那耳根呢?因为外面的世界有声音,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根就是要接收声尘的器官;鼻根就是要接收香尘的器官;舌根就是要接收味尘的器官;身根就是要接收触尘的器官。

讲完了这个五根,时间也就到了。在下一节当中,我们还会对五根的内涵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开示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三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经堂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经堂开示

本焕法师: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本焕法师: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1 广开如意门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1 广开如意门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3 启发般若慧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3 启发般若慧

净慧法师:无门之门——禅堂开示 净慧法师:无门之门——禅堂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二)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二)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四)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四)

真禅法师: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真禅法师: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08)人人都需要的因果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08)人人都需要的因果正见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开示和偈子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开示和偈子

真正的老师 真正的老师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黄柏霖:老法师对情执的开示 黄柏霖:老法师对情执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四篇开示,救世度人最有力! 梦参老和尚:四篇开示,救世度人最有力!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86)有因果正见,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86)有因果正见,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

庄春江:第七十六、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庄春江:第七十六、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正定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正定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4)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4)

第三卷 第四章  十二处也虚妄(下) 第三卷 第四章 十二处也虚妄(下)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吃素的开示…常在家里杀生大不吉祥! 吃素的开示…常在家里杀生大不吉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三日下午开示 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三日下午开示

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二开示 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二开示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二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二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四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四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九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九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吉林榆树永慈念佛堂开示)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吉林榆树永慈念佛堂开示)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五讲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五讲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如瑞法师:法句经不放逸品开示 如瑞法师:法句经不放逸品开示

爱死病是毁灭人类的武器-宣化上人对大中小学生的开示 爱死病是毁灭人类的武器-宣化上人对大中小学生的开示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五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五日

仁达法师:2010年2月5日正觉沙龙开示 仁达法师:2010年2月5日正觉沙龙开示

黄柏霖:慧忠国师开示无明 黄柏霖:慧忠国师开示无明

佛陀箴言: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箴言: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清定上师开示录(5) 清定上师开示录(5)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东林寺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东林寺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让人增强信心?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让人增强信心?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六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六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一

妙莲法师:如何念佛_妙莲老和尚开示念佛 妙莲法师:如何念佛_妙莲老和尚开示念佛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宣化上人用宿命通开示的一些前因后果 宣化上人用宿命通开示的一些前因后果

陈大惠老师解读张选为什么能成为亿万富翁 陈大惠老师解读张选为什么能成为亿万富翁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二十载光阴假修行,得遇佛法开示走出不杀生的误区 二十载光阴假修行,得遇佛法开示走出不杀生的误区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顶果钦哲法王:为了从轮回痛苦中解脱出来,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 顶果钦哲法王:为了从轮回痛苦中解脱出来,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坛经辩讹 第22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22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21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21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20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20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19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19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18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坛经辩讹 第18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